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新桂系李白的軍隊戰績有哪些?

常山趙子龍IlI


1928年7月,另有“白狐狸”之稱的白崇禧率領北伐軍右路軍挺進平津,將張宗昌、褚玉璞的“直魯聯軍”繳械收編,駐節唐山,私會奉系代表楊宇霆,新桂系勢力從廣西延伸到兩湖再到冀東一字長蛇陣,白崇禧從鎮南關一路打到山海關,被稱為“北伐第一人”。

次年2月蔣介石策動桂系大將李品仙倒戈,另派唐生智聯繫湘軍舊部反水,白崇禧華北部隊瞬間土崩瓦解,從天津出海逃往廣西,途經上海時差點被淞滬警備司令熊式輝抓獲,在日本領事館的幫助下換乘日輪脫險;3月被蔣介石明令撤銷本兼各職,開除國民黨籍。



稍後李宗仁在梧州誓師奪取廣東,粵桂戰爭爆發,桂軍前敵總指揮白崇禧在廣州城郊與張發奎和薛嶽血戰三天,大敗而歸。再後李白黃武裝勸蔣下野,蔣桂戰爭打響,沒等中央軍出馬,白崇禧就被湘粵聯軍擊敗,李明瑞俞作豫倒戈,李宗仁走香港,白黃二人避越南。

1930年蔣馮閻中原大戰,桂系李白趁火打劫出兵佔領長沙進逼武漢,武漢行營主任何應欽無中央軍可調,指揮何鍵、蔡廷愷等湘軍和粵軍奇襲衡陽,將桂軍主力腰斬,李宗仁白崇禧再次大敗縮回廣西。



還不夠嗎?這個提問無非想再塑桂軍的強大與輝煌,新桂系軍隊戰力在地方軍閥中確實不弱這是事實,但遠沒有傳說中那麼無敵,無需刻意捧之。

淞滬會戰,白崇禧毫無與日軍作戰經驗,盲目集團衝鋒,硬將數萬八桂子弟的血肉之軀填進日寇密集火網中,桂軍一日傷亡四萬餘人,旅長戰死六七個,說是勇敢,實為送死,白崇禧難辭其咎。

武漢會戰,日軍稻葉四郎之第六師團沿長江北岸西犯,因李宗仁住院,代理第⑤戰區司令長官白崇禧指揮桂系主力12個師圍殲日軍這一個師團,居然被稻葉反向擊破並奪走田家鎮要塞,從此桂系江北主力藏進大別山。



桂柳會戰,儘管第九戰區薛嶽急調楊森和李玉堂兩個集團軍急往增援,未及到達,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已經連續丟掉柳州和桂林,讓無數廣西百姓遭受日軍荼毒,這可是桂軍的老家!

解放戰爭乾脆別提了, 廣西士兵是勇敢的,廣西民眾是彪悍的,然而李宗仁和白崇禧畢竟是將軍閥利益至上,他們掌握的桂系軍隊雖然也在抗日戰爭中為民族做出過貢獻,無需黑化,但過分誇大其詞就是罔顧歷史了。


度度狼gg


讀大學的時候看過《桂系演義》,這本書也被譽為當代的三國演義。裡面一句話評論新桂系李白黃的戰績,那就是他們曾經從鎮南關打到山海關。

新桂系主要是三個人李宗仁、白崇禧和黃紹竑。他們的主要經歷有粵桂戰爭、聯沈倒陸、統一廣西、興師北伐、出兵抗日直到決戰大陸,中間還有桂系倒蔣、國大選舉一系列重要事件。內戰就不介紹了,主要介紹以下抗戰吧。七七事變以後,新桂系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推動下,將守備軍十四個團擴編為四十個團,並改編成了三個集團軍。

特別是白崇禧,人稱小諸葛,真正的抗日第一名將,特別有軍事才能,當時的國防部長。白崇禧直接指揮的戰役有武漢會戰、崑崙關戰役;參與指揮的戰役有臺兒莊戰役、三次長沙會戰、南昌戰役。他提出了“焦土抗戰”,“發展游擊隊、配合正規戰”,“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等等戰略。他們主要戰績如下:

