03.02 西峰 果蔬大棚春意濃

記者 盤小美 通訊員 馬志堯

早春二月,春潮湧動。眼下正是設施瓜果蔬菜育苗移栽、生產管理的關鍵時節,西峰區一方面抓好疫情防控,一方面搶抓農時,有序組織各地群眾開展大棚春種春管,確保農民增產增收。

近日,在後官寨鎮東坪村設施蔬菜基地的大棚裡,慶陽鑫福源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呂治濤和社員們戴著口罩,緊張有序地進行育苗、點種、灑水、覆膜,現場一派繁忙。

呂治濤介紹,合作社從2017年開始在村上承包12座大棚種植瓜菜,通過現場採摘、市場批零、微信推廣等方式銷售,去年收入近6萬元。今年計劃種植甜瓜、西瓜、西紅柿、豆王、生薑等瓜菜24棚。

同樣,在彭原鎮鄢旗坳村生態循環農業示範園的溫室大棚裡,也隨處可見種植戶忙碌的身影。2月25日,走進種植戶李明卓的草莓大棚,一派綠意盎然的景象映入眼簾,一顆顆鮮紅的果實點綴在綠葉間,散發出陣陣的清香。

“立春後,隨著氣溫上升,大棚草莓進入盛產期。這幾天,我們僱用周邊村民戴上口罩,在大棚中分散勞動,打理枝葉,採摘成熟草莓。”李明卓介紹,他從2017年開始在示範園承包10座大棚種植草莓,主要採取現場採摘的方式進行銷售,平均每年收入六七萬元。今年受疫情影響,他按照政府的要求調整銷售方式,將採摘好的草莓包裝後送貨上門。

近年來,西峰區將發展設施農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引導鼓勵群眾發展設施瓜果蔬菜產業,結合“一村一品”發展思路,通過基地建設、政策引導、資金補貼、合作社引領等方式,加快設施農業發展進度。

同時,引進推廣瓜菜新品種、新技術,確定示範點技術責任人,成立技術巡迴指導組,負責各基地育苗、搭建、田間管理、貫標生產等環節,定期組織專技人員、教授專家赴各鄉鎮開展技術講解,不斷提高種植效益。目前,全區共建成肖金設施基地、什社文安、彭原鄢旗坳等11個設施瓜菜示範點。

據瞭解,今年西峰區將突出綠色生產、訂單種植、反季節供給,以“一園兩川”為帶動,大力發展設施蔬菜產業,計劃種植設施瓜菜1.5萬畝,新建鋼架大棚280座,其中,顯勝蒲河村、毛寺村、肖金鎮紙坊村、什社鄉武川村各50座,彭原鎮周寨村80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