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外國人眼裡的中國:我與中國的故事

70年間,中國不僅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之一,而且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全球發展方面做出積極貢獻,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中國的巨大進步和改革開放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目光。不少外國人來到中國投資經商、學習旅遊,在文化交流與碰撞中加深了對中國的瞭解,下面是他們與中國的故事。


外國人眼裡的中國:我與中國的故事

“我參與了改革開放”

美籍律師龍安志每天都要在北京的一座四合院晨練,從院子裡可以眺望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這與30多年前龍安志初來京城看到的天際線迥然不同。

1981年,龍安志來華留學。他回憶說,當時改革開放剛開始不久,街頭行人的服裝基本以藍色綠色為主。每次他去友誼商店花1美元買一瓶可樂,他的老師都會覺得“敗家”。而中國的鉅變正在悄然發生。龍安志也沒想到,他的命運會與中國的改革開放緊緊聯繫在一起。

20世紀90年代,龍安志幫助一些外企進入中國,並且為中國國企改革提供建議。他見證了中國的跨越式發展,也見證著中國進入新時代後的發展模式轉變。2013年,龍安志受聘擔任原環保部顧問,負責制定綠色印刷政策的相關工作。“中國政府及時意識到工業發展帶來的後果,實施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政策,如今中國在可再生能源的技術創新和投資、綠色金融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在龍安志看來,從農村改革、國企改革、加入世貿組織,到人民幣“入籃”、“一帶一路”倡議,一個個標誌性節點如同一幅幅畫卷,記錄下了改革開放的宏偉歷程。他還撰書向世界介紹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發展模式,回答中國如何確保經濟持續發展等外界感興趣的問題。他給出的答案包括:循序漸進的改革、以改善人民生活為出發點、提供切實解決問題的方案。

“破冰”家族與中國的對話

在倫敦北部一處靜謐的墓園,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斯蒂芬·佩裡在女兒朱迪的攙扶下,在一塊草坪上緩緩放下一束鮮花。這是斯蒂芬的父親傑克·佩里長眠的地方。

沒有父親老佩裡的指引,斯蒂芬或許不會與中國結下如此特殊的緣分。望著撒過父親骨灰的草坪,71歲頭髮花白的斯蒂芬眼眶有些溼潤。

老佩裡被譽為中英關係的“破冰者”。1953年,時任倫敦出口公司董事長的老佩裡和多名英國工商界代表突破西方對新中國的封鎖訪問北京,開啟了最早的對華貿易對話。那年,斯蒂芬只有5歲。

如今,“古稀之年”的斯蒂芬依然精神矍鑠:“新中國成立即將70週年了,幾乎和我的年齡一樣。中國走過了一段漫長而充滿奇蹟的道路。”

遵從父親的遺志,墓園裡沒有老佩裡的墓碑,這個中英關係發展進程中里程碑式的人物並沒有在安息之處給自己留名,但對於斯蒂芬來說,父親幫助他確認了人生方向,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1972年,年輕的斯蒂芬第一次跟隨父親到訪中國。那一年,中英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滿目的稻田和在田地裡辛勤勞作的中國人民,是斯蒂芬對中國最初的印象。斯蒂芬說,那時他就看到了這個國家發展的潛力。

1993年,斯蒂芬成為了由父親參與創立的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在斯蒂芬掌舵下,如今的48家集團俱樂部擁有600多名中英兩國個人或機構成員,涵蓋商業、文化、外交、學術等多個領域,為改善中國與西方關係,尤其是中英關係作出了卓越貢獻。在去年12月18日舉行的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作為“中英友好的傳承者、中英經貿人文交流的促進者”,斯蒂芬獲頒“中國改革友誼獎章”。

經過70年的努力奮鬥,中國已經發展成為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斯蒂芬認為,在保護主義上升、國際環境複雜多變的背景下,中國承諾繼續擴大開放,對於站在十字路口的全球經濟至關重要。“中國堅持繼續開放,並認為世界多邊多元,這對世界是重大利好。”

