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泰國民調顯示多數人認為巴育是個出色的好總理,你怎麼看?

今古達觀


70%的被調查者認為巴育總理“表現非常出色”、“表現想當不錯”?誰做的調查,代表誰?

1.巴育作為軍政府帶頭人,這幾年的工作如何?泰國國內的情況不夠了解,就說在在國際層面的表現來說:巴育表現太一般了。如果民調不帶有傾向,只能說巴育是一名“好演員”!

2.對於英拉,宣判之前,巴育要求各個邊境口嚴防死守,並且要求見到英拉就立刻逮捕。結果呢?跑了!先不談他信的為泰黨包括後面各種轉換,依然是為泰黨的嫡系黨派了。就說,英拉為什麼可以“順利”逃亡?如果英拉作為總理,沒有百姓支持,怎麼可能逃離?

3.英拉是因為“大米”問題,導致被認定“貪腐”最終逃亡的。實事求是講:當初的這個份協議,包括價格方面的保護,其實是對泰國百姓的保護,但是卻被軍方開始各種霍霍。包括與我們的運河工程也擱淺,太多巴育政府太霸道了。

4.這幾天又有英拉和他信跑到我們這裡參觀的消息出來,只能說:我們是講道義的國家。雖然他信和英拉沒有資格參加競選,但並不代表巴育就高枕無憂了,所以這個時候需要泰國國內搞一個所謂的民調罷了。

5.對於英拉的行蹤,每次見到新聞後,泰國都會要求國際刑警協助,而且說要跟相關國家競選交涉。其實,說實話——巴育十分不希望英拉返回泰國,因為英拉返回之後,巴育是抓還是不抓?不論抓不抓,都會引發泰國混亂!所以,巴育政府的所有國際請求,甚至請國際刑警協助,只是一種姿態罷了!


英武


正好馬上泰國要大選了,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我個人感覺這份民意調查有點分水,是巴育自己弄的。而不是大多數泰國人民的心聲!我在這裡給大家說一下:泰國底層大多數的老百姓和中產都是很喜歡英拉的,而富人不怎麼喜歡她。因為英拉之前想為一些泰國的社會底層做事情,所以比較受泰國底層百姓的愛戴!

我也問過很多泰國人,不光是一些底層老百姓,還有一些中產階級的人!(大概一個月能賺個2,3萬人民幣的樣子)他們也不喜歡巴育,他們不喜歡巴育的原因主要是:巴育讓他們賺不到錢了!

因為巴育上臺之後把泰國管理的很嚴格。政府沒有之前英拉在位的時候那麼水!比如說之前的泰國拿錢能辦任何的事情,但是巴育上臺之後雖然也可以拿錢辦事情,但是相對於英拉在位的時候嚴格的太多了!

這位中產階級的人直接給我說的:想快點大選,我很不喜歡巴育。讓我賺不到錢。所以泰國的社會底層和中產階級都不怎麼喜歡巴育!估計大家隨時也可以看到,泰國隨時反對巴育的人再出來搞遊行。(從這個遊行方面就可以看的出來吧,不可能是大多數人支持的)

而泰國的富人就喜歡巴育,不喜歡英拉了!這個是真的,大家到了泰國可以去問一下泰國的有錢人,因為英拉在位的時候,損害了一些上流社會的利益。但是巴育在位的時候呢,把這一系列的政策搞的嚴格了,這就讓富人受益了!

泰國是一個貧富差距特別大的國家,我前天才去了泰國的貧民窟看了一看!他們生活的可以說是非常的苦,但是泰國的有錢人那就活的非常舒服了!但畢竟還是窮人和中產是多的,富人少。泰國有一句名言:百分之二十的人掌握了百分之八十的財富!


支持巴育的富人畢竟只有百分之二十,但是支持英拉的窮人和中產有百分八十!所以說不可能有大部分的泰國民眾認為巴育是一個好總理!這就是為什麼我在文章開頭的時候說,這份調查絕對是巴育自己弄的!下面兩句話說巴育說過的:

我不是政治家,我是軍官 2014

我不是軍官,我是政治家,軍官是我的過去 2018年


象哥不泰囧


這是個可笑的結論。

泰國國家發展管理局屬於泰國國家機構,他所進行的一系列民意調查,結果自然傾向於現任國家首腦,也可以說,這次調查是為現任總理巴育政治服務。

這樣的調查結果有幾分可信度?又有誰去相信?

