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甘肅日報」讓群眾生活得更幸福——記隴南市政協副主席、康縣縣委書記李廷俊

「甘肅日報」讓群眾生活得更幸福——記隴南市政協副主席、康縣縣委書記李廷俊

「甘肅日報」讓群眾生活得更幸福——記隴南市政協副主席、康縣縣委書記李廷俊

大水溝、鳳凰谷、朱家溝、花橋村……盛夏的康縣,山水之間,一個個青瓦白牆、綠樹掩映、溪流淙淙的美麗鄉村,如一幅幅美不勝收的圖畫,讓人流連忘返——“這些年,連過去山大溝深、貧困落後的村子也發生了變化,不少農村人過上了連城裡人都羨慕的生活。”這是當地群眾發自內心的讚歎。

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森林覆蓋率高,是康縣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優勢,但因為山大溝深耕地少,曾經80%以上的群眾居住在高半山或深山峽谷及林緣地區,基礎設施薄弱,人居環境髒亂差,經濟發展落後。如何使大山深處的貧困鄉村走上具有當地特色、符合當地實際的綠色發展之路,是李廷俊始終思考的問題。針對縣情實際,他帶領縣委一班人積極探索,提出了“統籌城鄉一體發展、建設小康美麗康縣”的思路,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年接著一年幹。目前,全縣350個村中317個已經從“髒亂差”變為“綠美淨”,92.1%的農戶人居環境全面改善,一個不要門票的全域旅遊大景區已初步建成。

走進如今的王壩鎮大水溝村,寬闊平整的水泥路直通農家院落,家家戶戶門前花草點綴、果樹遮蔭,悠悠轉動的水車訴說著歲月的變遷。退休老將軍張繼堂回鄉探親時十分感慨:“沒想到家鄉變得這麼好,跟做夢一樣。”從一個偏遠落後的小山村變身中國最美鄉鎮,大水溝村的變化正是李廷俊帶領全縣廣大幹部群眾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寫照,也是偏遠貧困山區鄉村振興的成功探索。

美麗鄉村建設之初,面對一些部門各自為政、按部就班,資金分散、無法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問題,他多方協調,探索了“多個渠道進水、一個龍頭出水”的項目整合機制和“各炒一盤菜、共辦一桌席”的部門協作機制,讓分散的資金“握指成拳”,為貧困地區破解發展難題進行了有益探索。全縣整合各類項目資金,廣大群眾投工投勞,修通了1100個自然村2300公里的通社公路,結束了2萬多戶邊遠山林區群眾多年來“行路難”的歷史。完成危房改造、統一風貌4.2萬戶21萬間,310個行政村建起了村民服務中心和公共廁所,配套了環衛設施、文化廣場、村史館、圖書室,群眾足不出村就能享受豐富的文化生活。

“不僅要讓群眾宜居,更要讓群眾致富”,李廷俊把產業培育作為穩定脫貧的長遠之策,經過幾年來的持續努力,如今,縣裡確定的“整縣核桃、南茶北椒,區域優勢、做精做優”的特色產業格局已初步成型,全縣發展核桃、花椒、茶葉等優勢特色經濟林果135萬畝,打造了三百里旅遊文化風情線和白雲山生態綜合示範工程,建成了2個國家4A級景區、2個國家3A級景區和69個旅遊示範村,2017年旅遊綜合收入達11.01億元。康縣先後獲得國家級生態建設示範區、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全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示範縣等稱號,併入列2018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謀在前、幹在前,李廷俊在統籌謀劃推進全縣各項工作時,敢於“涉深水、破堅冰、啃硬骨頭”,帶頭包抓最貧困的片區和棚戶區改造、“拆違治亂”等難點焦點問題。他經常不打招呼、不定路線,深入基層明察暗訪,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岸門口鎮朱家溝村宣講十九大精神時,他說:“讓群眾生活得更幸福,就是我們的責任。”作為黨的十九大代表,李廷俊不僅是宣講者,更是實幹者,他始終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用擔當作為推動康縣各項事業發展。

「甘肃日报」让群众生活得更幸福——记陇南市政协副主席、康县县委书记李廷俊
「甘肃日报」让群众生活得更幸福——记陇南市政协副主席、康县县委书记李廷俊「甘肃日报」让群众生活得更幸福——记陇南市政协副主席、康县县委书记李廷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