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曾經的強者海瀾之家,今95億庫存卻無法消化,未來應該如何發展?

楊莎莉


鑑於其他回答裡很多都提到了經濟和銷售問題,那麼我就從海瀾之家的品牌文化問題開始入手。

海瀾之家最大的問題,難道不是土味嗎?雖然他們又是請林更新、又是拍高大上的廣告,但門店的裝修風格還是一點變化都沒有啊!

海瀾之家為什麼曾經是強者?因為它擴張迅速,價格實惠,迅速佔領了二三線城市,生意也還算不錯,以前甚至哪裡有海瀾之家,就說明那個地區很繁盛的說法。

現在呢?消費者的審美是在變化的,但我卻看不到海瀾之家的衣服設計有什麼變化,還是熟悉的條紋POLO衫,還是熟悉的大黃配大藍的LOGO設計。當然這樣不能全怪海瀾之家,因為一開始它們就是走的“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但現在時代變了啊,轉型真的勢在必行了。


在我看來,海瀾之家要想改變或轉型,首先就是應該徹底把自己的門店裝修換一個風格。雖然它們旗下的海瀾優選有山寨MUJI的嫌疑,但起碼裝修不難看,逛商場看到了還能進去看看,但海瀾之家的裝修風格簡直勸退。其次就是改變衣服設計,就算是學李寧去做個國潮走秀也好,宣揚品牌新文化嘛。

之前也瞭解到海瀾之家出了一個潮牌,叫黑鯨,名字聽起來是挺酷的,設計也比海瀾之家原本的樣子好看多了,結果卻又被人爆出來是抄襲……


總之,現在的海瀾之家還停留在一種“刻意營造高級感”的階段,但是隻流於表面,品牌整體文化還是沒有提升,要想好好發展,光是換代言人拍高質感廣告片是不夠的。


品牌話題


海瀾之家就是垃圾中的垃圾!最差最騙人的服裝品牌!給我爸買一件半袖T恤花了三百多,錢不重要!穿了一個來月就不能穿了,褪色褪的花裡胡哨的,還變形!三百來塊錢的T恤不算便宜吧?都比不上早市擺攤賣的五塊錢的貨!還庫存95億,我看這95億的貨也就值5塊錢,操,都什麼年代了,就海瀾之家那質量,還忽悠人?媽的,海瀾之家!嘔!海瀾之家!嘔!


用戶2262623926428


海瀾之家的衣服一般自己不生產,都是外包的,附近稍微有點規模的服裝廠,都是海瀾的代加工公司,雖說做海瀾之家的服裝,加工比較嚴格,但是質量上面,肯定是有所欠缺的,我老婆所在的服裝廠就是代加工海瀾的衣服,退貨,返工,那是常有的事,


知錯就改善莫大焉


確實,以前覺得質量還可以,後來感覺越來越差!有些質量差的還不如外面100來塊的,之前和我老婆一次性在海南之家買了3000多的衣服褲子,後面感覺洗了一次後沒有一件是如意的,襯衣皺的,毛衣鬆垮垮的,羽絨服還不透氣後背基本沒幹過。一度讓我懷疑這是不是個假店!


匿沙


前幾年都喜歡在海瀾之家買衣服,褲子。現在基本不在海瀾之家買,我感覺海瀾之家創新能力有些差,三年前買了一件外套,三年後去店裡看見還說是新款。當時就懵逼了。還有衣服褲子質量一般一般,但價格也擺在那裡。所以不要要求太高了


等風來1232586


海瀾之家買過幾次衣服,質量真的不咋地,特別是買的西裝,褲子,上衣穿兩三個月就掉色,買第一套的時候掉色,想著可能是偶爾出現質量問題可以理解,後來又買了一套,他媽的還掉色,以後再不買海瀾之家了,質量真不咋地


鄭州專業貸款專員


2019年7月,媒體曝出海瀾之家庫存95億、負債165億,以及一年的研發費用5000萬的負面消息。題主提問的,應該是從這條消息來的。


有評論質疑,作為一家大型服裝企業,一年區區5000萬的研發費用,如何保證做出有競爭力的好產品。這是針對以上95億庫存消息的一次補刀。


那麼,海瀾之家是不是真的不行了?



