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為什麼甯浩徐崢都聽這個男人的話?

為什麼甯浩徐崢都聽這個男人的話?

為什麼甯浩徐崢都聽這個男人的話?

2009年,內地第四位“億元俱樂部”導演誕生。

出生於1977年的甯浩緊隨張藝謀、馮小剛、陳凱歌,憑藉第二部長片作品[瘋狂的賽車],突破億元票房。

甯浩的電影極具特色,他擅長運用黑色幽默來講述小人物的故事,瘋狂系列被稱作中國荒誕現實主義的開山之作。

為什麼甯浩徐崢都聽這個男人的話?

甯浩

四年以後,首部突破“10億票房”的華語片誕生。

這是徐崢自編自導自演的長片處女作[人再囧途之泰囧],影片最終取得了12.72億票房,成為當時影史最高。

[泰囧]之所以這麼成功,跟徐崢追求的接近現實有很大關係。他曾經請了速記員到家裡,一場一場地修改香港編劇寫的劇本。

最終,我們對泰國的想象與期待都出現在了影片中:人妖、按摩、泰拳。電梯裡那段議論美女性別的戲,已成為喜劇經典。

為什麼甯浩徐崢都聽這個男人的話?

徐崢

通常情況下,同時代的兩個喜劇大師因為對喜劇理解的差異及創作的微妙,很少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合作。但同樣擅長現實主義題材、號召力極強的甯浩與徐崢,卻是華語電影界的一對“黃金拍檔”

他們合作的[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無人區]、[心花路放],豆瓣評分分別是8.3、7.9、8.1、7.0。這四部片子都是現實與荒誕的結合,叫好又賣座,2014年上映的[心花路放]票房高達11.7億元,位列年度票房榜第二名,僅次於[變形金剛4]。

為什麼甯浩徐崢都聽這個男人的話?

[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無人區]、[心花路放]

二人對於電影絕不將就,甯浩在片場不會說“算了吧”之類的話,從來都是“算不了”、“不能算”

徐崢也戲稱:在[心花路放]拍攝期間,甯浩“讓跳樓就跳樓、讓下水就下水、讓親黃渤就親黃渤”。

以往的合作是甯浩執導,徐崢客串或主演。這次,他倆都聽了一位新人的“調遣”。

這位新人就是文牧野,他做導演,甯浩和徐崢當聯合監製,三人拍了部叫作[我不是藥神]的電影,將於7月6日登陸院線。

為什麼甯浩徐崢都聽這個男人的話?

[我不是藥神]

其實一年前我們就開始關注[我不是藥神]了,今天仍然要為它打call。

移步回顧

這片子最值得期待的,依舊是對現實主義題材的呈現。

本土題材

現實主義與人格力量

[我不是藥神]講述了社會邊緣人的故事:身患白血病的藥商,將藥效好且價格低的印度仿製藥代購回國。

他拯救了許多為高價醫療所困的病友,同時也因此被捕入獄。

題材本身就體現出了對患病群體的人文關懷,以及生命權與法律的抗爭。按甯浩的話來說,有一種現實主義和一種人格力量在裡面

這種表現社會現實的片子,韓國拍了不少。

比如豆瓣評分高達9.2的[熔爐]和9.1的[素媛]。在這些電影的評論中,總有些人怨念為何中國拍不出來。

為什麼甯浩徐崢都聽這個男人的話?

這次中國拍出來了,不僅拍了,還拍的很好。

目前豆瓣上,看了點映的影迷都給出了很高評價:這是一部題材震撼、演技震撼的電影。

為什麼甯浩徐崢都聽這個男人的話?

為什麼甯浩徐崢都聽這個男人的話?

為什麼甯浩徐崢都聽這個男人的話?

為什麼甯浩徐崢都聽這個男人的話?

這片好就好在它把嚴肅沉重的現實主義題材,拍得很有趣。畢竟更好地發揮現實意義,先得把故事講好,讓人看得進去。

[我不是藥神]目的就在於展現一個愉悅觀影體驗與現實意義並存的電影。它延續了“壞猴子”一貫的黑色幽默,還對人物經歷進行了戲劇化處理,以“唯利是圖”的商人身份為起點,消解掉了“英雄人物”偉大無私的光環。

喜劇元素不代表影片不嚴肅。

影片前半段搞笑到飛起,是個商人逐利的瘋狂喜劇,充滿黑色幽默;後半段極具感染力,塑造出悲劇英雄的形象,有種深沉的情感力量。

從開始只為賺錢發黃騰達的生意人,到後來真正救死卻深陷囹圄的

“藥神”,[我不是藥神]在喜劇與悲劇之間,講述了一個現實主義故事。

小人物的傳奇,這正是甯浩和徐崢都擅長的題材,也是種荒誕現實主義。

為什麼甯浩徐崢都聽這個男人的話?

