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一位二胎媽媽的分享:如何讀懂3-6歲的孩子?

今天的分享來自媽心理成長學院的一位喜愛心理學的媽媽,這位媽媽最深刻的感受就是,雖然知道有些話語會傷害孩子,但是卻仍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孩子發脾氣,通過學習讓這位媽媽的心態能夠更加的平和,知道了讀懂孩子內心最根本的條件是什麼。

01

兩個孩子3歲以後,就開始逐漸讓他們自己入睡了。

哄睡流程變成:洗澡刷牙-換睡衣-講故事-“抱抱、親親、說晚安”,關上房門,讓他們自己入睡。

一位二胎媽媽的分享:如何讀懂3-6歲的孩子?

孩子的睡眠問題,是大部分媽媽焦慮的問題,我這個學心理的媽媽,也逃不過。

有時孩子睡不著,放到床上1個小時後忽然出現在我的面前,我常常會很抓狂。

氣頭上我會指責他:“你為什麼這麼晚還不睡?你看鄰居小朋友每天早早就睡了,所以長得比你高。”

這種拿鄰居家孩子來戳自家孩子痛處的方式其實是非常愚蠢的,不但起不到任何效果,還會給他小小的心靈造成傷害。然而學心理的媽媽在壓力大的時候,有時腦子也會壞掉。

02

因雙胞胎出生時很小,我常常擔心他們日後的發育,什麼時候會趕上正常孩子?

一位二胎媽媽的分享:如何讀懂3-6歲的孩子?

但每次例行檢查美國醫生都說發育良好,所以老公並不擔心這個問題,也不太配合我去做些努力。而且我們還有一些觀念差異。

比如我認可“生長激素在晚上21:00-1:00,早上5:00-7:00分泌最旺盛”的理論。而習慣於晚睡晚起,又事事愛講邏輯的理工男丈夫,覺得這個理論毫無邏輯,他覺得幾點入睡不重要,睡眠時長更重要。


所以我時常有種孤軍作戰的感覺。特別是有時越努力推動孩子,孩子“么蛾子”越多,我就會感到很無力。

這種焦慮使我變得不理性,有時還會無意間說出傷害孩子的話。

我知道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這種焦慮在所難免,但是隻靠自己或許還不能擺脫這份焦慮,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報名學習了媽心理父母成長學院的《父母上崗資格系統培訓課程》,讓我在學習心理學的基礎上系統的學習孩子的心理發育過程。

在學習這門課程前,我經常因為煩躁而傷害孩子。

比如孩子說,“媽媽,我睡不著,我就是想你了”。明明孩子在跟媽媽表達愛,我卻沒有被感動,反而為他不睡覺而感到很煩躁。

而在學習後,因為覺察與自省,我雖然內心也會煩躁,但是能夠努力控制不對孩子發火,即使有些過激的言語,我也會跟孩子誠實的表達自己的感受,比如:媽媽因為太累了感覺很煩躁,所以控制不住對你發了脾氣。

孩子有時候比大人更能理解別人,因為我對孩子的誠實,孩子也能瞭解我的心裡,並且會體諒我的不容易。

03 意外收穫:媽媽與孩子的溫馨臥談會

有一次又發生同樣的情況。我9點講完故事,跟兩個孩子“抱抱、親親、說晚安”,然後關上燈,讓他們安靜入睡。

一個多小時後,我正在另一個房間洗漱,聽到外面有孩子的動靜,我就知道他又沒睡著,又來找我了。

我開門,壓住火氣,說:“姐姐都睡著了,你為什麼又不睡?你看姐姐睡眠比你好,所以長得比你高。”(該死的我又說了刺激他的話語,真是個壞媽媽!學心理的我很明白雙胞胎不能做比較,可我卻因自己的焦慮情緒而去犯這樣低級的錯誤。)

“我…媽媽,我想你了。”

看他低著頭,有些羞愧,又有些委屈,我忽然有些於心不忍,於是牽著他的小手帶他去睡覺。

學習了默薇老師的課程後,我知道這個年紀的孩子需要的是陪伴,所以這一次我沒有要求他不準發出聲音,而是躺在床上跟他談心,去了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和需求。

一位二胎媽媽的分享:如何讀懂3-6歲的孩子?

我說:“你為什麼躺這麼久了都不睡呢?你看姐姐早就睡得香香的了。”

“我也不知道。我已經閉上眼睛了,也像媽媽說的“be quite ”(保持安靜的意思,上美國幼兒園後孩子說話常常中英文結合),可是躺了很久都睡不著。媽媽,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睡不著,我也想長得跟姐姐一樣高。不過我都有聽媽媽話乖乖吃healthy food(健康食物),多運動,媽媽我會長高高嗎?”

那一刻我眼睛忽然溼潤了,併產生了深深的自責和內疚。原來我的焦慮已經傳遞給天真可愛的孩子,這本不該是他應承擔的壓力。孩子為了討好媽媽,也已經在努力配合我,是媽媽太著急。

我緊緊抱著他,想彌補心裡對孩子深深的歉意。我說:“當然。你這麼努力,以後會長得高高的,然後就可以開飛機了。媽媽坐你旁邊。”

【“長大開飛機,媽媽坐在旁邊”是他小小年紀的夢想。我還以此激勵他,“想開飛機,就不能看太多動畫片,否則會近視。還要早睡,吃healthy food,多運動,長高高,才可以開飛機。】

一位二胎媽媽的分享:如何讀懂3-6歲的孩子?