淞滬會戰

6萬桂軍出去,基本上都英勇戰鬥,壯烈犧牲。


臺兒莊戰役

消滅2萬日軍,是中國正面戰場最大的勝利之一。這次總指揮是李宗仁,白崇禧,帶著一幫雜牌軍隊取得了輝煌勝利,不過該戰中犧牲最大的還是西北軍和川軍。


崑崙關戰役

殲滅日軍旅團5000人,擊斃少將旅團長中村正雄。這次總指揮是白崇禧。



桂林保衛戰

慘烈程度遠甚於衡陽保衛戰。2萬人桂系地方部隊在缺少重武器的情況下,對抗十幾萬日軍,英勇抗敵,無一人投降。此次,日軍傷亡6000餘人。

據說抗日的時候,廣西1200萬左右的人口總數中有百萬的軍隊,僅次於四川。


歷史是什麼


李宗仁白崇禧二人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合稱李白。白崇禧是中國近代一位軍事奇才,國民黨中唯一可以抗衡林彪的人物。桂系的軍事成就基本由他指揮取得。


1923年,李宗仁、白崇禧和黃邵竑三人合作,打敗舊桂系軍閥陸榮廷、沈鴻英,統一廣西,成為民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新桂系軍閥。在隨後的東征西討中,白崇禧的軍事才能漸漸為人矚目。

北伐期間,白崇禧帶領桂軍,從鎮南關打到山海關,是完成北伐的第一人,桂系第七軍被譽為“鋼軍”。在龍潭戰役中,白崇禧打敗老牌軍閥孫傳芳,譚延闓寫信祝賀,讚揚他“指揮能事迴天地,學語小兒知姓名”。

1927年,白崇禧直接參與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白色恐怖的白就是指的他。當時杜月笙給他捐款四萬八大洋,想求見他時卻被拒絕。白崇禧傲然道:“名器豈可濫假,官職不能隨便送人”。1934年紅軍長征,白崇禧發動湘江戰役,是紅軍長征路上損失最大一次戰役。

抗戰爆發後,白崇禧提出以游擊戰配合正規戰,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思想。1941年還完成了《游擊戰綱要》一書。因其有勇有謀,人送稱號“小諸葛”。抗戰中桂系的主要勝利臺兒莊大捷就是由李宗仁白崇禧指揮。白崇禧又指揮了桂南戰役,取得崑崙關大捷。

內戰中,1946年的四平戰役,白崇禧擊敗林彪,把東北民主聯軍趕到了黑龍江。但他被蔣介石調離,不然遼瀋戰役還不知鹿死誰手。後來林彪還是全殲了桂軍,不過在衡陽青樹坪戰役中卻吃了大虧。加上湘江戰役,林彪的三次大敗仗,對手居然都是白崇禧,李白的桂系確實也可以自傲了。


鐵馬冰河戍輪臺


新桂系李、白的軍隊戰績最好的是統一廣西與北伐戰爭,之後就江郎才盡,屢戰屢敗。我們就來梳理下,桂系崛起時候的巔峰戰績吧。

兩萬打七萬,滇軍再難出省

在民國初年,滇軍戰鬥力冠絕西南,更是讓中央忌憚。優秀的帥才蔡鍔在滇中訓練了一支精銳部隊,唐繼堯就是勇這支部隊徵川、徵貴、徵桂,戰績遍佈西南,為各方所懼。

可以說當時有“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小諸葛年輕時候指揮打仗很厲害)

1925年初,唐繼堯派兵佔領白色、南寧等地。之後桂軍在南寧、柳州相繼擊敗滇軍。兩萬敗七萬,以少勝多,第一次滇桂戰爭以桂軍勝利告終。

桂軍善戰的名號自然出來了。

北伐縱橫南北

北伐戰爭中,桂軍被編為第七軍,12個團北上。在兩湖戰場,過衡陽、長沙、汨羅江、汀泗橋、賀勝橋諸戰役後,消滅了吳佩孚,圍困武昌。

在江西多次血戰,擊敗孫傳芳主力。

之後在龍潭戰役,更是勇冠三軍。

(第一次北伐)

在寧漢分裂後,與唐生智作戰,擊破唐部二十萬。一舉控制兩湖。

極盛時代

在第一次北伐戰爭中,最大的贏家是桂系,部隊擴編為數個軍,繳械了程潛部,擊敗了唐生智部。地盤控制了兩湖、廣西。並在長江下游染指。實力急劇膨脹。

在第二次北伐戰爭後,白崇禧率軍擊敗張宗昌、褚玉璞部,直下灤東。桂軍達到極盛。軍功也是極盛

(第二次北伐)

這大體就是桂軍的最佳戰績吧。

總結

桂系的統一廣西與滇桂戰爭奠定了其善戰的名譽。兩次北伐戰爭中的血戰與蠶食鯨吞,既增加了勝率也擴大了實力,桂繫到達其巔峰時代。

參考文獻:

張真真. 蔣介石軍事思想與實踐研究[D].上海師範大學,2017.