2014年8月25日,巴育被泰國國王普密蓬任命為第29任泰國總理,開始了為期四年的總理生涯。四年任期已至,泰國國家發展管理局弄出這麼個民意調查結論,其用意自然不言而喻。

這個調查,對他信英拉回歸泰國政壇構不成什麼威脅,現在的形勢,估計他信和英拉也沒有回國再次執政的念頭!因為自“大米收購案”事件以來,泰國軍方一直佔據主動,最後發動軍事政變最後奪得政權,泰國廣大民眾對此心知肚明,如果不是泰國軍方掌握槍桿子,擁有絕對的控制力量,他信英拉和為泰黨紅衫軍是不會與泰國巴育政府如此善罷甘休。

現在他信和英拉回歸泰國重新執政,希望渺茫,也可以說泰國國內政局不適合他們回國,此時回國等於自入牢籠。只要不回泰國,巴育對他們兄妹就無可奈何。


通過這則報道可以看出,巴育也在盡力維護自己的總理形象,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希望在民眾當中有一個好的口碑,沖淡英拉他信在民眾中的聲望。但是,這樣的調查只怕會適得其反,使泰國民眾更加反感,不得不說,一個好的總理,一個合格的國家領導人,必須腳踏實地,勤懇工作,用成績單換取民眾的支持率,而通過一些手段粉飾太平,博取喝彩,難以達到理想效果,更難以對反對派形成威脅。

他信英拉在泰國擁有深厚的民意基礎,不會一直消沉,他們在等待時機!作為曾經的泰國總理,政治風雲人物,對這些小小的調查自然不放在心上。


夢裡青山1


這個民調是泰國國家發展管理局公佈的,並不是第三方機構的獨立調查,因此可信度恐怕需要質疑。

巴育本人雖然沒有什麼醜聞,但執政這四年下來,他政府團隊裡的腐敗醜聞是相當不少的。比如,現政府的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巴逸,腐敗醜聞是名揚泰國內外的。

(泰國的巴逸副總理兼國防部長)


我們來回顧一下這位巴逸演繹的泰國版“手錶門”:

2017年12月4日上午,泰國總理巴育攜新內閣成員在總理府進行合影,而照片中泰國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巴逸佩戴的名牌手錶和大鑽戒頗為亮眼,其手腕上佩戴的瑞士理查德·米勒(Richard Mille)手錶價值最少1000萬銖(約合人民幣200萬元),引發網友關注。其後數週的時間,身為泰國政府的“二把手”,巴逸一直深陷“名錶門”醜聞。巴逸被網友扒出共有24塊名錶。而且他昂貴的手錶、鑽戒及其他珠寶,均未出現在其向泰國國家反腐敗委員會(NACC)提交的財產清單中。面對質疑,巴逸只做了簡短的回應稱,“這是以前的!”,後稱全部是向朋友“借來的!”。

到現在,這貨還穩穩當當地呆在臺上,不久前還發表了眾所周知的噁心我們的言論。

在這種情況下,這份調查說:

22.15%的受訪者表示,巴育表現非常出色;48.96%認為表現得相當不錯; 18.28%的人表示他表現不佳,尤其是在解決經濟問題方面; 9.53%的人表示,巴育總理表現不佳,尤其是在平等和經濟方面; 1.08%不確定或沒有評論。

將前兩項起來,認為巴育表現相當不錯的支持率高達71%。這麼高的支持率現在的韓國總統文在寅都會佩服,菲律賓的杜特爾特也會認為這哥們兒了不起。可能嗎?要是有這可能,泰國國內也不會有此起彼伏的要求公佈大選的日子,請求政府早點還政於民。再說了,真有這麼高的支持率,還怕什麼大選,早早選完,正兒八經成為民選總理不就完事了嗎?

所以,這份民調是典型地在侮辱泰國人民的智商。泰國現在的軍政府不可能是泰國人民的期盼,下面這兩位才是。

泰國民眾一直希望的其實是西瓦那家族能夠迴歸泰國政壇。


建章君


肯定不是好消息,泰國軍人一直是懸在泰國執政總理頭上的一口釗,總理的施政理念和方針能否執行下得去,民眾是第一關,王室是第二關,最難過的就是第三關軍人這一關,"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是毛澤東主席針對七十多年前中國形勢講的一句話,放在今天泰國軍人們的身上來講也是至理名言,有槍在手梟雄低頭,如果總理的執政偏離了軍人們認可的軌道,即使你沒有做錯什麼,社會也可能開始出現動亂,最後軍人們出來收拾殘局,換一個聽話的上臺繼續當傀儡。


英拉就是一個實例,
他信英拉都成了犧牲品泰國政壇的過客,為什麼會如此呢?就是這兄妹倆都太過於自信,以為自己心底無私自然天高地廣,豈不知如此舉動是宣賓奪主行為,王室和軍方怎能容忍臣子功高震主。
王室和軍方只要默許,泰國這池平靜的湖面就會掀起驚濤駭浪,王室和軍方這兩條不死的蛟龍會藉機讓不聽話的總理要麼愴惶出走,要麼被拉下權壇受煎熬。

巴育已受夠了躲在幕後無人識的寂寞,整垮英拉後即刻親自登臺表演,可惜這個武夫對政治一知半解,對治國又兩眼發矇,看看他上臺後泰國與周邊國家不冷不熱關係就可看出,他還在吃英拉們攢下的老本,泰國對外交往也變的門前冷清,說多數人認為巴育是個好總理可信度不高,因為他才是泰國真正的操刀者,平民誰敢說個不字?如果巴育繼續存在,英拉和他信只能徘徊在家門口難得回家。


