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果將直布羅陀海峽封住,地中海及其附近區域會有什麼變化?

蒲公英的約定數


呵呵,又是個腦洞的問題啊,看來題主腦洞完國內又腦洞到歐州了,不過還要感謝題主啊,我們又有問題可以討論了。

直布羅陀海峽位於歐州和非洲西北部之間(北緯36°N),長58千米;最窄處僅13千米,是太西洋連接地中海的重要門戶,也是地中海的水上“生命線”。東部還有蘇伊士運河連接著地中海與印度洋,所以說地中海有兩條運河溝通著大西洋和印度洋。如下圖

題主說如果把這個海峽填滿,堵上它,地中海還會是現在這樣嗎?會有什麼變化?沿岸的國家氣候會有變化嗎?我們知道,大西洋與地中海由於密度差產生了表層海水由太西洋流向地中海,下層海水由地中海補償流回太西洋,構成一個閉合的環流圈。海峽堵上以後,直布羅陀海峽裡的海水流動被截斷,地中海鹽度因沒有低鹽度的大西洋沖淡而增高。這將會引發蘇伊士運河河水流向和沿岸環境發生變化,進一步演化會朝著環境更惡劣的方向發展。

如上圖,地中海東有蘇伊士運河與紅海相通,由於紅海穿過沙漠氣候區,蒸發旺盛,鹽度高,地中海與此相比鹽度低,同是一個大氣壓下,鹽度低的地中海水通過蘇伊士運河流向紅海,直布羅陀海峽被堵上以後,地中海蒸發旺盛,周圍又沒有太大河流注入,鹽度漸漸高於紅海,引發蘇伊士運河水流向發生逆轉,地中海更象一個內流湖泊,外界通過蘇伊士運河與印度洋相通,蘇伊士運河相當於一條河流匯入地中海,地中海不斷蒸發,蘇伊士運河注入,往復循環……地中海鹽度會越來越高,演變成鹹水湖。如下圖

地中海變成了鹹水湖,沿岸生物也面臨著一場災難,大量的生物死亡,演變成今天死海環境。地中海沿岸城市因地下水鹽度變高,飲用水要受到影響,沿岸生物帶會向陸地方向移動,擠壓人類空間活動。

地中海鹽度變高,水份蒸發受到很大影響,夏秋季節,地中海區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乾旱少雨,因地中海水汽蒸發量變小,會使氣候變得比原來更乾燥,旱情更加劇。冬季受大西洋西風的影響,氣候溫合多雨,水汽源沒有發生變化或變化較小,冬季降水量影響不大。

從長遠來看,直布羅陀海峽被堵上以後,除地中海的航運受阻以後,地中海周邊環境發生了很大改變,直接影響著歐州文明的進程,也制約著人類的發展,最終會影響人口的空間分佈。


地理縱橫


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再來看地球的海陸變遷,地球表面的形態的變化,也是一種運動,其能力來自於地球的內力和外力兩方面作用,一般來說,其時間尺度是以幾萬年、幾十萬年甚至是幾百萬年為單位的。地中海所在的區域,由於地處非洲板塊和亞歐板塊的消亡邊界,兩大板塊碰撞擠壓,古地中海面積不斷縮小,黑海和裡海都曾經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

地中海目前是通過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相連,當然最終直布羅陀海峽會由於板塊的運動而封閉,屆時地中海就會成為一個地中湖了,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湖泊,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地中湖會繼續縮小,甚至消失,不過可能需要數百萬年時間。如果現在把直布羅陀海峽封住,那麼直接影響的就是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水交換沒有了,以及部分海洋生物的生存受到威脅,對於附近區域來說短時間內的氣候變化是不大的。直布羅陀海峽是重要的海上航線,海洋運輸會受重大影響,所以人類應該會竭力避免直布羅陀海峽的封閉。


地理沙龍


地球表面被71%海水和29%的陸地所覆蓋,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七大洲和四大洋。在當今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距離已經不是問題,交通工具的便利,人類已經把地球變成了“一個村落”,空運、陸運、水運等,把世界每個角落緊密的聯繫了起來。其中水運方面,是運輸貨物,成本最低,靈活性最強的。世界上有三大著名黃金水道,分別是直布羅陀海峽、 巴拿馬運河 、蘇伊士運河(馬六甲海峽居然沒排上號,咳咳),承載了水路運輸的重要地位。直布羅陀海峽,有史以來即以其險要的地理位置,備受世人矚目,舉世聞名。



直布羅陀海峽,又叫直布爾·塔裡克海峽,位於歐洲西班牙最南部直布羅陀(實際被英國控制)和非洲西北部的摩洛哥之間,連接著大西洋和地中海,長度約90公里,寬度約43公里,平均深度375米,面積5.5萬平方公里,屬於亞熱帶地中海氣候。蘇伊士運河的開鑿通航,連接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使得直布羅陀海峽船舶航行更加便捷方便,大大縮短了歐洲與亞洲的海上距離,成為了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峽之一,也成為了歐洲海上的“生命補給線”,每天有上百艘輪船經過,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戰略地位。



那麼,如果將直布羅陀海峽封住,地中海及其附近區域會有什麼變化?