斯蒂芬認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正在改變世界”。他表示,“一帶一路”不僅改善了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更有助於這些地區減少貧困,創造新的發展機會。“中國主張不是空頭承諾,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斯蒂芬說。

展望未來,斯蒂芬認為,隨著中國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不斷融入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行動,中國的影響力也不斷擴大,在世界上的公信力也不斷增強。然而一些國家對中國依然存在很深的誤解,使得中國與西方的溝通愈加重要。“‘破冰’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斯蒂芬說。

2008年,48家集團俱樂部成立“青年破冰者”組織,旨在促進兩國年輕人之間的交流,斯蒂芬的兒女也參與其中。斯蒂芬的女兒朱迪向記者表示,她願意在父親的指引下,在未來中英關係發展的進程中發揮更多作用。

“中國前進的步伐不會停止,而中國與西方的相互理解和溝通,需要更多的人不斷努力去完成。”在女兒的陪伴下,斯蒂芬的眼神溫和而堅定。老佩里長眠之處,綠草茵茵。

紐約“虎媽”和九個女兒的中國情結

生活在美國紐約曼哈頓的琳恩·貝拉特博士有9個女兒,最大的19歲,最小的11歲。並沒有華人血統的9姐妹從出生起就面對一條不成文的“家規”——學中文。


外國人眼裡的中國:我與中國的故事

“我希望我的孩子們不僅是能說好中文,還能全面瞭解中國的文化和歷史,這在我們家是一件沒得商量的事。”58歲的貝拉特日前對新華社記者說。

這一“家規”的緣起,是貝拉特20世紀80年代曾去北京大學進行學術交流。那時的她,一下子就愛上了中國,意識到這個國家即將在國際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

擁有耶魯大學法學和醫學雙博士學位的貝拉特說,她希望孩子們成為具有國際視野的“世界公民”,而在21世紀想要達到這個目標,學習中文、瞭解中國是必由之路。

在媽媽的堅持下,9個女孩經歷了和其他白人孩子截然不同的成長軌跡:她們都有一個以“白”為姓的中文名;都由會說普通話的中國保姆帶大;從小就讀於全日制中英文雙語學校,直到高中才轉入普通學校。

“各位評審,各位來賓,今天我們要分享的主題是:張藝謀的電影世界……”暑假以來,為了備戰中文比賽,二姐白麗和老六白蕾幾乎每天都在新澤西州的指導老師林美華家裡練習演講。林老師經驗豐富,帶出過多名全美冠軍。在她看來,貝拉特一家人對中文的熱情是很多當地華人家庭都難以比擬的。

林老師說,儘管近年來“中文熱”席捲美國,但大部分當地學生學中文是為了拿學分和申請大學。貝拉特家的9個女兒卻不同,除了出色的語言能力,她們熟知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能背詩、會珠算,經常去中國旅遊或參加夏令營,每個人都會至少一門中國傳統樂器或才藝,如中國舞、抖空竹等,參加過許多中國民樂合奏和中文合唱表演。

大姐白琳曾獲得“漢語橋”中文比賽全球第三名。被多所名校錄取的她選擇了去上海紐約大學用中文攻讀國際政治,立志去聯合國工作。她很享受在上海的便利生活,暑假一回到家就覺得不習慣。“我最近出門經常忘記帶錢包,因為在中國只需要帶手機就夠了。”

還在讀初中的老七白朗也希望追隨大姐的腳步去中國讀大學,然後留在中國生活,因為“美國沒有那麼多好玩的東西”;二姐白麗希望成為一名醫生,未來能去中國的貧困地區參與醫療援助;老五白鷺則希望學獸醫,去中國幫助流浪小動物做節育手術;酷愛藝術的老三白蓮每次去中國總愛在街頭寫生;而老四白蘭已經開始在紐約的學校開課教授抖空竹……