亓官仁





泰國“民調”顯示多數人認為現任軍政府總理巴育是個出色的好總理?這是一個不靠譜的消息啦!在今年元月份做的一份民調顯示泰國軍政府的民意處於歷史新低,僅僅到達約50%,導致低民調的原因是:

其一,未能搞好經濟,自從巴育軍變趕走泰國前女總理英拉以後,泰國經濟一直處於低迷狀態,外資撤離,至今依然沒有迴流,持續把泰國視為一個極高風險投資環境。

其二,泰國軍政府一直對泰國境內的主要政黨,特別是英拉所屬,具有強大的民意基礎的政黨加以限制,僅僅容許一些小政黨和團體合法註冊。

其三,泰國治安狀況不佳,犯罪率與英拉政府時期相比居高不下。

巴育政變奪權四年以來一直以各種理由N次推遲了舉行泰國大選。8月21日,巴育又再次放出風聲說,下次大選可能會在2019年2月24號舉行。並說泰國政府會解禁"某些"議題,下個月著手開始與各政黨對話。從泰國軍政府總理巴育( Prayuth Chan-Ocha)在8月21日的原話是這樣說的 :如果我們可以大選,我們就在二月份舉行,如果我們不能,那就再說吧!( "If we can do it, we will do it in February, If we can’t do it, we will discuss that later.),我們就可以聽出他的模凌兩可,毫無自信的口氣。巴育還在過往不斷的放出類似的話題,試圖試探泰國民間對他的政府的信任度。除此之外,他還在其他場合中暗示他可能會加入政黨,以此參加未來的選舉。

對於被他趕走,至今流亡海外的泰國前總理英拉,巴育也在心裡大有顧忌。從英拉的得以成功出逃被懷疑與巴育的“協助”有關,到7月31號又故作姿態,"只見雷聲,不見下雨"的再次要求英國政府引渡英拉,都可以看出巴育在泰國做總理不是太安穩,因為他沒有任何民意基礎,意味著缺乏合法授權。可以想象,如果他真的有心想在未來參加選舉,要想成功當選。他必須要有所作為。如今他除了放話試探風聲,還在8月21日的內閣會議上提出要拿出2000億泰銖(約60億美金)來投資泰國南部的基礎設施和其他項目。然而,他卻未能說明相關資金從何而來。空頭支票?與此同時,他否認他的政府的這項經濟投資與任何政治目的有關!此地無銀三百兩?

無論如何,在當前泰國民眾最在意的經濟,治安,政黨自由未能改善的情況下,坊間傳出的巴育的高民意支持度是不可信的。而巴育的任何口頭上的承諾也被外界分析為試圖吸引外資,以改善泰國目前經濟困境。儘管泰國上個季度的經濟增長率達到4.6%,高於預期,但泰國國內的生態仍然被金融界視為長期投資風險市場。因為泰國國內政治兩大派別:支持政府的黃衫軍和支持英拉的紅衫軍的對立仍然沒有緩解的跡象,非常時期軍人政府仍然在臺上。同時,治安狀況又不好。試想在這種情況下,"巴育是個好總理"的說法可信嗎?!由此支持他的民意有基礎嗎?!

至於流亡海外的英拉似乎對此毫無感覺,也不會擔心。她照樣得到泰國支持者的愛戴,生活如意,笑容可掬。她面對缺乏民意,沒有泰國人民授權的軍頭巴育,總是表現得自信滿滿,其民意之基礎深厚不言而喻。


顏二哥有言23


木叔過去在回答悟空問答網友提問時,很明確地提到,與英拉造成的民眾與社會分裂相比,巴育的軍政府能夠及時“止損”,從某種意義上,對泰國整體發展有利。泰國媒體的民調顯示70%多的人認為巴育治理出色或者不錯,就是一個很好的註腳。這與木叔的判斷是不謀而合的。

(《時代週刊》封面人物——泰國總理巴育)

第一,巴育努力公關,希望樹立“好形象”。

幾個月前,《時代週刊》亞洲版以巴育為封面人物來報道他和泰國,木叔瀏覽了一下,總體基調是比較溫和的,這不排除巴育的國際媒體上“政府公關”的意味。

第二,泰國政府很希望人們忘掉英拉。

巴育一直不主動向外國政府提出引渡英拉和他信。這正常嗎?他之所以不願意將其引渡回來,本質上也是不願意讓他們回國再攪鬧起民粹主義,進而耽誤他的執政和發展。

第三,泰國未來局勢取決於巴育和英拉彼此的“妥協”

長期來看,英拉一定會回國,那麼與巴育一派達成協議就是最大的公約數。未來泰國政局能否安穩,也去取決於他們之間或者兩派之間的博弈和“妥協”。


你對泰國未來政局怎麼判斷?


木春山談天下


巴育是不是好總理,要看他這幾年的政績,看他為泰國人民做了那些事,看這幾年泰國的經濟是否發展了,看泰國人民這幾年生活是否得到提高改善,泰國社會是否穩定。總之,能得到大多數泰國人民的擁護愛戴,就是好總理。不過,就目前而言,他還不能算是合法的總理,沒有經過民選,總理位置是用軍事政變獲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