影片中充斥著黑色幽默

徐崢對於影片的社會意義深有認知,他說:“大家能夠在我們這部電影中感受更真實的代入感,這樣的人物具有更大的感染力。”

為什麼甯浩徐崢都聽這個男人的話?

女主角譚卓也表示:“我一直尊崇著內心的選擇,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社會中的一員,於內這部電影讓我有思考的空間;於外,這是一個電影人對於社會的責任。”

為什麼甯浩徐崢都聽這個男人的話?

譚卓

[我不是藥神]是甯浩和徐崢的第五度合作,這個既現實又荒誕的故事很適合他們。

可這次,他們在片場都聽令於一位從來沒有獨立執導過任何長片的新人文牧野。

文牧野究竟有什麼才華和能力讓甯浩放心把這部片子交到他手上呢?

雖然是新人,但文牧野真的是老天爺賞飯吃,徐崢說他“天生就該當導演。”

天生導演

文牧野其人

文牧野,長春人,生於1985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為什麼甯浩徐崢都聽這個男人的話?

文牧野

在[我不是藥神]之前,文牧野獨立執導的都是短片:[石頭]、[金蘭桂芹]、[鬥爭]、[安魂曲]。這些作品短小精湛,在各大電影節上展露鋒芒。

2011年,他的短片處女作[石頭]在FIRST青年電影展上獲得大學生影展短片競賽單元的“最佳劇情片”獎項。

為什麼甯浩徐崢都聽這個男人的話?

[石頭]

2014年,講“冥婚”的[安魂曲]入圍洛迦諾電影節最佳國際短片單元,還獲得了亞洲國際短片電影節國際最佳短片獎。

為什麼甯浩徐崢都聽這個男人的話?

[安魂曲]

正是因為短片,甯浩和徐崢才注意到了這位影壇新人。

2016年,甯浩和壞猴子影業啟動了

“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旨在為中國青年電影人提供發展平臺。

為什麼甯浩徐崢都聽這個男人的話?

文牧野是他們簽約的十個新人導演之一。路陽的[繡春刀:修羅戰場]、曾贈的[雲水],也都是這個計劃裡推出的電影。

為什麼甯浩徐崢都聽這個男人的話?

[繡春刀2]、[雲水]

當時甯浩一口氣讀完[我不是藥神]初稿劇本,就決定讓文牧野來拍——他從那些短片作品中看到了一種現實主義刻畫能力,非常適合講這個“中國藥神”的故事。

徐崢對文牧野的最初印象也源於短片,他說:“有次電影節,我看了他拍的短片。很短,但是我覺得很有力量。我當時看了很多片子,這個是顛覆性的。”

徐崢和甯浩作為監製加盟[我不是藥神],既是對這位年輕導演的認可,也是為好國產電影的保駕護航。

兩彈一新

相互折磨,一同進步

在[我不是藥神]劇組,甯浩徐崢文牧野的“兩彈一新”組合正式成立。

為什麼甯浩徐崢都聽這個男人的話?

甯浩和徐崢碰撞,炸出了一個文牧野

文牧野說,組合的日常就是“相互折磨,一同進步,最終完成這個作品”。

那麼,這仨人是怎麼互相折磨的呢?

作為主演的徐崢已經習慣了每場戲50—60條的拍攝規格,文牧野說得最多的話就是“再來一條”。在這種高強度工作下,徐崢還常常主動要求“再來”。

為什麼甯浩徐崢都聽這個男人的話?

不光這樣,文牧野在片場總是手舞足蹈地給演員講戲、示範,一分一秒都不能含糊。

為什麼甯浩徐崢都聽這個男人的話?

真的是一分一秒不含糊

為什麼甯浩徐崢都聽這個男人的話?

對於節奏掌控嚴格

為什麼甯浩徐崢都聽這個男人的話?

給演員講戲,示範臺詞

雖然拍攝過程很艱辛,但兩位前輩都對文牧野有著很高的評價,徐崢說他是“對的導演、對的年輕人”,拍的片子應該被大眾全面認識。

甯浩更是早就放話,[我不是藥神]題材好,人也很牛X

。所以能讓大家看到本土題材、本土製作的好電影。

極具現實主義刻畫能力的導演、“壞猴子”一貫追求的“本土性”與“趣味性”、再加上兩位黃金拍檔的聯合監製,拍不好都說不過去。

7月6日,讓我們來驗驗貨,看看這是不是牛X本土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