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 業績雙增之下,中興手機的復興之路在何方?

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意思就是說:一個人要是連“郭局”微信都沒關注,簡直不知道他還能幹什麼。

猛戳標題下藍字吧

得益於4G系統產品和光傳送產品、國內手機產品和家庭終端產品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中興通訊2016年前三季度營收和淨利實現雙增長,營收715.64億元,同比增長4.44%;淨利潤28.59億元,同比增長9.78%。

業績雙增之下,中興手機的復興之路在何方?

這已是中興通訊連續第七個季度實現營收增長,利潤增速平穩,與愛立信、諾基亞的營收利潤雙降相比,中興實現雙增,與二者的差距在不斷縮小。

從收入結構來看,運營商業務依然佔據中興通訊的主要部分,其次是智能手機和政企業務,圍繞5G的基帶和中頻芯片的無線核心解決方案將成為其未來的強勁增長動力。

相比運營商業務,終端業務一直是中興通訊看重的另一增長點。我還記得2010年,中興通訊全球手機出貨量達5180萬部,成為當時全球僅次於諾基亞、三星、LG的第四大手機廠商,市場份額超過其他國內手機廠商,甚至也超過蘋果。

活下來的反思

近幾年的中興手機卻一直不溫不火。是何原因所致,我曾分析過不少,並不是外界所謂的缺乏品牌投入,也不是什麼過度依賴運營商,根本原因是沒有統一可持續的思想和戰略。

記得三年前的最後一天,39歲的曾學忠接替老將何士友,出任中興終端業務的掌門人。在曾學忠的治理下,這幾年中興終端沒有沉淪,但卻也沒有像華為、小米、vivo、OPPO那樣變得大紅大紫。畢竟中興活了下來,“活下來就有希望。”

事實上,中興手機的基礎並不差,也曾經做對了很多事情,推出了不少行業認可的產品。如Grand系列、Blade系列等,但是為什麼沒有獲得應有的市場地位,尤其是在國內市場?

事實上,過去2年半,前任曾學忠和他的團隊一直在反思。他得出的結論是,在商業模式、產品、品牌等幾個維度,中興手機沒有跟上市場變化。具體是:

一是戰略失誤,沒有提前洞察到消費者轉換趨勢和渠道轉換趨勢,錯過了兩個關鍵的市場風口。二是管控模式、品牌等短板,沒有得到充分提升,尤其是一些低質量的產品,成為了傷害品牌的第一要素。

不過,清理此前機海戰術下冗雜的產品線、從B2B模式向B2C轉型從而不斷提升中興品牌在全球影響力成為關鍵。回頭來看,在這三年時間內,曾學忠在這方面的表現可圈可點。

啟用老將

上週,中興手機對其終端部門發起了2014年以來的第二次調整。中興通訊內部發文任命公司執行董事殷一民接替曾學忠為公司手機業務負責人,曾學忠將作為EVP(執行副總裁)協助殷一民工作。

殷一民,中興另一員老將,其2004年初擔任中興總裁,為中興的新產品研發,海外市場的拓展做了很多工作,殷一民還曾擔任過中興手機事業部總經理。他是中興通訊創始人侯為貴一手培養出的5位高層之一,技術出身,做事嚴謹。

在殷一民執掌中興通訊期間,中興業績一直在穩步前進。據瞭解,殷一民就任中興通訊總裁的最近3年裡,公司總資產、淨資產由2006年底的257.61億元、113.26億元分別增至2009年9月30日的596.92億元、163.61億元。分別增長131.71%和44.46%。

此次高層變動雖然是例行的人事調整,但在中興發力智能手機業務的關鍵期,也有著特別的意義。

一方面,三星、蘋果等廠商出貨量不斷下滑,中國智能手機團體已經開始蠶食全球市場份額。面對三星蘋果難以把穩的市場份額來說,有著堅實技術儲備和海外渠道優勢的中興勝算也凸顯出來。

對於中興來說,目前其在美國市場、歐洲市場都保持了出貨量排名第四、第五的亮眼成績。一鼓作氣衝擊更高份額,當前無疑是關鍵時期。中興此時提高手機業務內部管理層級,啟用老將、由前總裁直接出馬主管手機業務,對於這一業務板塊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另一方方面,他的迴歸一定程度上會提振終端的士氣,甚至強化產品研發能力及各整合集團資源統一戰略思想。

資料顯示,從CEO崗位卸任後,殷一民除了繼續擔任中興通訊股份公司即上市公司執行董事之外,還被聘任為中興通訊母公司中興新的董事長,而中興新除了參股中興通訊之外,還有諸多投資。

此間,殷一民多次內部參與發起投資公司、投資基金,促成了多家參股公司在A股及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也因此更加公開透明和清晰化。

從智能手機未來的競爭形勢來看,已不在是單純的硬件、軟件比拼,而是全生態鏈的較量,從殷一民的投資成果來看,這些經驗和資源將強化中興手機的核心競爭力,尤其是在自身通信技術的優勢下表現更為突出。

不過,殷一民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如何重新規劃符合市場需求的中興手機核心策略、並配以適當的渠道、營銷、品牌以及調動集團資源的支持。重點還要以最短的時間讓中興手機迴歸正軌,尤其是國內市場,活下來不易,活出彩更不易。

個人愚見

一、運營商的優勢資源自然不能丟,劃分出對應的產品系,小鮮、遠航等請統一產品縱向的調性,隨著4G+、5G的逼近,運營商對終端的要求已不是當年的普及需求,這將拉動中興手機品質和銷量。

二、公開渠道必須加大投入,而且要徹徹底底的執行下去,像華為的千縣計劃。當然這背後需要有品質的產品作為保障,天機系列已具備這個能力,現在是消費下沉的階段,這個時機不能再錯過。甚至可以針對公開渠道推定製版的天機產品,配以足夠的渠道支撐和營銷。既然落後,就要更多的讓利渠道。

三、區域上,美國市場已是穩定份額,應強調歐洲市場,和美國類似,這是有專利壁壘的市場;同時發展東南亞、印度市場。藉助多年積累的運營商資源迅速鋪開。目前,其他國產品牌已開始重兵投入,在中國市場短期還無法看到變化之時,印度市場也不能錯過。比如基於blade系列,推出面向該市場需求的產品。

四、品牌上,請先明確中興手機的用戶畫像,這是最關鍵的一點。只有明確了,才能統一其他環節,而不是本末倒置。

五、研發創新上,與其求新不如追隨,真正去了解用戶和市場實際需求,而不是閉門造車,只要剛需做到極致,永遠都是賣點。尤其是結合自身通信連接技術、以及在智慧城市、物聯網方面的優勢。智能手機競爭現在除了硬件,還要有生態,智慧城市、物聯網則是最佳生態環境。

END

业绩双增之下,中兴手机的复兴之路在何方?

“郭局”由騰訊科技資深媒體人郭曉峰獨立運營,常年混跡於通信業,關注運營商、設備商、主流手機商、芯片商以及延伸產業虛擬運營商、物聯網等。歡迎交流、爆料。結交郭局,受用終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