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 【筆法】從麻姑到勤禮,顏體篆籀筆法的嘗試和定型

【筆法】從麻姑到勤禮,顏體篆籀筆法的嘗試和定型

顏真卿的顏氏家族自古輩出文字學家,如唐初的顏師古等,這在《顏勤禮碑》和《顏家廟碑》中均有較為詳細的記述。其中所指的文字學當然主要是篆籀,顏真卿有如此家學淵源,其自身自然也是諳曉於此。至於是什麼觸發了他想要將篆法融入楷書,可能源於他對繼承和創新的長期思索——自古真正偉大的書家都會在深厚的功底之上進行大膽創新和實踐。

【筆法】從麻姑到勤禮,顏體篆籀筆法的嘗試和定型
【筆法】從麻姑到勤禮,顏體篆籀筆法的嘗試和定型

《麻姑》的有些筆畫像“安”上去的。我們說《麻姑》絕對不是他的成熟之作而是顏真卿的一次大膽嘗試,是因為其中的篆隸之法與楷書的結合還流於表面、較為生硬。譬如每一撇都雁尾分叉,如同拷貝複製般的精巧安排。另外《麻姑》中的所有勾畫都如同外來嫁接在字上面的,而不像是其字本具的,如“方”字在最後一勾之前,以圓起圓收篆法行筆,感覺已經完整了,但由於這是楷書,還必須得出勾,於是就從這渾圓的筆畫中接出了一個份量很弱卻顯得突兀的勾畫。

【筆法】從麻姑到勤禮,顏體篆籀筆法的嘗試和定型

《顏勤禮碑》的筆畫是“長”出來的。此碑延續併發揚了顏真卿寬博、方正、外實內虛的體勢,更在用筆上,將篆法完美的揉捏進每一道筆畫中。相對《麻姑》而言,其捺筆和勾畫不再那麼一板一眼,而是隨順著字的姿態,信手拈來、水到渠成、自然而然。陳建忠老師講解《勤禮碑》時,就提到它的勾畫幾乎沒有兩個長一樣的。也就是說,每一個筆畫都彷彿是字裡生長出來的本有的樣子。

【筆法】從麻姑到勤禮,顏體篆籀筆法的嘗試和定型
【筆法】從麻姑到勤禮,顏體篆籀筆法的嘗試和定型
【筆法】從麻姑到勤禮,顏體篆籀筆法的嘗試和定型

所以我們說顏體是楷法的集成,而勤禮是顏楷的集成——筆法結體的集成,精神風貌的集成,氣格神韻的集成。中國書法抑或說漢字書寫的千年楷法至此集大成而基本定型,此後的宋元明清,不過是枝枝葉葉和邊邊角角的補充和調試,可謂“無關宏旨”。因此,《顏勤禮碑》可以畢生求索取法,作為進攻退守的學書“根據地”。然,此為一家之言,敬請方家指謬。(作者:張夢馳)

【筆法】從麻姑到勤禮,顏體篆籀筆法的嘗試和定型
【筆法】從麻姑到勤禮,顏體篆籀筆法的嘗試和定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