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倍增你的照片管理及編修效率--Adobe Bridge應用詳解

隨著數碼技術的飛速發展,加上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不但能夠擁有高級的數碼相機,拍照的機會也多了很多。由於數碼照片不需要消耗底片,拍照成本低,大家每一次的拍攝的照片數量都非常龐大,甚至可以說是海量。回來後,甄選的工作量不能說不大,甚至容易使人在後來的尋找、編輯、使用時抓狂。所以,極有必要擁有一件應手的工具。作為從膠片年代過來的人,我們一直都非常強調圖片整理、甄選、編輯的重要性。目前,Adobe Bridge (以下簡稱Bridge)幾乎是所有攝影愛好者和專業攝影師的首選工具。Bridge是Adobe Photoshop CC(以下簡稱PS)圖像處理軟件系列中的一個獨立的組件。Bridge 的原意是橋、橋樑,設計理念可能就是寓意功能強大,能夠成為設計師/攝影師與PS圖像處理軟件系列間的一座橋樑。

倍增你的照片管理及編修效率--Adobe Bridge應用詳解

Adobe Bridge 2020

對於攝影師來說, Bridge就是一個照片瀏覽器兼具管理功能的軟件,她功能強悍、牽涉面廣,使用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僅就Bridge與PS相關的在照片的管理及編修方面的應用進行研究,更具體的使用方法請參考圖像處理各專業的教程。

一、Bridge的打開方法

1.在WINDOWS的程序裡或MAC的程序塢裡直接打開獨立的Bridge程序。

2.在PS的【文件】菜單裡打開【在Bridge中瀏覽】 如下圖所示:

倍增你的照片管理及編修效率--Adobe Bridge應用詳解

在PS的【文件】菜單裡打開【在Bridge中瀏覽】

二、Bridge的工作界面分析

按照功能分析,Bridge的工作界面可以分成十二個區域:

序號 名稱

1 菜單欄

2 應用程序欄

3 選項卡切換欄

4 路徑欄

5 功能欄

6 收藏夾、文件夾面板

7 內容面板

8 預覽面板

9 篩選器、收藏集面板

10 內容面板簡要欄

11 內容面板顯示控制欄

12 元數據、關鍵字面板

倍增你的照片管理及編修效率--Adobe Bridge應用詳解

Bridge打開的默認界面

十二個功能區域逐簡單介紹:

1.菜單欄:與PS的菜單類似,Bridge的菜單欄共有8項,除了具備通常的文件瀏覽、管理功能外,還有對Bridge軟件的設置,與PS的連接、功能調用,批量處理功能等等。

雖然看起來會有些亂,但為了能夠讓大家對Bridge的菜單、功能與佈局有一個全面的瞭解,我們將整個菜單欄全部展開,合併如下圖:

倍增你的照片管理及編修效率--Adobe Bridge應用詳解

Bridge菜單欄全部展開合併圖

其中,大部分的功能都顯淺易懂,從字面上就可以理解並運用起來,我們只針對一些重要的進行研究、說明:

1)“編輯”子菜單:項下的“Camera Raw 首選項”與“首選項”,分別是對Camera Raw(以下簡稱ACR)與Bridge重要的設置;關於“Camera Raw 首選項”,是我們攝影人特別重要的一個前置設置,也涉及到一些專業知識,我們將在以後針對ACR的專項研究中再詳細說明。

2)“堆棧”子菜單:借用了計算機技術的專用術語。它的主要功能是對同一文件夾裡的照片,按照選定的條件進行分類組成“堆棧”。其中,我們攝影人最常用的功能是“自動堆棧全景圖/HDR”--對該文件夾裡可以進行拼接/HDR處理的文件進行分類。不過,針對拼接(全景圖)和HDR等操作,我們還是建議在ACR裡面操作。

3)“標籤”子菜單:數碼時代,我們拍攝照片的數量是海量的,因而需要有一個高效的方法對所拍攝的照片進行“海選”,對選定的文件或文件夾通過用特定顏色進行標記或指定零 (0) 到 (5) 星級的評級,可以快速標記大量文件。然後,我們就可以按文件的顏色標籤或評級對文件進行排序與處理。

4)“工具”子菜單:“批重命名”能夠將選中的多個文件自動批量重命名並存到指定的及或新的文件夾內(重命名不但能夠快速進行分類,另一個優點是有助於進行自動備份--在一個單獨的文件夾中創建重命名文件的備份副本);

