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自閉症孩子也能好好說話?是的,只要教會這6大技能

前段時間,“大米和小米”帶大家認識了兒童語言發展的8大誤區,開啟了【自閉症干預那些事】專欄的語言訓練專題。

點擊回顧:

有家長反映,“孩子都4歲了,還不會說話,怎麼辦?”,“我家娃6歲只會發咿咿呀呀的聲音......”

小朋友不會說話,哪裡出了問題?

很多家長誤以為語言訓練僅僅是教小朋友說話,實際上,還有很多貫穿語言訓練方方面面的語前技能,不能忽略。

那麼,語前技能是什麼?包括哪些方面?如何教學?

詳看大米和小米言語三級老師陳思羽、唐明珠的重點講解——

自閉症孩子也能好好說話?是的,只要教會這6大技能

開口說話難?你是否忽略了這6大語前技能!

口述| 陳思羽 唐明珠大米和小米三級言語老師


語前技能指的是非口語溝通能力。

一般來說,小朋友在用語言與人溝通前,會使用一些非口語方式與人溝通,如眼神、手勢、表情等。

打個比方,小寶寶聽到媽媽的聲音時,會轉頭看向媽媽。

據兒童語言發展里程碑,小朋友在1歲前應具備一定的語前技能,這些語前技能是他們學習語言的基礎。

由於社交溝通能力的缺損,自閉症小朋友往往不應名、不看人、不提要求等,缺乏一定的語前技能,影響了他們語言能力的發展。

很多家長看到小朋友不會說話時,會特別希望孩子能用口語與人溝通,誤以為言語干預僅僅是教小朋友說話。

實際上,在接觸到一個語言能力較弱的小朋友時,言語治療師會對小朋友的語前技能做簡單的評估,從基本的語前技能著手小朋友的言語干預訓練。

語前技能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李月裳教授主編的《言語治療評估手冊》,我們一般把它分為溝通動機、目光接觸和視線追蹤、專注力、輪流、模仿、遊戲技巧

01

語前技能為何重要?

和語言訓練有何聯繫?

每一個語前技能都相互影響,而非獨立存在。

假設我們希望小朋友和我們一起完成某個遊戲任務,他們如果不能保持一定的專注力,這個遊戲任務就可能不能完成。

為什麼在語言訓練中,我們會注重溝通動機、目光接觸和視線追蹤、專注力、輪流、模仿、遊戲技巧這6大語前技能的訓練?它們真的重要嗎?

