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对中药的有毒与无毒的理解(下)

【导言 】自古以来许多人总认为中药或中草药源于天然,且大多是植物药,其药性较为平和,许多中药或中草药还是药食两用,因此认为它们是安全无毒或不良反应很少,甚至认为中药或中草药是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从而盲目地选用或加大剂量应用中药处方,这种思维现象在临床或民间运用中司空见惯。其实,中药或中草药的毒副作用往往易被人们忽视,随着科学的发展,药理毒理学的研究深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有上升趋势,中药或中草药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也逐渐被医药科技人员重视,中药或中草药安全无毒的观念正在改变。本文作者通过对中药或中草药毒性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中药或中草药的有毒与无毒的探讨,旨在引起医药工作者或者普通的老百姓对中药毒性的重视和重新理解,在今后的应用中能够慎重使用中药和中草药。

对中药的有毒与无毒的理解(下)

(接上节)

(5)精神因素

对中药的有毒与无毒的理解(下)

3、临床用药因素

(1)给药途径因素

对中药的有毒与无毒的理解(下)


对中药的有毒与无毒的理解(下)


对中药的有毒与无毒的理解(下)


对中药的有毒与无毒的理解(下)


对中药的有毒与无毒的理解(下)

(2)用量剂量因素

包括剂量标准不统一,范围太大;用药随意性较大不统一标准;药物本身因素造成剂量不确定难以控制;

对中药的有毒与无毒的理解(下)


对中药的有毒与无毒的理解(下)


对中药的有毒与无毒的理解(下)

(3)用药疗程因素

对中药的有毒与无毒的理解(下)


对中药的有毒与无毒的理解(下)

(4)医生辩证因素造成

对中药的有毒与无毒的理解(下)

(5)组方配伍因素

包括灵活选择配伍减毒、慎重选择有配伍禁忌的药物以及避免组方繁杂或利用包围疗法造成毒性倍增;

对中药的有毒与无毒的理解(下)

中药历来讲究十八反和十九畏,在临床运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总之应当做到:

对中药的有毒与无毒的理解(下)

(6)中西合用因素

随着我国在中西药结合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加快,为了强化临床效果,常选择中西药联合使用的方法。但是人们虽然认识到西药配伍禁忌的重要性,往往忽略中西药合用的配伍禁忌。以下几种中西药合用情况,会影响治疗效果,具体概括为:

A、利福平、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异烟肼等,不能与石决明、牡蛎、瓦楞子、龙骨、石膏制成合剂;(注:由于在丹参片中,主要成分是丹参酚、丹参酮,因此丹参类或者含有丹参成分的中成药,不能与西药中的胃舒平合用,胃舒平中含有的氢氧化铝成分,可能与丹参产生络合物,难以被胃肠吸收;同时丹参注射液和VC针剂也不得混合注射,二者可能出现还原反应,削弱西药效果;

B、麻黄不能与降血压药同用;(注:由于麻黄的主要成分是麻黄碱,属于交感神经的兴奋剂,具有升高血糖及 的作用;

C、胃痛散、元胡止痛片不得与各种洋地黄类强心药物合用;(注:由于胃痛散、元胡止痛片等中成药中含有颠茄类生物碱成分,可延迟胃排空时间,减慢胃肠蠕动)

D、枇杷叶、桃仁、杏仁等含有氰甙的中成药,不能与咳必清等镇咳西药合用。(注:在胃酸的作用下,含有氰甙的药物经过酶水解作用,形成氢氰酸,可起到镇咳作用,抑制呼吸中枢;但是咳必清等西药,则会加强呼吸中枢,进而二者合用,产生不良反应)

E、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等中成药与新霉素合用,也会增加毒性反应;(注:由于新霉素中含有硫酸盐,在胃肠道中分解,形成一定量的硫酸;氧化了安宫牛黄丸或者至宝丹中的雄黄;含汞的朱砂等中药,以及朱砂安神丸、七厘散、磁朱丸、梅花点舌丹等不能与亚硝酸盐、硫酸亚铁、碘化物及溴化物等合用,否则可能生成碘化汞、溴化汞,具有毒性作用,引发患者药源性肠炎。

F、甘草、鹿茸等含有糖皮质激素样不宜与阿司匹林等刺激胃粘膜的水杨酸衍合物合用;(注:可能诱发或者加剧消化道溃疡问题);

G、氨茶碱不宜与麻黄同用;(注:二者属于平喘药物,可对气管平滑肌起到松弛作用,但是据临床应用的观察发现,如果二者合用,不仅疗效不理想,而且患者还可能出现头昏、头痛、心律失常等现象)

H、银杏叶不宜与阿司匹林合用;(注:可能增强对血小板功能的抑制作用,造成患者出血现象;

J、牛黄解毒片、解暑片、麻仁丸不能与胃蛋白酶、西药胰酶等共同服用。(注:由于大黄酚是大黄的主要成分,会抑制酶类的消化作用生成)

对中药的有毒与无毒的理解(下)

(6)煎药方法因素

对中药的有毒与无毒的理解(下)


对中药的有毒与无毒的理解(下)

【结束语】

对中药的有毒与无毒的理解(下)


对中药的有毒与无毒的理解(下)


对中药的有毒与无毒的理解(下)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