如果文件夾中包含不同主題、地點或事由的圖像,我們就可能需要進行分類並以重命名文件來進行區分。具體方法是在Bridge中打開其中包含需要重命名圖像的文件夾,然後選中要重命名的圖像。我們還可以在重命名之前或重命名過程中創建一個子文件夾並根據主題、地點和事由等編輯方法對圖像進行分組。這一點,對於拍攝的項目、地點比較多的攝影人來講尤為重要。

倍增你的照片管理及編修效率--Adobe Bridge應用詳解

“工具”子菜單:“批重命名”

提示 為了快速瀏覽複雜的文件目錄,可選擇“窗口”➤“工作區”,然後選擇“文件導航器”。要獲得額外的空間來查看文件結構,可拖動Bridge中文件夾和內容窗格之間的垂直分界欄,讓文件夾面板變大。

注意 儘管也可以用Photoshop早期版本中的批量對話框來重命名文件,但是它們需要在文件上運行一個動作並保存。在Bridge中,無需運行動作或保存RAW文件即可對文件進行重命名。

倍增你的照片管理及編修效率--Adobe Bridge應用詳解

批重命名

選擇“工具”➤“批重命名”。Bridge顯示“批重命名”對話框。在“目標文件夾”部分中有3個選項可供選擇。選擇什麼文件夾取決於已經建立的工作流程和備份過程。例如,如果工作流程的第一步是用命名系統建立一個RAW圖像的備份,就可選擇將圖像複製或移動到其他文件夾。選項如下:

“在同一文件夾中重命名”,如果不需要備份圖像,僅是想重命名文件,那麼就選擇這個選項;

“移動到其他文件夾”,選中此項時,Bridge會顯示“瀏覽”按鈕,可以選擇文件夾或新建文件夾;

“複製到其他文件夾”,如果想備份原始文件,該選項可在一個步驟中同時完成備份和重命名。

在“新文件名”部分,Bridge以下拉菜單的形式給出了一系列選項。在此可實現通用的文件命名策略,該策略可應用到當前的、現有的和將來的圖像中。

在第一個下拉菜單中可以選擇“文本”、“新擴展名”、“當前文件名”、“保留的文件名”、“序列數字”、“序列字母”、“日期”或者“EXIF元數據”。如果想在文件名中包含日期和時間,在第一個選項框中選擇“日期”。在第二個選項框中選擇除“昨天”之外的任一選項,然後在第三個選項框中選擇“MMDDYYYY”(月、日、年)。Bridge會將選擇的選項插入文件名。

倍增你的照片管理及編修效率--Adobe Bridge應用詳解

設定日期時間選項

選擇所需的選項,然後點擊右邊的加號來添加更多的文件名字段。

根據在第一行第一個選項框中選擇的內容,Bridge會顯示其他的選項框。試著選擇不同的選項,直到獲得了實現喜歡的文件命名策略的字段集為止。在“批重命名”對話框的底部,Bridge預覽構建文件的文件名示例。

提示 如果選擇了含有序列數字的選項,Bridge會自動為重命名的每個文件名遞增該數字。

倍增你的照片管理及編修效率--Adobe Bridge應用詳解

序列數字選項

選擇“在XMP元數據中保留當前文件名”選項可保留現有文件名。如果沒有在ACR中編輯這些文件,那麼選中該選項可保留原始文件名。如果已經在ACR中編輯了這些文件,那麼文件名已經嵌入到ACR設置中了。但是,因為從XMP附屬文件中恢復原始文件名是非常困難的,所以保留原始文件名是個好想法。如果想撤銷重命名,可以選擇“批重命名”命令,然後選擇“保留文件名”,從而返回到原始文件名。但是大多數攝影師會在工作流程的第一步就進行重命名並對原始文件進行備份。在這種情況下,打開“在XMP元數據中保留當前文件名”選項是最好的做法。

倍增你的照片管理及編修效率--Adobe Bridge應用詳解

在XMP元數據中保留當前文件名選項

選擇圖像要與之兼容的操作系統。默認選擇當前的操作系統,並且不能取消選中它。

點擊“重命名”按鈕。Bridge顯示一個消息,聲明要將更新的元數據寫入到“.XMP”附屬文件,而不是原來的RAW文件。如果以後將該文件複製到另一臺電腦或磁盤中,一定要將XMP文件隨同圖像文件一併複製過去。

