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法证先锋4》:TVB港剧的翻身仗落空了

TVB终于迎来开年大戏。

自从这部续作要开拍的消息传出,就让不少TVB老剧迷翘首以盼。

尽管剧组一波三折,但播出后热度仍然不断攀升。

开播第一天,就打破了TVB近8年的剧集首播纪录。

它就是《法证先锋4》。

《法证先锋4》:TVB港剧的翻身仗落空了

不过,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似乎已经成了TVB续作的“黄金定律”。

从《创世纪》到《飞虎》,再到《使徒行者》,这些经典热门剧的续集都以高关注、低口碑的结局寥寥收场。

情怀终究不能拯救一切,这次高开低走的《法证先锋4》(以下简称《法4》)也不例外。

《法证先锋4》:TVB港剧的翻身仗落空了

正如豆瓣评分所示,开播时的呼声有多高,吐槽与差评来得就有多快。

很多有“法政情怀”的观众,弹幕纷纷呼唤第一季的欧阳胖胖在哪里。

第一二三季的珠玉在前,观众自然会进行对比。

主角的大换血、一线大牌的缺席、网剧的尴尬滤镜、拖沓啰嗦的台词,无一不成为了大众的槽点。

《法证先锋4》:TVB港剧的翻身仗落空了

▲截至目前,前三部《法证先锋》的豆瓣评分为8.5分、8.2分、7.6分,第四部却跌至5.6分。

明明是正宗的TVB出品,监制也是延续了前作的梅小青。

为何“法证”走到第四部,反而不行了?


选角失利


人会撒谎,但证据不会。《法证先锋》着重突出的是法证威力。

任何一桩案件,无论凶手再怎么狡猾和老道,抹去犯罪痕迹,都会留下蛛丝马迹。

相较其它破案剧,往往习惯突出和夸大个人能力来破案。

《法证先锋》系列最大的亮点是,法证+法医+重案组三大部门的默契配合。

加之紧凑离奇的剧情,主角配角的细腻演技,让这一系列至今仍有余温。

但是,仅限于前面两季。

自《法4》播出以来,光看皮相,就已弱了几分——

偏蓝调的网红滤镜,让习惯了TVB老剧里柔和暖色调的观众极为不适;

一众演员年龄普遍偏大,使得他们在谈情说爱的时候,观众很难入戏;