2019年胡潤品牌榜公佈,茅臺、天貓、微信等入選,同期胡潤研究院攜手知識產權與科創雲平臺匯桔,聯合發佈《匯桔網.2019胡潤品牌榜》,200強最具價值中國品牌上榜。其中包含203個品牌,分別屬於184家公司。其中海瀾之家連續6年蟬聯胡潤品牌榜A股服裝公司榜首。   


同樣是在2019年12月,時裝商業評論(BoF)和麥肯錫諮詢公司第四次聯合發佈《2020年度全球時尚業態報告》,海瀾之家躋身全球經濟利潤最高的20家時裝公司。該榜單的經濟利潤數字基於經公開數據綜合計算得出。其他上榜“超級贏家”的企業包括路威酩軒集團(LVMH)、歷峰集團(Richemont)、Nike、Inditex、開雲集團(Kering)、愛馬仕集團(Hermès)、迅銷集團(Fast Retailing)、Adidas、H&M、Burberry等全球消費者家喻戶曉的公司。


海瀾之家是輕資產運營模式,自己不投入工廠,針對上游採取貨品賒銷制,將生產環節和銷售渠道大部分外包,自身經營的重點放在品牌運營和供應鏈管理環節上;下游則採取財務加盟制,加盟商只需要投入資金,無須參與門店的具體經營管理事務。



目前,海瀾之家全國門店近7000家,同時做了線上銷售與推廣的佈局,並且,海瀾之家的廣告費用相比同業競品,也是最高的,是七匹狼、九牧王的5-10倍投入。


從2018、2019年的財報數據來看,海瀾之家的經營業績還是相當健康的,是一家賺錢的上市公司。


當下兩個熱詞,一是“他經濟”,即男性消費市場在擴容,二是“渠道下沉”,海瀾之家“男人的衣櫃”的客群定位和近7000家門店,都是貼合這兩個熱詞所描述的趨勢的。


針對海瀾之家的未來發展,我認為重點要考慮三個角度:


一是如何解決品牌形象老化的問題。百麗、達芙妮、貴人鳥,包括十年之前的李寧,以及同業的雅戈爾、報喜鳥、杉杉都涉及到這個問題。老品牌如何做到及時刷新,是一大挑戰。


二是如何迎合新客群的問題。00後已經20歲了,90後也到了30歲的年紀,新客群有新客群的消費審美,同時也不屑於和上一代共享同一個服裝品牌。捕獲新客群的多寡決定了海瀾之家未來生存空間的規模。


三是針對多元化渠道佈局的問題。傳統渠道的趨勢除了重心下沉之外,還有新型購物中心的崛起與傳統百貨的沒落,新型購物中心顯然是不歡迎海瀾之家的,而下沉渠道對海瀾之家當前的業績固然有現實支撐,但是也會降低其品牌格調,影響其品牌文化的塑造與輸出。所以,海瀾之家面臨的渠道問題或者新零售趨勢的挑戰,這不僅僅是傳統線下與線上的衝突與融合,還要處理與新型購物中心的融合關係。


這才是海瀾之家未來發展,要去解決的三個核心關鍵。




向金港的象


簡單介紹一下資本市場的海瀾之家,總部位於江蘇省江陰市,成立於1997年,2014年4月登陸A股市場,證券代碼600398。截止到2019年7月4日,收盤價8.96元,總市值396億元人民幣。

先說行業。衣食住行,屬於國人數千年來的生活必須品消費領域,准入門檻低,同質化競爭非常嚴重!海瀾之家從事的業務就屬於“衣”,也就是服裝生產銷售,全國從事服裝生產銷售的商家不計其數,品牌的也不計其數。銷售行業常說: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退。潛臺詞就是如果高質量的競爭對手太多,那麼所從事的行業可能就難有利可圖!

