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劉裕留下幾件寒酸傳家寶,他的兒子和孫子對這此態度截然相反

南北朝時期劉宋開國皇帝劉裕從一介平民起家,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終於做到了皇帝的位置。在富貴之後,劉裕沒有忘記自己貧苦時的生活,他留給後代子孫幾件傳家寶:一件百衲衣,一些農具。這麼寒酸的東西怎麼會是傳家寶呢?這要從劉裕的出身說起。

劉裕留下幾件寒酸傳家寶,他的兒子和孫子對這此態度截然相反

劉裕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平民起家當皇帝的人,他從小家裡很窮,不過,他運氣好,娶了富家小姐臧愛親為妻。兩人相親相愛,生下一個女兒,就是後來的會稽宣長公主劉興弟。臧愛親生前曾經給劉裕的衣服補了又補。劉裕作為對愛妻的紀念,即使做了皇帝,也把這件衣服留下來,還在臨死前把這件百衲衣交給女兒劉興弟,囑咐她要管著幾個弟弟,讓他們懂得節儉。

劉裕留下幾件寒酸傳家寶,他的兒子和孫子對這此態度截然相反

長姐如母,這件衣服在後來還真派上了用場。劉義隆當了皇帝后,期間因為身體不好,讓弟弟劉義康輔政,結果這個劉義康受人蠱惑,起了謀反之心。結果事情敗露,相關人員統統被關進監獄,包括劉興弟的兒子徐湛之。

得到消息的劉興弟拿著母親留下的這件百衲衣來到皇宮,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訴說自己的丈夫如何為國捐軀,又指著百衲衣指責弟弟忘了本。

劉裕留下幾件寒酸傳家寶,他的兒子和孫子對這此態度截然相反

劉義隆看著這件滿是補丁的百衲衣,百感交集,立刻放了外甥徐湛之,還發誓絕不殺害弟弟劉義康。

一件百衲衣有這麼大作用。說明劉義隆還是個不錯的皇帝。因此,也就有了他面對父親另外一些寒酸傳家寶的愧疚。

劉裕對自己年輕時用過的農具很有感慨,他讓人把這些農具收集起來,放在自己的宮殿裡傳給後代子孫。有一次,宋文帝劉義隆看到這些農具,問起緣由。周圍的人告訴他,是高祖劉裕流傳下來的。

劉裕留下幾件寒酸傳家寶,他的兒子和孫子對這此態度截然相反

看到這些躬耕的農具,想到父親的一生,劉義隆臉上露出慚愧之色,像一個犯了錯的小學生,大概是因為自己沒有好好遵守父親的遺言吧。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劉義隆也是個不錯的皇帝,不然就沒有歷史上的“元嘉之治”。

《南史宋本紀中第二》記載, “(劉義隆)將行,敕諸子且勿食,至會所設饌;日旰,不至,有飢色。上乃謂曰:汝曹少長豐佚,不見百姓艱難。今使爾識有疾苦,知以儉御物耳。' 讓兒子們捱餓,以此體會百姓疾苦,從而知道勤儉節約,劉義隆這個辦法也是有意思。

劉裕留下幾件寒酸傳家寶,他的兒子和孫子對這此態度截然相反

不過,很多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劉義隆的繼承人,宋孝武帝劉駿,不但沒有按老爹的要求去做,反而很奢侈。他要把劉裕的舊宮殿重新改造。當看到爺爺的傳家寶,劉駿不但沒有父親的感慨和不好意思,反而不屑地說,一個農民,用這些東西已經很奢侈了。此時的劉宋王朝,已經開始走下坡路。

劉裕留下幾件寒酸傳家寶,他的兒子和孫子對這此態度截然相反

劉裕想通過幾件寒酸的傳家寶來警示後代子孫,不要忘了祖宗的辛勞,要珍惜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不過,他的兒子和孫子對此態度截然相反,這也是劉宋王朝存在時間不長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