女演员的妆容过厚,出场总要给很长的铺垫镜头,不自然又冗杂。

《法证先锋4》:TVB港剧的翻身仗落空了

不难看出,《法4》口碑遭遇滑铁卢,首当其冲的一定是演员的选用。

没有了最具观众缘的欧阳震华,也没有了实力演员黎耀祥的加持。

大器晚成却缺少了那么一点人气的黄浩然,显然不能使一票的“法政粉”满意。

最令观众诟病的,是TVB力捧的“星二代”谭俊彦。

他在剧中饰演的重案组高级督察郭辉煌,总是一板一眼,过于严肃,也过于符号化。

比起过去的人气角色,少了鲜明的人物特征,也很难看到人物的魅力。

《法证先锋4》:TVB港剧的翻身仗落空了

前三部的《法证先锋》重案组高级督察都是Madam,大气又干练。

无论是《法1》里蒙嘉慧饰演的梁小柔,《法2》里佘诗曼饰演的马帼英,还是《法3》里徐子珊饰演的凌倩儿。

她们个个不施粉黛,敢闯敢拼,非常有性格。

尤其是第一部的梁小柔,刚出场时,为了抓捕嫌疑犯拉了一根绳子从房子上面往下跑。

一个勇敢独立又敬业的人物形象,瞬间就立起来了。

不穿名牌,也没有高级滤镜,却能让人惊叹,这个素颜的女警察太美了。

《法证先锋4》:TVB港剧的翻身仗落空了

《法1》里的梁小柔

在TVB职业剧中,大多数的角色都是公务人员或专业度很高的职业人。

他们的经典之处,就在于这些角色并不会给人留下刻板的印象。

主角们或幽默乐观、或真诚善良、或勇敢无畏的特点,总是能体现得非常自然。

而且,主角们往往并不完美,这反而让人物形象更加有血有肉。

但很明显,《法4》在演员的选择和角色的设计上,都丢弃了他们最大的优势。

《法证先锋4》:TVB港剧的翻身仗落空了

当然,这其中的原因必然与TVB演员青黄不接的现状有关。

新生代演员难挑大梁,老一代又流失严重。

以前的TVB,演员都在无线电培训班学习。每期学员的报名招生,都会有将近一万个人去报名参加,最后只会挑选20个人从事演艺活动。

而最后确定下来的这20个人,因为都不是科班出身,为了毕业后可以马上进入工作状态,还得经过全面的残酷培训。

学演戏的还要去接触配音、摄影等课程,即便日后不干导演,作为一名优秀的演员,也得知道摄像机的走位顺序。

看似与本职专业无关的内容,实则相当受用。

很多我们熟悉的巨星,都是从打杂做剧务,或者扮演无名尸体开始的。

他们有日复一日的历练,有籍籍无名的等待,有不为人知的辛苦,才会铸就他们今日的成功。

《法证先锋4》:TVB港剧的翻身仗落空了

▲欧阳震华曾在83版《射雕英雄传》跑过龙套

而现在的演艺圈,更多的是捷径,是浮躁,是炒作。

演员的演技搬不上台面,自然剧集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案件无趣


《法证先锋》系列的核心内容,在于案件。

以《法4》第一集的剧场谋杀案为例,刚开篇就有两个死者,看似险象环生。

但随着各路人马走秀式地登场,时间已经过去一半。

最终凶手浮出水面,靠的不是层层推理,取而代之的是太多的高科技展示,是更新了法证的技术。

同时这也削弱了人物分析的力量,众人围着一个大型的触摸屏就把案子破了。

《法证先锋4》:TVB港剧的翻身仗落空了

▲《法4》里的新科技

科技升级完全可以理解,毕竟十多年过去了还用同样的仪器,就显得跟不上时代的进步了。

但关键在于,破案没了头脑风暴的冲击。

曾经的《法证先锋》,都是以人为主,他们每一次取证和分析,都能让人感觉到过硬的专业知识,还有刑侦的悬疑感。

而在《法4》,几个人对着一台全自动触摸屏喋喋不休半天,索然无味。

相比第一部里欧阳震华饰演的高彦博,连同事车子抛锚都能讲出一套维修方法。

第四部里冷冰冰的高科技,就显得寡淡了许多。

《法证先锋4》:TVB港剧的翻身仗落空了

最让人不能理解的是,第一个案子结束后,竟然用了将近一集的时间阐述罪犯的忏悔。

法政、警察和法医几大主演,还要聚在一起端着红酒杯讨论罪犯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生硬又尴尬。

而且他们在一起缺少感情的关联互动,让人怀疑:他们其实并不熟悉,为什么要在一起喝酒?

《法证先锋4》:TVB港剧的翻身仗落空了

后面剧情注水就更加严重了。

甚至于,拿出一集来交代人物的感情线,看得观众纷纷被劝退。

看港剧的人,大多数是喜欢他们那种接地气的味道,法理的同时又不缺少人性的光辉。

主角们会在下班后喝一碗甜汤,会帮邻居倒垃圾,会和同事一起吃煲仔饭,会开长官的玩笑,会买六合彩,会关注绯闻周刊……

他们既能一起互损,又能一起出生入死破案,那种温暖又有烟火气的氛围,才是我们爱TVB的原动力。

《法证先锋4》:TVB港剧的翻身仗落空了

▲剧中的香港夜景

想起《法1》里的第一个案件,一家四口只有一人死里逃生,其余三人全死于刀下。

在法政法医和警察的群策群力下,他们通过模拟现场案件,排除了好几个嫌疑人之后,才将目光锁定在真正的罪犯上。

而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真正的凶手竟然是躺在医院里险些丧命的儿子。

就像豆瓣剧迷点评第一部说的那样:

