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習水縣做實“三新”打造社會主義新農村

為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補齊精神短板,提升農村的村容村貌、農民的精神面貌,習水縣圍繞打造農村“三新”幸福生活,紮實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習水縣做實“三新”打造社會主義新農村

整髒治亂打造“新家園”

縣級財政籌集資金15億元,堅持集中攻堅整治與長效綜合管理相結合,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前完成農村“廁所革命”,全面實現人畜分離、廚廁分開、雨汙分流。積極開發“十大員”公益性崗位,建立保潔員隊伍,垃圾實現日產日清,衛生實現保潔到組,基本消除垃圾亂扔、汙水亂排、秸稈亂燒等髒亂現象。引導群眾養成良好文明的衛生習慣,達到屋內乾淨衛生,屋外整潔有序,確保農戶住房、飲水、環境衛生“三合格”。

村規民約培育“新風尚”

積極探索鄉村善治,廣泛開展“戶戶貼家訓、組組五創建、村村有民約”等活動,不斷修訂村規民約,制定獎懲制度,鼓勵村民互相監督、互相促進,多載體連動推進移風易俗,逐步破除農村“相互攀比”、“越窮越生”、“等、靠、要”等陳規陋習,形成勤儉持家、孝親敬老的文明風尚,減輕群眾開銷。目前,全縣248個村(居)實現村規民約全覆蓋。

文化惠民傳遞“新氣象”

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為127個貧困村配齊配全文化設施,組織宣傳文化系統文藝小分隊開展送政策、送文化下鄉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主題”化為身邊的“小故事”,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大道理”寓於日常的“小感悟”,編排小品、歌舞等脫貧攻堅文藝節目,由幹部自編自演、讓群眾參與互動,讓基層群眾有更多的文化獲得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