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在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中,電影《1917》獲得了十項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等,足矣證明這部講述一戰歷史的電影的驚人之處;

但最終這部被給予厚望的電影鎩羽而歸,只獲得了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混音三個技術層面的獎項,由此可以看出《1917》是一部很重拍攝技術的電影。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1917》獲得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混音

電影《1917》採用了跟拍的手法,像是遊戲第三人稱視角來詮釋主角現在的處境,故你不知道下一秒主角一個轉身帶到的鏡頭會是什麼樣的畫面,增加了刺激與氣氛,這也使這跟拍的一鏡到底鏡頭有了相當大的作用;而看似一鏡到底其實是經過多方巧思的轉場剪接而故意營造的效果,利用前景與各種長鏡頭、移動攝影帶入帶出的手法讓整部電影宛然不間斷的一樣來敘述士兵執行任務漫長的一天;電影《1917》能夠將一鏡到底手法發揮到極致,同時也是電影拍攝技術上的成功運用的典範。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1917》宣傳海報



一鏡到底與戰爭電影

什麼是一鏡到底?可以理解為這是一種拍攝手法,在拍攝過程中沒有NG,一場戲或者某個場景的持續不間斷的拍攝。

你有想過一鏡到底的戰爭片,看起來會是什麼樣子嗎?曾以《美國麗人》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的薩姆·門德斯,這次找上老搭檔攝影指導羅傑·狄金斯,以一鏡到底的方式呈現了一部身臨其境的戰爭電影。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攝影指導羅傑·狄金斯和奧斯卡最佳導演的薩姆·門德斯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導演薩姆·門德斯正在導戲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攝影指導羅傑·狄金斯指導鏡頭

第一次被一鏡到底的攝影技術震撼到的電影是2007年的《贖罪》,恰巧也是戰爭的場面,那一幕5分鐘的鏡頭拍出了敦克爾克大撤退前,盟軍在沙灘上的絕望與瘋狂,戰爭的殘忍與荒謬,似乎特別適合用長鏡頭語言來表現。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贖罪》中一鏡到底的震撼鏡頭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贖罪》中一鏡到底的震撼鏡頭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贖罪》中一鏡到底的震撼鏡頭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贖罪》中一鏡到底的震撼鏡頭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贖罪》中一鏡到底的震撼鏡頭

《1917》儘管不是真正的一鏡到底,但為了讓畫面自然流暢,電影的每一段畫面都必須行雲流水。為此,劇組在場景都還沒搭建好的情況下,就開始排練拍攝走位,前後耗費整整6個月準備,才正式開拍。這絕對是需要投入大量心血和一些機運才能完成的拍攝,給每位工作人員一個Respect,若以劇情效果來說, 一鏡到底最大的優點是,你的情緒不會因為鏡頭視角的切換而中斷。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1917》開頭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1917》拍攝現場

一鏡到底與戰爭題材結合的電影還有2015年的《索爾之子》。鏡頭跟隨著男主角的任務行動,在集中營封閉的環境裡繞來繞去,大量的短焦特寫與手持鏡頭,讓殘酷的存在極具分量感,邪惡即使不必然被看見,亦昭然若是。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2015年的電影《索爾之子》海報

一鏡到底的技巧放在戰爭電影中,需要精準的運鏡、人物調度與場景規劃。另一方面,發生在短短几小時內的故事,是電影敘事的另一個顯學,不是挑戰攝影師,而是挑戰編劇的故事設計與導演的視角,例如《十二怒漢》。不過,最成功的當屬阿涅斯·瓦爾達在1962年拍攝的《五至七時的克萊奧》,

無論在形式上或是故事上都開創了前所未有的電影形式,《1917》也是如此,電影完美結合了時間和鏡頭的推進,讓觀眾可以真的走入戰場的日常當中,跟著角色一起害怕、一起呼吸,雖然我不是在電影院裡看,卻覺得子彈真的劃過臉頰,流下滾燙的熱淚。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阿涅斯·瓦爾達在1962年拍攝的《五至七時的克萊奧》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十二怒漢》劇照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十二怒漢》劇照



