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插花,一場生活審美的修行

插花,一場生活審美的修行

明窗向西風

點破繁花四五枝

插花,一場生活審美的修行

橫斜觸目千萬條

賞心只有三兩枝

折枝插瓶,迴歸性靈之美

讓生活散發一縷芬芳

簡約樸拙的意境中

流淌著四時的低語

入眼是畫,入心是禪

在室內獨憐花影

心性得以安放

素的極致之美

如花在野,如風清涼

無的豐富之美

如魚在淵,如月素淨

多一分為過,少一分不足

濃淡相宜,素雅清心

疏疏落落,氣韻無窮

插花,一場生活審美的修行

插花,一場生活審美的修行

插花,一場生活審美的修行

插花,一場生活審美的修行

插花,一場生活審美的修行

插花,一場生活審美的修行

插花,一場生活審美的修行

插花始於六朝的時候,是作為禮佛而出現的,那是中國人用花表示對生命的虔誠。後經唐宋而達到高峰,在宋代文人的參與下,插花變成了生活的雅事,北宋年間,出現了專門事花的店鋪,中國人的精緻生活開始得到普及,插花出現在生活的各個角落,在民間,書齋插花、廳堂插花等都隨處可見,風雅變成了人們的生活日常,一枝花,便成了先人對生命的供養。而反觀當下,我們忘記了自己的優雅,卻對日本花道奉若神明,卻不知這是華夏延續千年的精緻,當日本花道申遺成功的時候,我們的文化自信將再一次陷入集體危機。

插花,一場生活審美的修行

插花,一場生活審美的修行

插花,一場生活審美的修行

插花,一場生活審美的修行

插花,一場生活審美的修行

任何藝術都師法有源,華夏這片土地,便是插花的源頭活水,插花便是從古代的折枝花鳥畫而來,這為中國的插花增加了厚重感,即使千百年後,插花的器具、形式千變萬化,但最終還是脫離不了中國藝術的傳統內核。很多人也許會疑惑,插花好像離自己很遠,其實不然,插花是最簡單的美學修行。器不在貴,雅緻就行,花不在香,清心即可。陶瓷瓦罐,銅瓶器皿,一枝春花,幾枝秋樹,都可以成為你案上的風雅,重要是在於心性的陶冶,讓我們感受這片土壤上,文化生髮的溫度,它像熙暖的春風一樣,讓審美的種子,開出滿枝的清香。

插花,一場生活審美的修行

插花,一場生活審美的修行

插花,一場生活審美的修行

插花,一場生活審美的修行

插花,一場生活審美的修行

插花,一場生活審美的修行

我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其實生活中的插花就是一幅畫,一首詩,高低錯落,疏密有致,幽逸雋永,賞心悅目。那是虛實結合、陰陽比例的協調之美,當我們能從日常的插花藝術裡,感受到美學成分的時候,那我們對風雅的領悟,便成了對生命的讚頌。這是中國人的文化意識,也是藝術境界的根據,用心靈的清疏看待生活的美,讓生活開出一枝芬芳,搖曳生姿。

插花,一場生活審美的修行

插花,一場生活審美的修行

插花,一場生活審美的修行

猶記少年事,插花莫匆匆

插花,一場生活審美的修行

誰憐一枝花,解寄無邊春

插花,一場生活審美的修行

明窗向西風,點破繁花四五枝

插花,一場生活審美的修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