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理财丨2007-2017,各类资产历年收益大数据,未来我们如何投资?

理财丨2007-2017,各类资产历年收益大数据,未来我们如何投资?

一、八类资产过去十一年收益大数据

虽然收益图中对于八类主流资产历年收益数据使用了不同的颜色进行标注,但是由于时间跨度大,最终视觉效果有些不那么一目了然。这里我们可以进行一下整理,计算出八类资产,过去十一年的平均收益情况:

理财丨2007-2017,各类资产历年收益大数据,未来我们如何投资?

我们先来看从2007年到2017年这十一年间,八种资产的年平均收益值,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沪深300 22.50%,房价22.35%,上证50 17.5%,创业板15.52%,原油11.59%,黄金7.71%,企债指数5.53%,定期存款2.56%。

我们以年平均收益率大于20%的算作高收益,以低于10%的算作低收益,10%~20%之间的算作中收益的话,我们会发现,过去十一年间,年平均收益值超过20%的高收益资产,只有股市(沪深300)和楼市。

但是从风险来看,股市与楼市之间的差异就十分巨大了,十一年间,整体盈利的有六年,整体亏损的有五年,基本上是对半分。更关键的是,单年盈利和亏损超过20%的年份,十一年中就有六年,可谓是过山车式的投资体验。

而楼市这边,几乎做到了熊市的时候保值(形势最差的2014年也只是微亏损了2.18%),牛市的时候迅猛升值(2016年翻倍)。如果我们以历年的盈亏起伏比例作为风险评估值的话,那么虽然过去十一年股市和楼市均可以称之为高收益,但是股市的高收益伴随的是高风险,楼市的高收益伴随的却是低风险(风险仅比储蓄略高)。

而创业板和原油的情况则是典型的“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原油的年平均12%的收益,差不多就是近几年P2P网贷的水平。但是原油的这个跌宕起伏,一点都不比股市差多少。至于创业板,情况也大致如此。

最鸡肋,差不多就要说是黄金了。收益和企债指数、定期储蓄处于同一区间,但是风险性却要明显高一档次,令人感叹。

理财丨2007-2017,各类资产历年收益大数据,未来我们如何投资?

二、如何看待,过去十一年的投资收益

1.关于股市

首先是股市,无论是沪深300,上证50还是创业板,都可以统一算作股市的范畴,风险高是一定,收益是不是高还要看运气和能力。

事实上,虽然世界上成熟资本主义国家股市也存在跌宕起伏,也不可避免会发生股灾等情况,但是从跌宕的区间和频率来看,中国股市明显还是情况非常突出的。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要说是中国股市过去十年监管政策的不完善,上市企业和从业机构操守存在问题,中国股市投资者投资理念和心态不成熟等因素共同造成。

其中沪深300比上证50的数据体现更好,一方面说明数据样本的增多,可以更加有效真实反映市场行情,类似分散式投资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是同样的道理。另外,沪深300和上证50最大的不同,是加入了深交所的代表性上市企业,那和上交所一众国字头企业不同,深交所有大量全国知名的优秀民营企业。而过去十年,正是中国民营企业迅猛发展的阶段。所以沪深300的整体表现优于上证50,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2.再说楼市

然后是楼市,楼市能够在过去十几年间保持持续的高收益,原因是方方面面的,首先就是城市化进程的大趋势,大城市的人口持续流入,是本轮房价快速上涨的根本原因。

紧接着就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人收入的快速提升,央行的货币政策,以及在面对2008年经济危机时采取的刺激经济的策略和地方政府对于卖地的热衷。而以上,都还只是宏观层面的因素。

微观层面,国人原本就对购置房产这样的投资方式有偏爱。在供需关系上,几乎是只要手中有足够首付的钱,就会考虑买上一套。如此一来,原本并不需要如此体量的房产市场,得以源源不断开发和销售,而且销售长青。

3.最后其他

原油和黄金,原本应该属于相对保值和稳定升值的产品。但是由于世界政治局势的动荡,这两样产品的价值也变得不太乐观。因为原本就属于低收益的资产,如果风险没办法被有效控制的话,投资的价值就会进一步降低。

至于企业指数和定期存款,更多只适合作为资产配置中一个求稳因素。可说的不多,倒是可以从历年的细微变化当中,看出宏观经济和政策上的一些因素。

理财丨2007-2017,各类资产历年收益大数据,未来我们如何投资?

三、未来十年,如何进行投资理财

过去的十年已经结束。这里所谓的结束,并不仅仅是说时间上的终结,更是某些投资品黄金时代的结束。

我想你应该明白,我所说的就是房地产。不出意外的话,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属性,在下个十年将会被严格限制。房地产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是一种有效的催化剂,但是房地产本身不对推动社会发展起到任何作用,也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可言。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度过了最初始的阶段后,尽快从依赖房地产中抽离开来,就成为重中之重。

房地产的投资属性被剥离后,大致的情形就是每年会按照经济增速、货币发行、物价指数等各个主要影响因素,最终得出一个合理的增值幅度,良性的话应该会在每年个位数的一个增幅。而且,有涨无降的情况,在接下来也会成为历史,有涨的地区、楼盘,对应就一定会有降的地区、楼盘。

所以,一个家庭持有三四套以上住房的投资者,未来没有必要继续再在房产上加大投入。从长期看,增加多套房所有者的持房成本,将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股市整体是值得看好的,但前提有两点,其一是一定要选真正优质的好企业,有核心技术,产品有竞争力,所处行业前景广阔。这样的企业,在接下来资本市场上的价值,将会被越来越得以重视。

其二要避免短线操作,事实上短线操作也是中国股市过去十年大起大伏的一个重要原因。短时间、大资金(杠杆)、高频操作,势必导致整个市场的不客观和不理性,价值得不到体现,人人都急功近利。

从资产配置上来看,低风险中收益和中风险高收益类型的资产,应该大力买入,而且长期持有。至于低风险低收益的资产,为了稳妥起见也应当合理配置,毕竟要保证有进有退。在遭遇极端恶劣的资本行情时,依旧可以保持正常的资金链不断裂。

大浪淘沙,真英雄未必是某次运气大好,抄上一大笔钱。而是任市场起伏,始终能够保持正常收益的那些人。而要做到这一点,戒贪,就是最重要的品质。

理财丨2007-2017,各类资产历年收益大数据,未来我们如何投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