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一個駐村工作隊長的抗疫故事—記獻甲村駐村工作隊長陳前濤

(供稿 向能利 李相文)這是一個尋常的夜晚,天還下著冷雨,村裡非常的安靜,也不知是晚上幾點了。白天給重點地區返鄉人員多次打電話和微信溝通,打得手機都沒電了,就放在駐村休息的地方充電。陳前濤隊長回到浮屠鎮獻甲村委會休息點,實在邁不開腳步了,只想躺下來休息。所謂床,其實就是一個地鋪。辦公室的水泥地上鋪上一層泡沫墊,然後放上一床被子,這二十多天來,他就這麼過來的。

一個駐村工作隊長的抗疫故事—記獻甲村駐村工作隊長陳前濤

他拿起窗臺上充好了電的手機,才發現已是深夜十二點多了。白天在卡口值班,陪下沉一線的浮屠鎮柯賢高書記一道,瞭解包保村民的身體狀況和生活需要,晚上冒著大雨,挨家挨戶去給村民測量體溫。現在,還不能睡,他還要對當天的工作進行梳理。

倒了一點開水瓶裡的水,吃了一粒高血壓的藥,洗了把臉,就開始寫工作日記。

陳前濤是浮屠鎮國土所的所長,大年初一開始,他先是在荻田村駐隊,後來獻甲村這邊人手緊張,鎮柯賢高書記就讓他過來,臨危受命,被任命為駐村作隊長,開始下沉到村民家中,並開始了24小時值守工作。

他所包駐的獻甲村,常駐人口有1267人,流動人口大,由於疫情突然來臨摸排疫情強度極大。前一段時間,忙著開會抓工作部署,張貼宣傳單,宣講疫情防護知識,講解肺炎疫情的危害,告訴村民要積極配合村幹部,在家待著,不要出去,出門戴口罩,要求每戶守住自己的門,管住自家的人。對武漢,黃岡等地返鄉人員進行登記造冊,核實比對,不漏一戶。他進駐村後,就以隔離點為家,寸步不離,不掉一人。

後一階段,疫情有所好轉,特別是陽新縣有幾天確診病例連續清零。不少村民思想上有所鬆動,就有人想闖卡口出去,說是要去買藥買菜。柯賢高書記每次來村的時候,就對他說,越是這個時候,越要加強定力,加大對疫情的防控,咬緊牙關不放鬆。村民有什麼實際困難,要想辦法用實際行動去解決,而不是一味去勸說。柯書記的話,讓他找到了工作方向,工作就更有動力了。他有時連續工作超過15個小時,辦公室就是家,村民就是家人。比如,上街去為村民陳敬用、蔡華髮、蔡榮傑購買降血壓、嬰寶膚專家等藥品,連藥錢也不肯收他們的。聯繫送菜上門,送到有需要的每個村民家中,這些日子,共送菜達1300斤,魚310斤。克服重重困難,為古禮合作社拉種子、瓜苗等。每次聽到村民親切地喊他陳隊長,看到村民見到他那一臉的笑容,他就覺得,所有的勞累都是值得的。

是呀,在駐村點,上到鎮的書記、鎮長,下到村兩委的同志,還有黨員志願者,他們行色匆匆的背影,就是這個春天最好的風景。他自己工作的同時,也被身邊的人和事感動著。對居民,他除了做好讓他們籤責任狀這些硬性的動作外,還經常對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他們講述那些像鍾南山一樣的逆行者的故事。有一天他把網絡上看到的一句話抄在工作日記上,送給隔高在家的居民看:哪有什麼歲月靜好,現世安穩,我們如今能安全地“宅”在家中,都是因為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這些居民,都把陳隊長,當成了他們的貼心人。

陳前濤合上工作日記,發現時間已經很晚了。就把手機放在條桌上準備休息。一看桌上還放著昨晚回家寫的半副對聯。前幾天,看到縣楹聯協會為江蘇醫療隊馳援陽新的徵聯徵文,愛好書法的他想撰副對聯去應徵。但寫了半副就卡殼了。不知為什麼,今晚卻突然來了靈感,他看了看上聯,提筆一揮而就:

千里馳援,天使逆行呈大愛

八方布控,幹群合力克時艱

窗外,連續下了幾天的雨已停了,明天該是個大晴天。聽得見誰家的雞半夜在叫,使得曠遠的鄉村的夜晚更加寂靜。

該睡覺了,明天還要早起。從這幾天的新聞看,疫情的拐點即將出現,相信離全民解封的日子不會遠了,因為,春天和陽光,畢竟是關不住的。(編輯 黃練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