一位法國學者的中國之路

她身在歐洲,卻始終關注著中國。過去14年間,她曾多次前往中國,探古訪今,同時筆耕不輟,與法國人分享中國人的發展夢想,讓法國人更瞭解中國。

日前,法國學者、中國問題專家索尼婭·佈雷斯萊接受新華社專訪,暢談她的中國情緣。

“作為一個西方人,我們從小接觸到的關於中國的信息並不都是積極正面的。”佈雷斯萊告訴記者,到中國去看看,是她從兒時起就心懷的夢想。她對中國哲學等方面充滿興趣。“我樂於去發現和理解中國文明,去完成我的夢想。”

2005年,佈雷斯萊搭乘火車從法國出發,穿越俄羅斯,首次探訪中國。至今,她對那一次經歷仍記憶猶新。“正是因為親自到了中國,和中國人親密接觸,我徹底改變了對中國的看法。”

佈雷斯萊回憶說,在火車途經哈爾濱時,兩個中國婦女看她沒吃什麼東西,便遞給她一個西紅柿。“這對其他人來說可能不算什麼,但對我而言,它的分量很重,是一份珍貴的禮物。那一刻我覺得我要去發現,去理解,去接觸這些可愛的中國人。”

到北京後,佈雷斯萊雖然僅停留了短短几天,但眼前所見的現代化中國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決心向法國讀者介紹發展中不斷變化的中國。

此後,佈雷斯萊五度前往中國。2015年,佈雷斯萊前往新疆等地探訪古代絲綢之路,歷時一個多月,行程約8000公里。

為了更好地讓法國讀者瞭解絲綢之路的古今滄桑,她於2017年年初成立了“絲綢之路”出版社。佈雷斯萊迫切地想與讀者分享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在她的筆下,中國的發展和進步不僅僅是數字,更是一個個生動的故事。

親身實地走訪,讓佈雷斯萊真切地看到了中國的發展變化。由此,她也對中國夢有了自己的認識和理解——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中國正在以自己的步調、實際經驗和視野鑄就未來。

當問到她打算何時再去中國時,佈雷斯萊憧憬道:“如今,中歐班列已使貨物便利地往返於中歐之間。我想,不久的將來,我就可以買上一張火車票,再次坐著火車去中國。”

“就這樣愛上中國”

“就像中國人想象幾乎每個印度人都會瑜伽一樣,在印度人眼裡,每個中國人都會功夫……”與許多外國人一樣,印度孟買女大學生狄克莎沒有踏上中國土地時,對鄰國有各種想象。

狄克莎有機會“眼見為實”。她跟隨中國商務部組織的商務文化旅行團,探訪廈門、福州和北京三座城市。兩週旅程中,她用日記記錄與中國的首次“親密接觸”,實地感受給她以不少“驚歎”。

體驗中國城市“硬件”,狄克莎驚歎。

“在中國,什麼東西都大,機場、商場、工廠乃至各種場館。更重要的是,這一切都如此高效有序……”她在日記中寫道。

“在中國出行既便捷又安全,從有空調的公交車、地鐵到各種各樣的出租車,每座城市都有很好的交通網絡,這是中國經濟成功的要素之一。”從廈門到福州,她體驗高速鐵路的速度。“坐在車上很穩、很靜,幾乎感覺不到晃動,看到顯示屏上的滾動字幕,才知道速度那麼快……在印度,人們討論要不要修高鐵;在中國,高鐵已經成了人們的日常。”

“在中國,人們友好而熱情,看到外國人,喜歡用‘哈嘍’打招呼,喜歡一起‘自拍’。日常工作,人們守時、認真,非常有紀律。中國人善於規劃,每天的生活、工作井然有序。整個社會像一臺巨大的機器,一切都有條不紊。”

上公交車,她注意到:“排隊時,前面連續傳來清脆的‘滴滴’聲,開始感覺奇怪,後來發現別人都刷卡上車,只有我們用現金買票。”

行程倏忽而過,狄克莎對於到來的告別戀戀不捨。她在日記中寫到:當我在酒店裡打包行李時,順帶打包了很多很多關於這次旅行的美好回憶。我知道,我就這樣愛上了中國……

(綜合新華社相關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