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爛泥扶不上牆,那麼真實歷史上胤礽是個什麼樣的人?

宋安之


清朝是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共傳十一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在這200多年中,太子胤礽是清朝歷史上唯一公開冊立過的皇太子。

現如今的各大電視劇版本和小說中,都將胤礽描述得無能、貪婪,懦弱、愚笨。但在實際歷史上,胤礽是個非常優秀的人才,深得康熙的賞識和喜歡。

那各位要說了,既然康熙那麼喜歡他,他也那麼優秀,為什麼還會兩次被廢呢?下面請聽我慢慢分析。

太子胤礽血統高貴,深得康熙喜愛

  • 康熙親自撫養胤礽

胤礽是康熙的嫡長子,嚴格來說,其實在他之前,還有一個親哥哥承祜,他才是康熙真正意義上的嫡長子。

史料記載,康熙對這位嫡長子承祜是非常喜歡的,承祜生來即得父母的無盡寵愛,可惜有福無命,很早便夭折。

“皇后所生長子承祜方四歲,天性聰慧,上甚愛之。”

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皇后赫舍里氏再次為康熙誕育嫡子,這便是胤礽。

可是後來皇后赫舍里氏難產而死,康熙便把胤礽帶到乾清宮,親自撫養。皇帝每天有多少軍國大事要處理,更何況當時正值三藩之亂,可見康熙對胤礽有多重視。

這在有清一朝,僅此一例哦,甚至在整個中國封建社會中,也是少有的哦。

  • 兩歲便被封為太子

皇后與康熙是少年夫妻,雖然初衷是為了拉攏索尼的政治聯姻,但是康熙和皇后的感情卻非常深厚。他們從小就在一起作伴,在康熙還什麼都不懂的時候,赫舍里氏就陪在他身邊照顧著他。

皇后赫陪伴康熙度過了鰲拜專權的那麼多個日日夜夜,康熙對她的感情不是一般人可比的,這在其死後,康熙十三年至康熙十六年,短短的三年間,去鞏華城80餘次看望已故的皇后可知。

每逢除夕的前一天,康熙都無一例外地去鞏華城陪伴妻子亡靈,甚至十六年除夕,天降大雨,康熙也依然如故不曾間斷。

胤礽是皇后留在世上的唯一骨血,是少年夫妻真摯感情的結晶。康熙對其萬般寵愛。或許是愛屋及烏,也或許是朝堂形式為籠絡漢人,康熙一改“坐朝之君,不立太子”的祖訓,早早就將胤礽立為儲君。

不過值得玩味的是:康熙正式冊立胤礽為皇太子的吉日正是承祜生日,十二月十三日。

太子胤礽學問淵博,武略優異

  • 胤礽幼年不負眾望,是康熙眼中最完美的皇太子
“皇太子於書義無所不貫,即講一、二句而通章關鍵俱靈……貫穿精妙,出人意料之外,乃知皇太子天縱聰明,學力深至。”

胤礽從小天資聰穎,康熙對他極為寵愛,康熙曾經就說過自己每天最重要的兩件事:一件是給皇祖母問安,一件就是教導胤礽學習。

“皇太子睿質岐嶷,學問淵通,實宗社萬年無疆之慶。”胤礽也不負康熙期望,幼年時期便能學習刻苦。他文武雙全,滿漢蒙皆通,才能出眾,書法、字畫、騎射皆精,可以說是一個完美的的皇太子。

  • 胤礽學問淵博,到了老師教不動的地步

胤礽不僅學習態度端正,也能從容應對儒學經典得考察,並常常有自己獨到見解。

康熙二十五年閏四月,十三歲的胤礽在剛剛竣工的文華殿為滿漢大臣講學,此後,胤礽就多次在文武大臣面前講解儒家經典。

優異的學業,使得胤礽得到上下一致好評:“皇太子聰明天縱,睿學大成,皇上猶親為諭教,惟聖祖神宗之家法是遵,惟天人性命之精微是究,以及五經、諸史、睿法騎射靡不博洽貫通,殫精人妙。”

上面已經說了胤礽學識淵博,但是他究竟淵博到什麼程度呢?

