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筆法、筆勢,練的是你手上的功夫

練習筆法、筆勢的二十個方法(連載四)

筆法、筆勢是蘊含在點畫書寫中的規律性技法,是真、草、隸、篆、行各體都用的著的技法,提煉出轉、折、提、按、中鋒、側鋒、入筆、行筆、收筆等關鍵的筆法、筆勢,有意識的、逐個的加以強化日常訓練、或集中練習、反覆練習,對於臨摹字帖、創作實踐、書法評鑑都很有用處,請您在是練習中,琢磨琢磨,一定有趣亦有益。

十六、轉筆與折筆的交替使用練習方法

訓練目的:

轉筆與折筆的配合。

說明:

彎曲頻繁的線條通常都是轉、折間替.以避免節奏的單調。轉、折如何配合,不同書法家有各自的特點,深人某種風格時可留心觀察、歸納。

步驟與要求:

1、臨寫圖a所示線條,用手碗控制線條方向的轉換.轉筆、折筆處應保持各自明顯的特徵.運筆流暢,無停頓。

2、按上述要求臨寫圖b各筆畫。

3、臨寫圖c各字。

「轉」筆法、筆勢,練的是你手上的功夫

「轉」筆法、筆勢,練的是你手上的功夫

十七、筆鋒進出點畫的位置和方向

訓練目的:

對筆鋒進人、離開點畫時位置、方向的觀察與控制。

說明:

如按鋼筆字書寫習慣去寫毛筆字,筆尖落下的方向通常與筆畫的走向重合,但毛筆字落筆與點畫行進的方向經常不一致。筆尖離開點畫的方向對於準確臨寫,對於接續下一點畫,都有重要意義。筆尖進出點畫的位置與落筆方向有關,且對此後的行筆影響很大,是臨習時觀察的重要之點。

步驟與要求:

1、仔細觀察下圖中各字筆鋒進人、離開點畫的位置與方向。

2、將各點畫分開臨寫,以至能熟練、輕鬆地控制筆鋒進、出的位置和方向。

3、仔細觀察,分析各點畫中筆鋒進、出的位置和方向,不明確時,參照前後筆畫和形狀相近的筆畫做出判斷。

「轉」筆法、筆勢,練的是你手上的功夫

十八、點畫內筆鋒運動軌跡練習方法

訓練目的

控制筆鋒在點畫內的運動軌跡。

說明:

書寫出某種形狀的點畫,取決於筆鋒運動的路徑。各種字體、各種風格點畫形狀千變萬化,但它們的共同要領是筆鋒必須在線條方向、尺度發生變化時到達規定的位置,否則便稱做“信筆”。這些“規定的位置’與“規定的路徑”同為準確書寫的必要條件。

筆鋒壓下時,筆毫鋪開,毫尖並非集中於一點,因此它們“規定的位置”也可能是若千“點”—或某條邊線.不過,有時某一點最為重要,我們便以這一點來代表整個筆毫的端點。

步驟與要求:

1、仔細觀察圖a手腕動作和筆尖軌跡的示意圖,徒手操演。

2、臨寫圖a所示筆畫。

3、臨寫圖b所示筆畫,毫尖必須到達各筆畫的終極位置。

4、分析圖c所示筆畫中筆毫鋒端所到達的位置,臨寫。

「轉」筆法、筆勢,練的是你手上的功夫

十九、點畫連接時筆鋒正確的運動路線

點畫間筆鋒運動軌跡

訓練目的

點畫連接時筆鋒正確的運動路線。

說明

書寫是連續、完整的運動,在各斷開的筆畫之間,筆鋒仍然必須按照一定的規範運行;某些字憑藉遊絲而透陣出運行的軌跡,但在更多的時候,這些點畫之間的運動都消失在空中。這種運動路線與點畫內部筆鋒的運行密切相關—它們本來就是一個運動的整體,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各點畫內部運動都不易觀察,這給點畫間運動軌跡的判斷帶來了困難。

合理的空中運動路線,保證了點畫準確書寫時的方便、快捷.

步驟與要求:

1、按圖a所示書寫粗細均勻的線條,保證中鋒。基本符合要求後,速度逐漸加快。

2、臨寫圖b,注意連接點畫的線條與點畫的區別。

3、臨寫圖c,點畫斷開,但筆鋒仍按圖a所示行進。

4、用鋼筆模仿圖a畫出圖d中各字筆鋒運動軌跡圖,徒手操演熟練。臨寫圖d各字。

「轉」筆法、筆勢,練的是你手上的功夫

二十、判斷、控制書寫時所使用的力量

說明:

通常書法訓練中總是強調“指力”、“腕力,,不適當地使用力A只會使運動值化、線條呆滯。我們強調學習初期以動作的協調性為主要目標,強調各部位的放鬆.靈活.在達到協調、靈活的目標以後,再體會適度增加力A的效果。實際書寫時指、臂確實需要用力,但它必須適度,而自如地控制所使用的力盤,成為技術訓練的要點之一。不同的字體、風格對書寫時所使用的力量要求不一樣。

步驟與要求:

1、書寫長橫線,線條平直、均勻,指、腕、臂儘可能放鬆。

2、繼續書寫若干條長橫線,依次逐漸增加右手指、臂所使用的力量.直到無法再增大為止.使用較大力盆時.應有自己為自己製造阻力的感覺。

3、將寫出的線條與圖示線條比較,找出自己所寫的線條中與線條c最接近的一條。回憶自己書寫這條線時的感覺.反覆練習,以至能自如地把握線條中的這種感覺。

4、按照所找到的對力盤的感覺.書寫豎線、S線與自由線.

5、利用線條a, d做上述練習。

「轉」筆法、筆勢,練的是你手上的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