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对人类“情有独钟”的幽门螺旋杆菌,我们是否一定要将其“赶尽杀绝”?

对人类“情有独钟”的幽门螺旋杆菌,我们是否一定要将其“赶尽杀绝”?

幽门螺杆菌大揭秘!

来源|Emma说营养

今天之所以要写这个话题,是因为幽门螺旋杆菌(以下简称HP菌),这个看似很专业的微生物名词,在生活中已经被不少人似懂非懂地给记住了。

前几天,一个妹子告诉我,已经有好几个人和她讲过有关HP菌致癌的话题,吓得她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主动跑到医院墙裂要求做关于HP菌的检测。虽然最终被医生给严肃地劝了回来,但她好像还是对HP菌心存疑点和顾虑。

如果你也刚好对这个幽门螺旋杆菌有些兴趣,那就一起科普一下吧!

对人类“情有独钟”的幽门螺旋杆菌,我们是否一定要将其“赶尽杀绝”?

幽门螺旋杆菌(HP菌)的几个特性

它对人类“情有独钟”,人是它的唯一自然宿主。

它在人体的寄居部位是胃及十二指肠球部。

它是唯一可以在胃酸中存活的细菌,胃酸浓度越大,繁殖得越快。

对人类“情有独钟”的幽门螺旋杆菌,我们是否一定要将其“赶尽杀绝”?

它还“擅长”分泌很多黏附因子,从而使自己能够紧紧黏附于胃上皮表面,避免被胃排空。

它有双侧鞭毛,有超强的运动能力,能进行快速螺旋状移动,穿过胃粘膜层。“口—口”和“胃—口”传播是HP菌重要的传播方式。脱落的幽门螺杆菌可存活在胃液中,通过胃—食道反流可进入口腔,滞留在牙菌斑中,通过唾液传播感染。

对人类“情有独钟”的幽门螺旋杆菌,我们是否一定要将其“赶尽杀绝”?

幽门螺旋杆菌(HP菌)对人体的危害

幽门螺旋杆菌经口到达胃粘膜后定居,经数周或数月引发慢性浅表性胃炎,数年或数十年后发展成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而后者是导致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对人类“情有独钟”的幽门螺旋杆菌,我们是否一定要将其“赶尽杀绝”?

所以,目前能够肯定地说: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

在慢性胃炎患者人群中筛查,有90%-95%的人都是HP菌阳性,远远高于其他人群;同时如果对HP菌阳性人群进行胃镜检查,这些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胃炎。

对人类“情有独钟”的幽门螺旋杆菌,我们是否一定要将其“赶尽杀绝”?

幽门螺杆菌也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菌。

这里的消化性溃疡说的就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目前根治HP菌就是消化道溃疡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幽门螺旋杆菌和胃癌到底有多大关系

两者有关联,但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HP菌在发展中国家和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感染的比例更高。中国也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大国,一般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高达50%-80%。但是,HP菌感染者中的大多数并没有胃部症状,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患胃癌。

目前来说,胃癌早期诊断的标准方法仍然是胃镜,而不是体检的HP菌检测报告。HP菌阳性并不意味着将来一定会得胃癌,HP菌阳性仅仅是胃癌发病的一个环节,人体自身的因素、环境因素对于胃癌的发生也是至关重要的。

对人类“情有独钟”的幽门螺旋杆菌,我们是否一定要将其“赶尽杀绝”?

HP菌检测的意义在于提示:

HP菌阳性的人罹患胃病的风险会增高,但无需恐慌,平时对你的胃多关照一些,别总是刺激它就好,不需要采取啥特别行动。

HP菌阳性的人如果合并有明显的胃部不适症状,或者有胃病/胃癌家族史,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胃镜的进一步检查。也无需恐慌,因为这也不意味着就是胃癌了,只是尽早做一下筛查,避免漏诊而已。

对人类“情有独钟”的幽门螺旋杆菌,我们是否一定要将其“赶尽杀绝”?

HP菌检测阴性,并不一定就不得胃癌。

发现幽门螺旋杆菌(HP菌)是不是一定要“赶尽杀绝”?

既然HP菌是造成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的常见原因之一,也与胃癌有着“暧昧”的关联性,似乎应该对其实施“赶尽杀绝”的策略才对。

然而事实未必如此!

HP菌的存在或许也有积极意义的一面,2011年,一篇题为《停止杀死有益菌》的文章发布于著名的《自然》杂志上,其中的一项大规模调查发现:缺少幽门螺杆菌的人群更容易患上哮喘、皮肤过敏等疾病。并且,作者表示:当幽门螺杆菌从人类的胃中消失后,人们更容易患上食管反流症,以及食道癌等疾病。

对人类“情有独钟”的幽门螺旋杆菌,我们是否一定要将其“赶尽杀绝”?

HP菌并不一定致病,有研究表明: “对于一部分HP菌阳性者而言,HP菌的感染是一种“因为消化道菌群失调,缺少了抑制HP菌的其他微生物”的结果。HP菌可能仅仅是一个起指示作用的微生物,它发出提醒,告诉人们其肠道菌群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了幽门螺杆菌对人体可能存在的保护作用。

对人类“情有独钟”的幽门螺旋杆菌,我们是否一定要将其“赶尽杀绝”?

HP菌在人类身体内的寄居史由来已久,除非用抗生素根除,否则HP菌通常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而滥用抗生素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其后果和代价将是巨大的。我国至少有几亿人群是HP菌阳性,若都通过抗生素来根治,那引起的抗生素耐药问题将是非常严峻的。

对人类“情有独钟”的幽门螺旋杆菌,我们是否一定要将其“赶尽杀绝”?

所以,共识是:并不是人人都需要根除身体里检测到的HP菌!

哪些人需要根除?

对于大部分查出HP菌阳性的人来说,是不需要治疗的,只需要中年后定期进行胃镜检查;或在有上消化道不适时进行胃镜检查。

真正需要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根治的只是一小部分人群:

除了有胃癌家族史人群,还包括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或糜烂,或是在病理检查中发现有不典型增生的,以及计划长期服用包括阿司匹林在内的非甾体抗炎药的人群(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这些药物引起十二指肠溃疡的风险)。另外,胃食管返流、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患者也建议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对人类“情有独钟”的幽门螺旋杆菌,我们是否一定要将其“赶尽杀绝”?

同时,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必要主动去医院或体检中心要求检测自己的HP菌是阳性还是阴性。

有胃癌家族史的人属于胃癌的高危人群,筛查幽门螺杆菌是非常有意义,若查出是阳性应尽快根治,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病率。

对人类“情有独钟”的幽门螺旋杆菌,我们是否一定要将其“赶尽杀绝”?

其他人群,去筛查幽门螺杆菌意义不大,查出是阳性反而徒增没必要的紧张。

对于经常上腹胀、痛,有胃炎病史的人群,首选的检查并不是幽门螺旋杆菌,而应该是胃镜。

对人类“情有独钟”的幽门螺旋杆菌,我们是否一定要将其“赶尽杀绝”?

研究显示,只有大约10% 左右的HP菌感染者会患胃病,而得胃癌的概率只有大约万分之五。但很多人却由于过度关注HP菌感染的风险,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和精神障碍,这方面的困扰有时比HP菌的危害更大。所以,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人,能够放下不必要的心理包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