再說男女有別。海瀾之家主打男裝,男裝和女裝的特點截然不同,男士的衣服一般對品質、版型要求高,除去一些高端品牌,大部分男裝,尤其是正裝的設計上大同小異,客戶群體普遍更新換代慢於女裝!女裝更講究追逐潮流,每年都會有很多流行款式、顏色等等。從這個角度來說,主打男裝的海瀾之家市場需求不夠強!

再說家庭分工。當前社會,男性工作生活壓力普遍大於女性。女性往往有負責“貌美如花”的空間,可以買買衣服都是很捨得的;而男性大部分要負責“賺錢養家”,有替代品往往會將就“舊”衣服,尤其是已經成家立業的中青年男性。有些成功男性也許不差錢,但是到這個階段,往往又看不上“海瀾之家”級別檔次的衣服了。我個人就是,海瀾之家的正裝有兩三套,足夠應付絕大部分正式的社交場合了。

再說時代潮流。海瀾之家以往對男士正裝的生產銷售,有二十年如一日執著,而現在年青人對小眾且富有特色的服飾有更有消費熱情,對雷同、撞衫很排斥,這歸根於物質文明持續發展,人的消費需求趨於個性化。如果需要強烈對比,可以參考上世紀六十年代千篇一律的中山裝。

原因有太多,主觀的,客觀的,說不完的,休息一會兒


名垂千股999


到海瀾之家店仔細看看,一個是質量,一個是價格,一個是款式,沒有一樣會讓你滿意,除了店面裝修以外。這樣的企業除了倒閉還能咋樣,盲目開店就是為了收取加盟費用,貼牌產品採購價格極低售價極高,那個消費者看不出來。另外,庫存都是盲目加盟廠家的產品,海瀾之家自己沒有掏過真金白銀,所以對海瀾之家本部來說庫存就是無所謂的一個賬面數字吧了。好好檢討一下自己做事方式就明白了。


西安飈哥


海瀾之家與供應商簽署的大部分採購合同附滯銷商品可退貨條款,按照公司與供應商簽署的該類採購合同,“海瀾之家”品牌服裝在兩個適銷季之後依然滯銷的商品可向供應商退貨。因此,第一個適銷季之後尚未實現銷售的產品作為公司存貨,在第二個適銷季繼續銷售。

2018年末存貨94.73億元,較上年末84.92億元,增加9.8億元,上升11.55%,主要是公司OVV、海瀾優選生活館、AEX、男生女生等品牌備貨增加所致。

扣除可退貨商品,實際存貨為45.5億元。

存貨佔營收比重為23.83%,與行業平均水平相當。輿情報道中表述了可退商品的存在,卻在存貨中未將可退商品扣除,而是一味的描述存貨高企,其意圖主要為了吸引眼球真實性大打折扣。為了抵消輿論對海瀾之家存貨的誤解,企業於2018年開始在上市公司年報中特將可退貨存貨數量進行了表述,而輿論未將該部分正確的描述,只是進行標題黨式的報道且內容千篇一律,職業操守存疑。

2018年末應付賬款餘額為57.68億元,其中經營性採購款為54.25億元。如上所述,海瀾之家可退商品採購後計入存貨和應付賬款科目。扣除該部分對應的款項,實際應付賬款金額為8.45億元。

由於證監會關注過存貨問題,海瀾之家在18年初回復證監會的公告中用數據詳細闡述了存貨明細。但是外界都被標題黨吸引,海瀾之家從18年開始就在公告的年報中標註了可退存貨部分,但是無良媒體還在不斷地渲染高庫存,其做為媒體行業的公正性何在?海瀾之家年報都沒有好好研究就可以出口成章了嗎?

海瀾之家的模式是否成功看目前市值就行,而且連續這麼多年高分紅,試問在A股市場,有多少公司會分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