《法证先锋》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角色们都很聪明,没有把观众当弱智,每个主角也都很讨人喜欢,坏人不是死掉就是绳之于法,看这样的刑侦剧才舒服过瘾。


剧情也不拖泥带水,法证过程很专业,案件也很多样化,有谋杀有误杀有自杀,很多细节掌控得也很好。最重要的是没有烦人的感情戏,该分手就理智分手,不会纠缠不清或者搞三角关系。

也正因此,在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案件中抽丝剥茧,才会让人大呼过瘾。

从《法4》目前拖沓的节奏来看,很多人已经失去耐心,都跑去重温前三部了。

从人力取证变成高科技全自动,白色的化验室变成太空舱,熟悉的卡司们一个个消失。

《法证先锋4》:TVB港剧的翻身仗落空了

或许青春记忆中的TVB也不再壮年,但谁也无法抹杀TVB创造的辉煌。

即使现在略显落寞,也依然是很多人心中的品质经典。


港剧式微


在无数80、90后的青春记忆里,TVB绝对是一抹难忘的亮色。

除了造星无数的金庸武侠剧,温情又充满人情味的家庭合家欢剧,最值得一提的就是TVB的职业剧了。

因为有了TVB经典的职业剧,我们在青春懵懂的时候就开启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我们看到技术高超的医生,穿着窄裙英姿飒爽的律政佳人,古灵精怪的侦探……

甚至每看一部剧,影迷们就换一个职业理想,他们经典的牛仔裤造型,也影响了无数的年轻观众。

连经常给港剧配音的几个演员都有他们的专属粉丝,人们听到他们的声音,就会想起剧中的经典人物。

相比内地,那些至今还在打着职业剧的旗号,实质为“爱情偶像剧”的电视剧。

TVB的职业剧在人物描写及剧情中,处处注意保持还原逼真的职业场景及工作过程。

可以说,在职业剧的领域里,TVB领先了内地一大步。

就拿现在内地正在热播的公关剧《完美关系》来讲。

剧里硬撑出来的正经让观众们频频摇头,男女主角的感情戏又油腻尴尬,堆叠出来的高级感反而让人不舒服。

《法证先锋4》:TVB港剧的翻身仗落空了

而在众多的TVB职业剧里,以《法证先锋》为代表的刑侦题材,最让人津津乐道。

有多少人,是因为看了TVB,才知道了廉政公署,飞虎队,CID,才了解了什么是谈判专家,高级督察。

还有那句他们最爱说的:你现在有权保持缄默,但你所说的将会成为呈堂证供。

不少刑侦剧的高能烧脑案件,到现在还是很多90后的童年阴影。

《陀枪师姐》里的变态色魔,《法证先锋3》的天眼少女,《刑事侦缉档案》里的蝴蝶杀人案等等。

甚至有不少影迷看到红白蓝塑胶袋,就会想起TVB刑侦剧里曾拿它装过尸体,足以可见这些经典案子在影迷心中的地位。

《法证先锋4》:TVB港剧的翻身仗落空了

▲法医验尸的过程

随着《法4》开播,回忆起《法3》竟然已经过去了9年。

港剧式微”这样的话,相信这些年大家都没少听。

好在,也有一些作品像《金宵大厦》等获得好评,为TVB的口碑拿下一城。

台湾偶像剧也经历过大起大落,但最近因《想见你》等剧集逆风翻盘。

随着人们选择的增多,美日韩泰剧的冲击,我们的内地和港台作品更要匠心独运,能够经受住时间和大众的检验,才能突出重围。

大家心里熟悉且有味道的TVB港剧,仍然在寒风中等待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