點擊“批重命名”對話框中的“重命名”按鈕。Bridge應用修改過的文件名。

相機為每個圖像都命名了惟一的名稱和編號。通常相機會用日期作為起點,然後為每幅圖像添加一個編號。但是使用某些相機時,可以選擇連續命名文件或每次新任務時都重新編號。在後一種情況下,最終可能會有重複的文件名。要避免文件重名,使用相機的連續命名選項。這個系統有一個額外的優點,能追蹤相機的作用次數,或總的拍攝數目。另外,如果想知道每次拍攝的照片數量,使用連續編號功能和一些簡單的計算即可隨時瞭解相機的作用次數。

在電腦上獲取文件後,一定要使用在圖像的拍攝、存檔、處理、打印和發佈系統中通用的一致命名約定。可以簡單地設置為日期、拍攝地點(或項目名稱,支持中文名字)和原始文件名(或流水號)。我的習慣是,如果一個拍攝項目持續數天,日期就包含年和月(我們嚴正建議:月、日要用雙位數!如1月1日要輸入為01月01日;這樣電腦在自己的排序中才不會把11月的項目排到2月前面,等等),例如:2005年12月拍攝於印度的圖像名稱首先是“200512India”,後面加上相機自動生成的圖像編號;最終的文件名類似於200512India3723.NEF。如果這個項目在一天內就完成了,我就把日期具體到年月日。綜合建議如下:

文件命名:年月日(時間,月、日用雙位數)+地點+事件+流水號

文件夾命名:年月日(時間,月、日用雙位數+項目+必要人/關鍵詞

要查看文件,選擇“視圖”➤“排序”,然後根據日期和所需的順序來排序文件。

5)“工具”子菜單:“Photoshop”則能夠連接並調用PS裡的多個常用功能。

2.應用程序欄:一組實現基本任務的按鈕;

倍增你的照片管理及編修效率--Adobe Bridge應用詳解

1)返回 Adobe Photoshop 按鍵


倍增你的照片管理及編修效率--Adobe Bridge應用詳解

2)在 Camera Raw 中打開按鍵

3)這些圖標,只要將鼠標移到上面,就會如圖出現相關功能簡介,所以不需要強記;

4)Bridge、ACR、PS中有大量的快捷鍵,如“選定的圖片用ACR打開”對應的快捷鍵是“Ctrl+R”(MAC系統是“Command/ ⌘ +R”)等,強烈建議大家牢記並熟練使用,這對快速使用上述軟件非常用幫助。

3.選項卡切換欄:使用它可以在Bridge的四個功能界面間切換:

倍增你的照片管理及編修效率--Adobe Bridge應用詳解

功能界面間切換

4.路徑欄:顯示正在查看的文件或文件夾的路徑,方便運行導航到該目錄。

5.功能欄:針對內容面板內容的顯示、排序、篩選方式,建立新文件夾,刪除等控制功能,

6.收藏夾、文件夾面板:可以顯示文件夾層次結構、瀏覽或快速訪問文件夾。

倍增你的照片管理及編修效率--Adobe Bridge應用詳解

收藏夾/文件夾

7.內容面板:顯示由“路徑欄”、“收藏夾、文件夾面板”指定的文件。

倍增你的照片管理及編修效率--Adobe Bridge應用詳解

內容面板

8.預覽面板:顯示由“內容面板”選定的一個或多個文件的預覽,但是預覽不同於“內容面板”中顯示的縮覽圖。它通常大於縮覽圖,並且可以通過調整面板大小來擴大或縮小預覽的大小。