一鏡到底的沉浸感

電影《1917》是導演薩姆·門德斯在電影院打造的魔幻空間,它在表現形式上面臨許多質疑,但它的故事核心純粹而動人。

金獎導演薩姆·門德斯的最新作品《1917》採用的是實時敘事,帶觀眾回到一次世界大戰的法國戰線,兩名英國士兵接獲上級命令,他們必須穿越戰場,把命令傳達給前線部隊緊急停止攻擊行動,否則將會落入德軍設下的死亡陷阱。電影懸念至此建立:兩個士兵,要阻止一場戰事發生。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1917》劇照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1917》劇照

早在2005年,導演薩姆·門德斯已經帶給觀眾戰爭題材傑作《鍋蓋頭》,但《1917》是門德斯首度撰寫劇本,他與克里斯蒂·威爾遜-凱恩斯共同編劇,故事取材自門德斯祖父在一戰期間身為傳令兵的參戰經驗。這是一個非常私人的故事,而門德斯在其中挖掘普世情感,

並選擇用沉浸感強大的長鏡頭表現這個故事。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首先,最讓《1917》難以被忽視的是門德斯與攝影指導羅傑·狄金斯傑出的合作成果。在《007:大破天幕殺機》,門德斯與狄金斯的合作已經為重視角色塑造的諜報電影立下難以擊破的視覺標竿,而我們更能在《1917》全方位見證狄金斯的大師手筆。電影近乎全外景的拍攝方式,讓自然光源成為電影攝影的重要關鍵,狄金斯在這個刁鑽的攝影形式中找到許多不可思議的光影呈現方法:在一場夜景戲,透過信號彈打亮廢墟景象,觀者可能會想起門德斯與狄金斯在《鍋蓋頭》中燃燒油田的光源,而戰事造成的末日景色在《1917》顯得更為凌厲。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1917》劇照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1917》劇照

結構上,電影切開上下半場,一個日景與一個夜景,以連貫的長鏡頭營造時間感,這是《1917》給人的直覺印象。在這先拋開電影內容,我馬上開始聯想的是:《1917》能否解釋為門德斯用傳統院線電影回應新時代VR影像的一個嘗試?在相關行業論壇中,我曾聽看過相關談論《鳥人》導演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圖用VR形式拍攝墨西哥移民題材《血肉與黃沙》,結合實際互動式空間,帶給觀眾深刻的沉浸感,觀眾則驚歎於那個作品的實驗意義:觀眾與移民彷若合為一體,真正體會了被攝對象身在當下的感受。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1917》可以被視為一種相似的嘗試嗎?我們都理解VR影像在剪輯上的難處致使其通常利用長鏡頭敘事,同時以360度影像加強沉浸感。《1917》同樣放棄蒙太奇,剪輯的意義回到黏接兩段連貫影像;不僅如此,如同前述提及的全外景拍攝,鏡頭刁鑽的移動方式讓電影近乎不存在傳統燈具打光的空間,反而是在持續的鏡頭運動中,觀眾幾乎更相信周圍360度的視覺範圍都是電影空間的一部分。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1917》劇照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1917》拍攝現場

以上的效果,如果在龐大的電影院空間中發生,擁有無法中斷的時間進程,以一鏡到底手法拍攝的《1917》帶來極為強大的沉浸感,這是一個極為有效的作品。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1917》拍攝場景



一鏡到底的真實感

一鏡到底最迷人的地方就是感受真實。電影《1917》單一的故事主軸,用時間的緊張性來擴大故事的格局,被精心的塞入了滿滿的信息與豐富的情緒張力,所有人必須專注於眼前的行動,身處於危機四伏的地域,所有的令人顫慄的因素蠢蠢欲動。在觀看的當下完全沒有餘力去思考生離死別的話題,沒時間感傷,只能感同身受於兩位主角在執行任務時的步步為營,生死一線間。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1917》拍攝現場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1917》劇照