變化一、氣候發生變化

地中海周圍,本屬於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氣候類型中唯一一種雨熱不同期的氣候類型,氣候宜人。如果將直布羅陀海峽封住,阻擋了來自大西洋的暖溼氣流,地中海周圍氣候會發生巨大變化,由原來的地中海氣候變換成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或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多雨,冬季寒冷,這是最基本的變化之一。



變化二、交通運輸受阻

地中海屬於大西洋,因此地中海沿岸國家也都屬於沿海國家,運輸貨物船隻西經直布羅陀海峽交通便利,南下蘇伊士運河交通方便,四通八達,航行舒暢。如果將直布羅陀海峽封住,蘇伊士運河也未曾開鑿,那麼對於地中海沿岸國家是災難性的打擊,運輸貨物只能通過陸運或者空運,成本提高,靈活性受限,運輸貨物還不多,影響該地區的生產生活。可見直布羅陀海峽對地中海沿岸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變化三、軍事力量格局發生變化

地中海沿岸,強國林立,像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以色列、當然還能把俄羅斯牽扯進來,這些國家海軍力量都很強,大型戰艦眾多。如果將直布羅陀海峽封住,原來的一些沿海國家,變成了內陸國,像意大利、以色列、土耳其、希臘等等。沒有了出海口,船舶,艦隊就沒有了其存在的意義,像俄羅斯的黑海艦隊、意大利的加里波第號航空母艦等 ,“英雄無用武之地”。



變化四、歸屬地發生變化

地中海原本屬於大西洋的一個內海,大西洋的一小部分,由直布羅陀海峽連接。如果將直布羅陀海峽封住,那麼地中海將屬於真正的內陸“海洋”了,成為比裡海更大的內陸湖泊,面積世界排名第一位,世界湖泊面積排名將發生實質性變化。


變化五、蘇伊士運河的變化

蘇伊士運河位於埃及的東北部,西奈半島西側,連接著大西洋的地中海和印度洋的紅海,世界最繁忙的黃金水道之一,蘇伊士運河的開通,為人類的運輸行業節約了大量成本和時間,是人工開鑿最成功的運河之一 。如果將直布羅陀海峽封住,蘇伊士運河就失去了其“光環”,作用大大降低,甚至被棄用,這也許就是它的“宿命”。

謝謝閱讀。


這麼近那麼遠F4


地中海是處於亞非歐三個大洲之間的世界上最大的陸間海,它東至敘利亞、黎巴嫩以及以色列西岸、西部則通過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相接、南北則介於歐洲與非洲大陸之間,東西進深約4000千米、南北寬約1800千米,海域面積約為251.2萬平方千米,幾乎與阿爾及利亞、剛果(金)等國的國土面積相當。

從地中海的形成來看,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之一,其年齡甚至都要比西側的大西洋還要年長。在地質歷史時期,地中海並非是海,而是一個較大的內陸湖,它的形成是由於非洲版塊與亞歐板塊在擠壓過程中,這一地區屬於板塊消亡地帶,形成海溝或造山帶,“直布羅陀”受板塊張裂而分離,並在大西洋海水侵蝕作用下逐漸形成海峽,最終使得兩個地中海與大西洋相連通。

地中海與大西洋連通後,這兩個海區的水體由於密度差異較大而產生密度流,而產生密度流的關鍵就是由於地中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導致這一海區含鹽度高、密度較大。導致地中海水體含鹽度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1、處於副熱帶高氣壓帶與西風帶交替控制,夏季乾熱少雨、冬季氣候溫和,年平均溫度較高,由於海水蒸發旺盛使得含鹽度較高;


2、地中海南岸的北非地區屬於熱帶沙漠氣候,而北岸的歐洲屬於溫帶海洋氣候且地勢低平,除了有尼羅河、羅納河、埃布羅河等河流匯入以外,沒有水量較大的河流匯入,使得地中海的含鹽度普遍高於全球海水年平均數的4%左右,平均鹽度高達38%,而大西洋的平均含鹽度約為35%。

在同等條件下,海水的壓力與海水的密度是成正比的,而且深度越深壓力越大,所形成的壓力差也越大,在本題中表現為地中海的含鹽度高壓力較大,而大西洋含鹽度較低壓力較小,因此在較深的海底海水流動的方向是由地中海經由直布羅陀海峽流向大西洋,而表層的海水則由大西洋經由直布羅陀海峽流向地中海。

不過,板塊運動時刻都在進行著,千萬年以前形成的海峽有可能在地質運動的過程中關閉,到時候地中海將再次變為內陸湖。由於失去了大西洋海水的“補償”,在全球氣候變暖等因素的影響下,地中海的蒸發量將會更大,屆時地中海將會變成名副其實的“鹽湖”,並有可能由於水分蒸發殆盡而成為鹽鹼化會非常嚴重的盆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