“媽媽愛你,永遠愛你。”

聽我這麼一說,他明顯放鬆了,可能是覺得媽媽今晚沒有因為他晚睡而生氣。

“謝謝媽媽,我也愛你。媽媽,你生氣的時候也愛我的,對不對?”

“當然!媽媽生氣的時候也一樣愛你,媽媽每時每刻都會愛你。”

“嗯,我也是這麼想的。有時你很生氣的時候,我問媽媽是不是還喜歡我,但是你會不說話,不回答我,不過我覺得你其實是喜歡我的。因為你以前跟我說過,你生氣的時候也還是喜歡我。”

我很驚訝,我的一些話,一些行為,孩子都記在腦子裡。我說:“你說得對。媽媽有時候很生氣,就不想說話,不回答你的問題,可是媽媽一直都喜歡你的。因為你們兩個寶是一起從媽媽肚子裡生出來的,媽媽永遠都會喜歡你們。”

我在心裡默默下決心,以後無論什麼時候孩子問我是不是還喜歡他,我都要回答他,別跟孩子去賭氣。

一位二胎媽媽的分享:如何讀懂3-6歲的孩子?

“媽媽,你說過生阿寶的時候很痛,比打針還要痛,那你生阿寶的時候,是sad(傷心),還是happy(快樂)呢?”

“當然happy啊!媽媽看到了兩個寶,就非常開心。”

“就是super-duper happy(超級開心),very excited(非常興奮)嗎?”

“是的,super-duper happy,very excited!”

“我知道了,媽媽生下阿寶是super-duper happy的,可是阿寶有時候調皮,不聽媽媽話,有時還會哭鬧,媽媽就生氣了,但是媽媽還是很happy生下阿寶的。”

我真是哭笑不得,原來這個小腦袋瓜子想這麼多。原來孩子這麼在意媽媽是不是為他感到開心。

說著說著,孩子在我懷裡滿足的睡著了。

一位二胎媽媽的分享:如何讀懂3-6歲的孩子?

04 睡前談心,讀懂孩子最有效的方式

3到6歲是孩子語言和思維快速發展的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既獨立,又依賴,跟父母交流的慾望也很強,所以父母跟這個階段的孩子多談心會很有收穫。

睡前是談心最好的時間,夫妻之間如此,親子之間也是如此。因為我們在睡前身心最放鬆,這個時刻最希望跟親密的人聊聊心事。


一位二胎媽媽的分享:如何讀懂3-6歲的孩子?

在孩子入睡前躺著跟他談談心,不但是讀懂孩子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而且也是增進親子感情的最好時機。

因為養育雙胞胎,我與孩子單獨談心的機會並不多,睡前單獨談心更不容易,但自從跟孩子臥談會嚐到甜頭,瞭解了孩子更多白天看不到的想法,我開始儘量去製造這樣的機會。

05先讀懂孩子,再談愛

一位二胎媽媽的分享:如何讀懂3-6歲的孩子?

記得有一次,孩子犯了個錯,我說了一句:“媽媽是不是提醒過你啊?你聽媽媽的話就不會犯錯了吧?”

沒想到孩子撅撅嘴,不高興的說:“媽媽,我不喜歡你這樣說我。我都已經知道了,你不要重複說好嗎?我已經知道很多事情了,媽媽不要老說嘛。說一遍我就知道了,就是有時候會不小心,但是我知道自己做錯的,我已經很羞愧了,媽媽這個時候就別再說我了好嗎?”

我很驚訝才四歲多的孩子,聲音還是如此稚嫩的,盡然能說出這樣一番話。他表達的很對,我這不是在他犯錯以後繼續在他傷口上撒鹽嘛!我瞬間覺得這個小傢伙開始很有思想了,不容小覷了。

慢慢的,我發現這個階段的孩子的確懂得很多。並不需要家長苦口婆心的處處提醒,處處教導。

除了安全問題,其他大部分事情說一兩遍足以,他會記住。同時我們也應該給孩子犯錯和自我反省的機會。

一位二胎媽媽的分享:如何讀懂3-6歲的孩子?

至少對孩子不能比對成人還苛刻。

仔細想一想,難道我們成人懂得那麼多道理,就真的都做到不犯錯了嗎?

你擔心孩子晚睡影響生長髮育,然而成人晚睡也影響身體健康,我們都沒有晚睡嗎?

孩子打翻牛奶,你覺得他為什麼不能小心點,總給你添麻煩。其實我們自己是不是也有不小心打翻東西的時候?

小娃玩興奮了不想收拾玩具,大娃疲倦了不想做作業,我們為孩子的不聽話很抓狂,然而仔細想想,我們自己是不是也有想偷懶的時候?

一位二胎媽媽的分享:如何讀懂3-6歲的孩子?

多跟孩子談心,特別是睡前多跟孩子做深入交流。瞭解他的思想後,你會更加相信他,不敢小看他,也能夠給他更多他需要的愛。

先去懂他,再談愛他。

通過學習,我也更加的堅信,瞭解孩子的心理發育規律,才能更好的養育孩子,建立與孩子親密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