看看以下解釋——

溝通動機

簡單來說,溝通動機指的是小朋友有需求的時候,會向大人傳遞一個信息。不過,這個信息不一定是口語,也可能是一個非口語的表達方式。

比如,小朋友想要桌面上的蘋果,但又沒辦法夠著桌面時,可能會指一指蘋果,或者嘗試伸手去拿,或者和媽媽說,“蘋果”。

對於沒有語言基礎的自閉症小朋友來說,他們可能會用一些不恰當的非口語溝通方式去表達自己的需求,如尖叫、地上打滾、大哭等。

這些行為都需要干預。

家長也會反映,“我家孩子會說話,但他只會仿說,不理解語意,語言使用也不恰當。”這不僅和理解能力有關,也和溝通動機有關。

實際上,語言有不同的溝通動機,同一個字詞或句子在不同的語音語調下的意義會有所不同。

所以,不管自閉症小朋友有沒有語言基礎,我們都應該引導他們使用恰當的溝通方式去表達需求。

目光接觸和視線追蹤

目光接觸和視線追蹤是指小朋友可以通過眼睛去搜尋溝通信息的能力,屬於一種視覺能力。

大部分家長都非常注重小朋友的眼神問題,希望小朋友可以和大人有目光接觸,但不清楚這種視覺能力和小朋友的語言學習有什麼關係。

一般情況下,小朋友在18個月齡時,可以通過他人的視線捕捉到一些信息,注意別人正在注意的人或物品,也就是一個動態的三角形結構。

自閉症孩子也能好好說話?是的,只要教會這6大技能

假設小朋友缺乏目光接觸或視線追蹤能力,他們就很難觀察到別人在做些什麼、說些什麼,也比較難去學習。

專注力

專注力指的是,小朋友要在短暫的時間裡維持一個活動任務直至結束,當然,這個時間維持得越長越好。

不管是有語言基礎還是沒有語言基礎的自閉症小朋友,專注力對於他們來說都非常重要。

設想,一個缺乏專注力的小朋友在上言語課的時候跑來跑去,沒辦法安坐下來,他怎麼學習?或者,我們想教他仿說的時候,他可能根本沒有這個心思去模仿我們說話。

特別是年齡較小、能力較低的小朋友,我們更要注重提升他們的專注力。

模仿

模仿是小朋友學習的基本模式,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小朋友的學習能力。

大多數小朋友在學習一項技能時,會先觀察一下別人怎麼做,然後自己去模仿,最後習得這項技能。

比如,有口語基礎的寶寶玩遊戲時,看到媽媽拿著蘋果和爸爸說,“這個蘋果真甜。”他可能會模仿媽媽說“蘋果”這個詞。

所以,如果小朋友不具備模仿能力,就很難跟隨我們學習語言。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模仿動作還是聲音,小朋友首先要學會觀察別人怎麼做、怎麼說,然後自己跟著做、跟著說。

除此之外,他們還需要有一定的目光接觸、溝通動機、專注力。

輪流

在語言層面上,輪流實際上是一個你來我往的溝通方式,是學習語言的基礎。

比如,小朋友和我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對話,但不僅限於語言,還可以是身體動作、神情(點頭、皺眉)、聲音(嗯、嘿)等的回應。

一般來說,小朋友在9到12個月大的時候會習得這項技能,他們剛開始都會在遊戲中學習輪流。比如,媽媽和寶寶一起玩推車,媽媽先推給寶寶,寶寶再推給媽媽。

這種社交技巧可以幫助小朋友學會等待,在恰當時做回應,主動發起對話,與他人互動等。

遊戲技巧

所有小朋友都離不開遊戲,遊戲是他們學習的一個重要手段。

一般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認知理解能力的提升,小朋友喜歡玩的遊戲類型也會隨著變化,主要從感官遊戲、因果遊戲、功能遊戲、假想遊戲、戲劇遊戲到規則遊戲一步步遞進。

很多沒有口語的自閉症小朋友,往往會停留在感官遊戲階段,喜歡聲光,喜歡轉圈圈等。

也就是說,小朋友的遊戲技巧也會對他們語言發展進步產生影響。

所以我們要觀察小朋友的遊戲技巧停留在哪個階段,有針對性地干預。

自閉症孩子也能好好說話?是的,只要教會這6大技能

總的來說,這6大語前技能是小朋友語言建立的基礎,同樣地,也會影響小朋友的語言進步。

如果小朋友不會說話,家長首先要觀察他們是否缺乏一定的語前技能,看看小朋友是不是完全不具備這些語前技能,或是缺乏其中一項。

02

語前技能怎麼訓練?

看豆子媽媽和葡萄媽媽的小訣竅

自閉症孩子也能好好說話?是的,只要教會這6大技能

透明罐子裡的拖拉機


豆子:3歲自閉症男孩,無語言基礎,最近特別喜歡一輛迷你拖拉機。

豆子媽媽的教具:迷你拖拉機、透明塑料罐子

一天早晨,豆子媽媽悄悄地把一輛迷你拖拉機(強化物),放進一個透明的塑料罐子裡。

早餐後,豆子坐在地上低頭顧著自己玩,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豆子媽媽在豆子身旁坐了下來,從背後拿出裝有拖拉機的罐子,說,“哇,小車車哦。”把罐子在豆子眼前晃了一下,以此吸引豆子的關注。(吸引注意)

