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囧妈》:作为囧系列收官之作,豆瓣评分6.0到底冤不冤?


一、密不透风的爱让人只想逃离

大年初一,徐峥导演的《囧妈》在西瓜视频上线首播,作为“囧系列”的第三部作品,《囧妈》沿袭了“囧系列”的公路电影风格,即以一段旅程为起点,通过一个个桥段让主角获得成长和改变。

《囧妈》主要讲述了主人公伊万准备去美国挽回想要离婚的妻子,临走之前发现护照落在母亲卢小花那里,为了拿到护照,意外坐上了开往莫斯科的火车,在六天六夜的火车之旅中,伊万与母亲从激烈的对抗达到和解的故事。

既然是主打亲情牌,那么展现母子之间的冲突就成了电影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这也是《囧妈》比较成功的地方,很多来源于生活的亲子关系通过戏剧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后,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比如其中有这样一段:

母亲:“你起来吧,喝点粥。”

伊万:“我刚才跟你说我不喝你听到了吗?如果你每次问我喝不喝的时候,我回答我不喝,然后你心里又认定我一定要喝的话,你又何必问我喝不喝呢?”——《囧妈》


《囧妈》:作为囧系列收官之作,豆瓣评分6.0到底冤不冤?

这段对话是不是很熟悉,上学的时候,和同学闹矛盾了,父母要管;大学毕业了,要我们闭起门来考公务员;结婚了,又为我们的感情生活担忧,一有点什么风吹草动就担心不已,电话短信一个接一个。

这种密不透风的爱在《囧妈》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卢小花觉得小西红柿有营养,所以端了一盘给伊万吃;卢小花觉得豆汁有营养,所以随时随地榨给伊万喝;卢小花察觉出伊万和妻子张璐有感情问题的时候,立刻自作主张的给张璐打电话……

卢小花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儿子好,可她从来没想过这种好是究竟是儿子认为的好,还仅仅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母亲想要控制儿子,儿子又拼命想要逃离,是母子关系紧张的最主要的原因,但是,如此紧张的母子关系是卢小花一个人的责任吗?

《囧妈》:作为囧系列收官之作,豆瓣评分6.0到底冤不冤?

二、我们是否对母亲说过心里话

在前往莫斯科的路上,卢小花和伊万的包厢住进了一个俄罗斯美女娜塔莎,相似的经历让俩人一下就聊开了,当娜塔莎一针见血的问伊万,是否告诉过母亲心里话的时候,伊万的脑海立刻出现了母亲生气的身影,他立刻摇了摇头。

回避是伊万逃离母亲的方式。

因为母子之间长期缺乏交流,伊万自然也就不会理解母亲的孤独、她多年婚姻生活的不幸以及一个母亲为了孩子所做的牺牲和隐忍。

所以在俩人吵架的时候,伊万才会说出说出“父亲根本不是喝酒喝死的,而是被你气死的”这样的话。

《囧妈》:作为囧系列收官之作,豆瓣评分6.0到底冤不冤?

伊万话一出口,卢小花崩溃了,儿子是她生命的一切,是她活下去的信念,信念崩塌之后,卢小花愤然下车。

母亲的下车让伊万慌了神,他提上行李到处找母亲,当他好不容易在茫茫大雪中找到母亲的时候,本以为会被母亲大骂一顿,却不想母亲一脸平静的说了许多伊万不知道的家庭往事。

“我和你爸文化背景和家庭背景都不一样,我们俩确实过得不幸福。……小孩子是看不到那么多的,你能看到他是你爸,但你看不到他是我丈夫。……很多次我都想一走了之,但我一看到你就舍不得了,那天你跟我说,妈妈,长大了,我保护你,那一刻我就告诉自己,我这一辈子,就是为你而活着。”——《囧妈》

一场短暂的寻母之旅,让母子俩人敞开了心扉,达成了和解。

和解之后,坦白心声似乎变得容易了许多,他先是理顺了与妻子的关系,之后便向母亲坦白了自己离婚的事实。

这一次,卢小花没有大声训斥伊万,而是拍着儿子的背,默默地流着泪,在心里埋怨自己“应该再对张璐好一点”。

有爱,真好。

《囧妈》:作为囧系列收官之作,豆瓣评分6.0到底冤不冤?