隨著年齡的增長,才華橫溢的皇太子漸漸讓博學大儒們慚愧不已。湯斌曾經就幾次三番以學問淺陋為由辭請不敢擔任太子輔導的重任。

因此呀,在為太子擇定老師的問題上群臣一再推辭,深怕博學的太子考倒了自己,最後弄到康熙帝不得不動用特權,改推舉為直接指定太子輔導老師的地步了。

  • 胤礽才華橫溢,在書法上造詣頗深

胤礽在書法方面亦有極深的造詣,由他 所書漢字、滿文,隨侍官員贊曰“皇太子書法於端楷中有飛動之致,兼晉、唐人之長,真一筆不苟。”

  • 胤礽武功優異,尤其善騎射

“射法熟嫻,連發連中,且式樣至精,洵非易。”

胤礽五歲時隨父往景山射獵,連發五箭,射中一鹿、四兔。

其八歲時,在射獵時遇到野獸擾駕,他勇敢地同伯父福全一同射死野獸,康熙龍顏大悅。

胤礽嫻騎、擅射,功夫出眾,能左右開弓,出於眾皇子之上。早在他幼年時的時候便得到好評。

胤礽品德高尚,得到朝臣和康熙的一致好評

  • 胤礽對老師尊敬有加

按禮制,古代為太子講課的官員必須要跪著授課,胤礽不忍看著年邁的師父們下跪,遂特許他們就座,而且十分關心他們的身體狀況,賜予膳食。

有一次,老病的耿介由於中暑倒在了無逸齋內,太子見狀,親扶起,令起回家養病,並囑託以後方可坐下授書。

胤礽的“謙沖溫和”令師父們受益頗多,這種仁愛行為,在歷史中是少有的,甚至素有以仁政治天下康熙也沒有做過。當然後來康熙也因這件事,有斥責過他,說他不該這樣做。

  • 胤礽對父親恭順孝敬
“皇太子允礽,累月以來晝夜在朕前守視湯藥,累月以來,朕因諸事憤鬱,心神耗損。允礽朝夕侍朕左右,憂形於色,藥餌必親、寢膳必視,惟誠惟謹,歷久不渝,令德益昭。”――《清實錄》

“爾如此孝順父親,諸事掛念在心,朕亦祝爾長壽無疆,子孫同爾一樣孝順,亦如此恭敬爾。”――《康熙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

由此可知,胤礽對父親康熙也是十分恭敬孝順。

太子胤礽處理國政,深得康熙讚賞

成年後的胤礽,代理康熙祭祀監國,處理政務僅僅有條。

“皇太子所問,甚周密而詳盡,凡事皆欲明悉之意,正與朕心相同,朕不勝喜悅。且汝居京師,辦理政務,如泰山之固,故朕在邊外,心意舒暢,事無煩擾,多日優閒。”――《康熙帝親征準噶爾期間給皇太子胤礽上諭選》

康熙御駕親征,胤礽多次代理監國,不僅減輕了康熙帝的負擔與後顧之憂,也深得朝中百官讚揚。

康熙曾經不止一次地表示,對於胤礽這個兒子,是他最大的驕傲。

性格特徵一:“賡詠斐然”,“嫻騎射”

性格特徵二:“天縱聰明”,“惟知讀書”

性格特徵三:“謙沖溫和”,“篤守恪恭”

性格特徵四:“克殫誠孝”

性格特徵五:“為政寬大”

總結:康熙的太子胤礽其實是一個文武全才,德高望重的太子,曾獲滿朝稱譽,被洋人也評價為“十全十美”。

——————寫在後面——————

所以說呢,康熙廢太子,與所謂的太子無德、無能沒有關係哦,至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康熙胤礽父子心生芥蒂,以後有機會再講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