倍增你的照片管理及編修效率--Adobe Bridge應用詳解

預覽面板

9.篩選器、收藏集面板:按照“過濾器面板”中的選項,排序和篩選“內容面板”中顯示的內容;允許創建、查找和打開收藏集和智能收藏集。

倍增你的照片管理及編修效率--Adobe Bridge應用詳解

篩選器/收藏集面板

10. 內容面板簡要欄:內容面板的文件數量、選中文件數量、文件大小等情況概況。

11. 內容面板顯示控制欄:其中較為重要的是“內容面板顯示大小調節杆”,用於調節“內容面板”顯示的縮覽圖的大小。

倍增你的照片管理及編修效率--Adobe Bridge應用詳解

內容面板簡要欄/內容面板顯示控制欄

12.元數據、關鍵字面板:顯示所選文件的包括“文件屬性”、“相機數據”等的元數據信息;幫助用戶通過編輯和增加關鍵字來編撰圖片信息。

倍增你的照片管理及編修效率--Adobe Bridge應用詳解

元數據/關鍵字面板

三、使用流程

1、建檔

將圖片從存儲卡導入(方法1):在文件夾找到存儲卡路徑,在過濾器勾選條件選項,使用Shift鍵+鼠標左鍵選擇圖片,拖入已建好的文件夾

將圖片從存儲卡導入(方法2):通過過濾器找到對應圖片,選中,鼠標右鍵菜單:移動到-選擇文件夾-新建文件夾(命名)-確定

2、篩選照片

瀏覽方式(1):在快速菜單欄選[看片臺],選中圖片,按空格鍵即可滿屏審閱。

瀏覽方式(2):在畫面上點擊左鍵,即可放大100%,再次點擊,恢復滿屏,此操作也可用鼠標的滾輪進行縮放。

瀏覽方式(3):按數字1-5鍵,可以加星標註;按數字6-9鍵,可以加彩色標籤(在縮覽圖上加標籤或星號是Ctrl鍵+數字鍵);按Esc鍵退出審閱模式。

瀏覽方式(4):按住Ctrl鍵鼠標左鍵點擊畫面,可放大100%顯示,將放大鏡左上角的箭頭對準查看部位即可;左鍵點擊退出放大鏡

注:取消星號按數字鍵0,取消彩色標籤再按一次加標籤時的數字鍵——例如取消紅色標籤按6(在縮覽圖上取消標籤或星號是Ctrl鍵+數字鍵)

3、分類觀看

在過濾器勾選過濾條件,可以按照標籤、星號等過濾條件分類觀看照片

瀏覽方式(1):以縮略圖(小圖)觀看,按四向鍵可以向前或向後顯示上一張或下一張照片,按Delete鍵刪除該照片

瀏覽方式(2):對比觀看,同時選中需要進行對比的2張或更多的照片後,按“Ctrl+B”鍵(在MAC系統中是“Command/ ⌘ +B”鍵),或菜單[視圖-審閱模式],進入審閱瀏覽模式進行對比觀看,按前後鍵可以向前或向後顯示上一張或下一張照片,按向下鍵剔除出對比(不是刪除,只是剔除出對比)。

倍增你的照片管理及編修效率--Adobe Bridge應用詳解

對比觀看


瀏覽方式(3):放大觀看,按空格鍵把照片放大到滿屏觀看,按四向鍵可以向前或向後顯示上一張或下一張照片,按Delete鍵刪除該照片。

分類觀看:顏色標籤分類,如勾選紅色標籤,內容框內顯示所有紅色標籤照片。

分類觀看:星級標籤分類,如勾選3星評級,內容框內顯示所有3星照片。

倍增你的照片管理及編修效率--Adobe Bridge應用詳解

星級分類觀看


分類觀看:鏡頭分類,如50mm鏡頭,內容框內顯示所有用50mm鏡頭拍攝的照片。

其他過濾條件的使用類同,從字面上就可以理解了。

4、進入ACR

進入ACR:在內容瀏覽框內雙擊照片,或按“Ctrl+R”鍵(在MAC系統中是“Command/ ⌘+R”鍵),可以在不打開PS的情況下進入ACR。

注:從Bridge進入的ACR是獨立於PS的ACR。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從Bridge進入ACR,打開一張或一組照片;同時還可以從PS進入ACR,打開另外一張或一組照片。這在處理一些特殊項目時就非常有用了,這裡先按下不表。

以上就是Bridge建立圖片檔案與編修的基本操作。

由於升級到最新版本後,ACR的功能已經非常強大,令到我們在一些照片的基本調整,甚至包括大部分的局部調整在ACR裡已經可能較為方便地完成,PS就成為了創意與精調的工具了。此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在ACR裡的調整,基本是無損的調整,而且是可逆的。這就令到我們不得不將ACR放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了。

所以,接下來,我們將針對最新版的ACR(12.2版)進行詳細說明研究,敬請留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