三、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或多或少有父母的影子

在影片中,为了达成母子二人的和解,设计了一系列的冲突,但真正达成和解的则是在弗拉基米尔,母子之间因为父亲而产生的一次激烈冲突,为了加深冲突,还专门设计了一场“熊出没”的桥段。

“熊出没”的桥段虽然产生了一些戏剧效果,但未免太过单薄了,事实上,母子之间一切冲突都来源于原生家庭,而原生家庭也并没有电影所展示的那么简单。

在《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这本书中,作者奥利弗·詹姆斯曾提到这样一个观点:

“性格特征本身并不具备遗传性,性格特征之所以会在代际传播,很大程度上是学习(言传、身教和身份认同),虐待和关爱造成的。”——《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


《囧妈》:作为囧系列收官之作,豆瓣评分6.0到底冤不冤?

为了解释这个观点,奥利弗·詹姆斯做了大量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童年期的不良养育是行为问题的主要成因”,比如难相处的儿童的父母往往会通过强迫的方式让孩子服从,他们会不停的唠叨,从“不许这么做”到语气逐渐加强以至于完全丧失理智。

当这种“唠叨”变成常态,父母和孩子就会进入敌对状态,就像《囧妈》中的卢小花和伊万,刚一出场俩人就为了护照大声争吵、互不耐烦,当伊万不得不留在火车上的时候,母子儿子又为了大大小小等鸡毛蒜皮的事情争吵不休。

这些争吵的背后,其实就是母子二人在对方眼里的投射。

《囧妈》:作为囧系列收官之作,豆瓣评分6.0到底冤不冤?


虽然相处模式是比基因还要难改变的东西,但奥利弗·詹姆斯仍然给我们提供了三项建议:

1.找出自己家族的代际模式

了解父母小时候的故事,因为一个人对父母的方式与年幼时受到的培养方式密切相关,所以通过了解我们父母小时候的故事,可以了解他们为何会成为这样的人。

2.正面心理

在照料孩子上,我们有天使的一面,也会有恶魔的一面,天使和恶魔会不断博弈,但只要我们不断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展示更多的正面心理,那么 天使获胜的几率就比较大,我们的孩子也就更容易产生身份认同 、充满耐心和理解力。

3.以成年人的模式对待孩子

所谓成年人的模式,是指将自己与情绪分隔开,用客观角度看待自己所处的情况。

我们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我们认为对的事情,可孩子却不配合,甚至反抗,我们很容易为这些事感到生气,这时,我们就可以采取成年人的模式,即先对孩子的情绪进行评估,再试图培养他们的自我兴趣,让他们自己树立目标去完成。

《囧妈》:作为囧系列收官之作,豆瓣评分6.0到底冤不冤?

作为“囧系列”的收官之作,《囧妈》的豆瓣评分只有6.0,我想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三部电影的框架过于雷同,以至于失去了新鲜感。

但对于徐峥来说,“囧系列”是意义非凡的,2013年,《泰囧》的播出让徐峥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在此基础之上,2015年徐峥又推出了《港囧》,虽然《港囧》的口碑不如《泰囧》,但也获得了16亿票房的好成绩,2018年徐峥监制并主演的《我不是药神》更是获得了口碑和票房双丰收,所以站在观众的角度上,对《囧妈》的期待还是蛮高的。

作为2020年贺岁片,《囧妈》未能在大荧幕上映,我们无法得知确切的票房,但观看完整部影片之后,觉得其实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只有跳出固有的模式,才能发展和创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