許心恆. 論蔣介石對地方實力派策略的變化(1928-1937)[D].浙江大學,2010.

程傳享. 關於中原大戰的若干問題研究[D].華中師範大學,2009.

葉巧群. 新桂系時期廣西財政研究[D].廣西師範大學,2004.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廣西一直就是邊地!邊地就是外來文化!所以一直被黑!不至現在,我們桂系先倍也是同樣的遭遇呀!當時逼走老蔣,當時的中央實權控制手中,但依然難以掌控全局。現在更是如此,舌頭長在別人嘴裡,別人肯定可以信口雌黃!但作為一個廣西人!可以肯定的說我們桂系從不負國!在抗戰中無役不參!作戰勇猛!連對手小日本軍望到桂軍都畏之三分!我桂系小省出兵全國第二!而且為各個戰場供給的都是能戰,善戰,精戰之兵!!可以說做出了不亞於中央軍的貢獻!這是事實!至於別人怎麼由他說去吧!沒時間沒精力去辯解!別人把自家的偽軍說成精英也沒辦法!誰叫哪是人家的!


夜盡天明138437909


新桂系軍隊是指以李宗仁、白崇禧為首的廣西軍隊為區別於過去的桂系軍閥首領陸榮廷的稱謂。

1926年,剛剛完成廣西統一的李宗仁、白崇禧率部加入廣州國民政府北伐軍序列,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7軍,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第一次北伐戰爭。作為北伐軍頭號主力軍,桂系第7軍攻吳佩孚、戰孫傳芳,不到半年時間即橫掃兩湖兩江,以赫赫戰功博得“鋼軍”的美名。

在隨後國民黨內部鬥爭的“寧漢合流”中,新桂系軍擁護汪精衛,迫使蔣介石第一次下野。同時又打敗了企圖與自己爭權奪利的湘系軍閥唐生智並將其部收編。勢力壯大的新桂系軍於是又向不久前還是一個戰壕裡的兄弟部隊——粵軍開戰並將其擊敗。至此,新桂系軍由第7軍擴編為第4集團軍,李宗仁擔任總司令,下轄16個軍,擁兵20萬,控制兩湖兩廣。

1928年蔣介石復職後,新桂系軍又配合其發動第二次北伐戰爭,白崇禧率部橫掃河南河北,兵鋒一度逼近山海關。

然而好景不長,國民政府從形勢上統一全國後,蔣介石以“裁減軍隊、減輕財政負擔”整編兵員達到250萬的國民革命軍,而最先從地方軍入手。新桂系的第4集團軍自然沒能倖免,從而引起了李宗仁、白崇禧的不滿,由此引發了蔣桂戰爭。蔣介石採用“剿撫並用”的策略,先收降本來就與桂系貌合神離的湘系唐生智、何健所部,繼而以重兵向廣西迫近,然後又招撫桂系大將李品仙、夏威、陶鈞、胡宗鐸等人這一招更狠,直接導致深入華北的新桂系軍主力在一夜之間全部瓦解,可憐的白崇禧隻身逃離華北經海上逃回廣西。與李宗仁在廣西舉事不成,二人被迫下野出洋。

但是蔣介石任命主政廣西的人根本壓不住形勢,李、白二人又趁機回到廣西,重整旗鼓,並與北方的馮玉祥、閻錫山聯合攻擊蔣介石,發動中原大戰。然而此時的新桂系完全是一群烏合之眾,與過去完全不能同日而語。很快,中原大戰結束後,李宗仁、白崇禧被迫退守廣西,完全受制於國民政府。

全面抗戰爆發後,新桂系軍改編為第11、21集團軍,隨即加入淞滬會戰。這些身穿黃色軍裝、頭戴碟型鋼盔的廣西子弟兵雖然悍不畏死,只可惜缺乏現代化作戰經驗,同時也缺乏火力支援,在日軍地空火力組成的嚴密火網之下,廣西子弟兵一片一片的倒下,僅僅兩三天就有數萬戰士血灑疆場。