當豆子看向罐子時,豆子媽媽卻把罐子放在了附近的櫃子上,牽引豆子的視線。(目光接觸和視線追蹤)

這時,豆子站了起來,走向了櫃子,試圖伸手拿這個罐子。(溝通動機)

豆子媽媽說,“要這個罐子對嗎?要就指一指。”一邊說一邊示範“指一指”這個動作。(模仿)

當豆子學著媽媽指了一下罐子時,豆子媽媽便幫豆子把罐子拿下來,放到他手上。但豆子又面臨一個問題:打不開罐子。(溝通動機)

這時,豆子媽媽說,“需要幫忙嗎?需要就點點頭。” 一邊說一邊示範“點頭”這個動作。(模仿)

當豆子跟著自己點點頭時,豆子媽媽就幫他把罐子打開,讓他拿到自己喜歡的迷你拖拉機。

自閉症孩子也能好好說話?是的,只要教會這6大技能

老師解析:

豆子媽媽的教學過程涉及目光接觸和視線追蹤、溝通動機、專注力、模仿,這說明語前技能是互相串聯的,我們很少會在一個教學任務中只涉及一個語前技能。

但是,我們在訓練小朋友的語前技能時,一定會有所側重點。譬如,豆子媽媽的教學目標主要著重於激發豆子的溝通動機。

首先,迷你拖拉機是豆子的強化物,可以吸引豆子的注意,能夠讓豆子的注意力在此活動中維持一段時間。

另外,把強化物放進罐子裡、放到高處,相當於為豆子創造一次次提要求的機會,也就是溝通動機。

自閉症孩子也能好好說話?是的,只要教會這6大技能

“你放一個我放一個”

葡萄:4歲自閉症女孩,有少量口語,有一定的功能性遊戲技巧,最近喜歡一些顏色鮮豔的玩具。

葡萄媽媽的教具:形狀盒

午飯後,葡萄媽媽拿出一個形狀盒,說:“葡萄,我們來玩這個玩具吧。”(吸引注意)

葡萄看到五顏六色的形狀塊後,就試圖從媽媽手中搶過來。葡萄媽媽擋了一下葡萄的手,“等一等,我們要玩輪流遊戲咯,葡萄放一個媽媽放一下。”(輪流)

拿起一個方形放進盒子裡後,葡萄媽媽說,“到葡萄”,便拿起一個三角形遞給葡萄。

葡萄接過三角形,放進盒子裡。這時,葡萄媽媽說,“到媽媽。”又拿起一個圓形放進盒子裡。

媽媽接著說,“到葡萄。”葡萄拿起方塊放進盒子裡後,媽媽做出一個口型提示“到媽媽”。

葡萄說,“到媽媽。”

……

葡萄和媽媽的輪流遊戲就這樣一步步展開啦!

自閉症孩子也能好好說話?是的,只要教會這6大技能


老師解析:

葡萄媽媽的教學重點在於讓葡萄學會輪流,但在玩形狀盒的過程中,還涉及到一個功能性遊戲技巧。

比如形狀盒這個玩具,需要小朋友懂得相同形狀的配對,才能順利地把形狀塊放進盒子裡。

假設葡萄不懂得形狀盒的功能性玩法,葡萄媽媽需要在葡萄放形狀塊的時候輔助她,一步步教她。

在這個實例中,還蘊含著葡萄的溝通動機,如“試圖從媽媽手中搶過形狀塊”,以及目光接觸、專注力等。

雖然語前技能在一個遊戲訓練中,可能會同時出現,但我們不能在一個遊戲任務中要求小朋友做到每一個語前技能。

所以,家長要根據自家孩子的實際情況,著重訓練小朋友缺乏的或不足的某個語前技能。

自閉症孩子也能好好說話?是的,只要教會這6大技能


老師的講解到這裡就要結束啦!

你家孩子有什麼語言問題?

-END-

圖片| 千庫網 內容顧問 | 孫旭陽

自閉症孩子也能好好說話?是的,只要教會這6大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