生與死,希望與絕望,本來就是世界上最強烈的對比,尤其在戰爭電影裡,絕對是著墨的重點。而門德斯透過一次次斯科菲爾德(喬治·麥凱 飾)“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過程,讓“死”與“絕望”逐漸敗下陣來,牽動了整部電影的劇情走向,用長鏡頭來表現這些元素的連續性,更是漸進式的描繪斯科菲爾德心境上的轉變。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1917》中喬治·麥凱飾演的斯科菲爾德

斯科菲爾德飽受戰爭的恐懼,忍受與妻兒分離的痛苦,只是苟延殘喘的維繫生存的意義,這一切的負面情緒使得他麻木不仁,這個危險任務也是半推半就的、充滿抱怨的與布雷克(迪恩-查爾斯·查普曼 飾)一起接下,他認為榮耀對他而言毫無意義,也因此情願把得來不易到的勳章拿去換一瓶葡萄酒,只為享受活在當下的快感。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1917》中迪恩-查爾斯·查普曼飾演的布雷克

相對於斯科菲爾德,布雷克代表了人性的溫暖,他先是在地窖中救了斯科菲爾德,並且一路上不離不棄的照顧斯科菲爾德,又救了與英軍敵對的德國飛行員,之後而反遭殺害,在臨終前還心心念念著的在第二營的兄長布雷克中尉,深深的影響了斯科菲爾德,讓斯科菲爾德對於人性與希望再次開啟一線生機,於是他扛起了布雷克的遺願,開始積極的完成這個使命必達的任務。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1917》劇照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1917》劇照

布雷克的犧牲,彷彿是這部電影的分隔線,將“寫實”的殺戮戰場與“夢幻”的生死格鬥一分為二,希望的曙光穿越了絕望的陰霾,讓斯科菲爾德產生強大的生命力,創造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奇蹟。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1917》劇照

開場與結尾做了個呼應,都是主角倚靠著樹的畫面,尤其最後戰場上的這棵樹出現的極為突兀,卻一點也不影響合理性,

它讓觀眾在一番折磨後獲得了安全感,如此不是為了美而美,而是為了增添情緒的拍攝更為高明。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1917》劇照

櫻花,代表生命的希望,出現在滿目瘡痍的農場外與湍急的河流中。櫻花雖會凋零,但果實掉落在地,腐爛之後會長出更多的樹苗,會開出更茂密的花,最後再開枝散葉,門德斯用櫻花隱喻這群人,用生命換取和平的果實,給予人們活下去的希望與勇氣,而當斯科菲爾德掉落在河裡奮勇求生時,飄下了櫻花的花瓣,但背景卻是一具具的浮屍,形成強烈的對比,卻也呼應了花開花落的因果輪迴。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1917》劇照

樹蔭,出現在斯科菲爾德任務的開始與結束,遙遙相對。從德軍的地窖裡的一張全家福、布雷克的犧牲、法國女子與嬰兒,到最後見到布雷克中尉,皆留下伏筆,不斷呼喚著斯科菲爾德睽違已久的人性溫暖,因此從畫面上來看,樹蔭的色彩也悄悄的轉變了。由原先陰沉沉的冷酷無情,轉變為陽光露臉的溫暖和煦,輕柔的照射在斯科菲爾德從盒子裡拿出的那張妻子與兩個女兒的照片,背面寫著comeback是為“超越生存”的最強而有力的理由。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1917》劇照



電影感想

整體而言,電影《1917》之所以能成為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是因為它精彩的場面調度、精準的動線走位、絕佳的視覺效果、流暢的運鏡節奏,使用最具挑戰性的一鏡到底,在八小時之內的出生入死,並且分秒必爭的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讓觀眾能身臨其境的跟隨那兩位士兵,一同感受戰爭的殘酷:一戰的西線壕溝、屍橫遍處的野地、瀰漫死亡感的農村、苟延殘喘的城鎮......

經過百年之後,戰爭曾經造成的傷痕與經驗,依然在用多種不同的方法提醒後世觀眾,歷史上人類曾經付出慘痛的代價。

電影《1917》一鏡到底的運用典範

電影《1917》現場海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