淞滬會戰後,桂軍兩個集團軍轉入華中休整,隨後加入第五戰區,在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下投入徐州會戰,第11集團軍在悍將李品仙率領下負責戰區南段作戰。這一次,吸取了淞滬會戰血的教訓的桂軍開始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山地戰,讓窮兇極惡的日軍領教了桂軍的兇悍。桂軍另一員悍將劉士毅率第31軍堅守淮河,利用地形地貌以及小部隊襲擾的戰術將從南京北上的日軍精銳第13師團(南京大屠殺劊子手之一)阻擋在淮河南岸足足一個多月。就連日本人也稱之為陸軍的恥辱。只到日軍調來飛機大炮坦克,31軍這才沿著津浦鐵路邊戰邊退。由於第11集團軍頑強死守,從南線北進的日軍始終不能實現與北線南下的日軍夾擊中國軍隊的戰略目標。這就使得李宗仁從容不迫的在北線調兵遣將大戰日軍,最終取得臺兒莊戰役的輝煌勝利。

徐州會戰後,桂軍隨第五戰區主力部隊向西轉移,在安徽、湖北戰場繼續與日軍作戰。武漢會戰中,時任五戰區代司令長官的白崇禧曾指揮桂軍曾在黃梅、廣濟一帶圍住了南京大屠殺的另一支元兇部隊——第6師團,只是因為整體戰局的惡化,未能實現將其全殲的目的,卻也殺敵萬餘。

從全面抗戰爆發桂軍挺進華東再到徐州會戰後轉移,直至抗戰結束,桂軍主力一直駐紮在華中,數以十萬計的廣西子弟兵為抗日戰爭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抗戰勝利後,這支抗日勁旅迅速蛻變成反人民的反動軍隊並最終淹沒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大將軍威武K


最著名的是南京龍潭戰役,殲滅孫傳芳主力。

其次是1935年初攔截紅一方面軍後衛隊,兇猛截殺並拍攝電影《七千俘虜》來炫耀,這是白崇禧不敢和談的重要原因。

第三是於青樹坪伏擊四野第135師,雖給予殺傷但兵力五比一都沒勝,隨後就在衡寶戰役中將第7軍第48軍嫡系四個師及另外一個師葬送給林彪。多年經營的兩個主力軍全丟了,白崇禧黯然下野。

至於桂系在抗戰中表現,鄙人孤陋寡聞,很少聽說桂系軍隊與日軍血戰過,日軍1944年發動豫湘桂戰役,廣西99縣被佔領75縣...


四川達州


吳興阻擊戰桂軍一萬人阻擊倭寇第6師團近4萬人十天,傷亡過半但完成了任務!救了幾十萬潰軍!為日後抗戰立下不二戰功!津浦線阻擊戰,阻擊了第13師團一個月寸步難行,保證了臺兒莊戰役的勝利!蒙城阻擊戰,2千桂軍息戰6千精銳倭寇,首創藏身洞(即後來大名鼎鼎的貓耳洞),斃敵1300多人,因為戰前一個先來看地形的王參謀無作為使桂軍無重武器幾乎全犧牲了,而王參謀解放戰爭中投共,所以蒙城阻擊戰不宣傳了,否則可比臺兒莊!武漢會戰84軍捨命斷後,保證了武漢會戰的戰略勝利,100多個師無一被倭寇全殲,從此倭寇進入戰略失敗層面,時間問題而已,逼著倭寇不得不轉向東南亞,加速了滅亡!黃梅阻擊戰,保證了大別山根據地的世外桃源聞名世界,雖然有倭奴說42年末倭寇派出4000多突擊隊避開桂軍深入大別山政工腹地破壞,但跟益子挺進隊不同的是,幾乎被全殲!這個特種戰例被倭寇作為失敗教訓引入教程,從此到投降不敢再進攻大別山!而受過倭寇培訓的倭奴又拿來吹!沒有桂系,中國歷史會改變!雜牌軍服桂系不是頭腦簡單,而是桂軍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肝膽相照!


用戶62909700132


發現有那麼多小人嘴臉,歷史明明就寫在史書裡了!還有這麼些陰暗的人,唯黑桂係為快,桂繫到上海再到徐州然後武漢,參加了多少大戰役?有一些小人說什麼廣西99個縣被佔75,想說明廣西的戰績都是假的?假如廣西當時不出去遠征,只守廣西,估計日本佔不了幾個縣,還有一點你們什麼不說?整個東北華北,還有幾個縣幾個城市沒有被佔?就連首都南京都保不住,你們也有臉拿這個來黑,真難為你們了!黑料不好找吧


李海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