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過敏性疾病,抗過敏藥物你用對了嗎?

過敏性鼻炎、急慢性蕁麻疹、皮膚過敏導致的皮疹和瘙癢等怎麼正確用?

-關注老談說藥,有問必答。


  • 什麼是過敏?


過敏性疾病,抗過敏藥物你用對了嗎?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人體的免疫反應。

當外來物質(醫學上稱為“抗原”)進入人體後,機體的免疫系統就會立即做出反應(產生“抗體”),將外來物質驅除或消滅(抗體與抗原特異性結合),這就是免疫應答發揮的保護作用。

但一旦這種免疫應答超出了正常範圍,人體的免疫系統對一些致敏原過度敏感,對人體自身進行攻擊和破壞,這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過敏。

過敏的發生條件:

1.過敏原(花粉、海鮮、藥物等);

2.過敏體質(不是所有人都會過敏,前提是人體對某種過敏原有致敏狀態)。

過敏的致病機理:

1.過敏原進入人體;

2.抗體與過敏原結合(主要是皮膚、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等細胞表面的抗體);

3.過敏原與抗體結合物導致細胞釋放過敏介質(主要是組織胺);

4.組胺引起毛細血管擴張和通透性增強;

5.產生過敏症狀(皮膚瘙癢、皮疹、鼻塞、打噴嚏、流涕、哮喘等)



  • 過敏性疾病有哪些?


過敏性疾病,抗過敏藥物你用對了嗎?


過敏性疾病,抗過敏藥物你用對了嗎?

1. 過敏性鼻炎;

2. 急慢性蕁麻疹;

3. 急慢性溼疹;

4. 過敏性皮炎;

5. 過敏性哮喘;

6. 過敏性紫癜;

7. 其他有瘙癢、皮疹等症狀的皮炎。


  • 哪些藥物可以治療過敏性疾病呢?
  1. 過敏性疾病最常用的藥物當屬於抗組胺類藥:作用機理就是此類藥物與H1受體結合,拮抗組胺導致的過敏反應。目前抗組胺藥物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 第一代有:氯苯那敏(撲爾敏)、賽庚啶、苯海拉明、異丙嗪等, 第一代有嗜睡、鎮靜、口乾等副作用,目前應用得少, 但對皮膚瘙癢引起的睡眠障礙可以推薦使用; 第二代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阿司咪唑、咪唑斯汀、依巴斯汀、特非那丁等,第二代藥物一般沒有明顯嗜睡等副作用,是應用得最多的抗過敏藥物,如氯雷他定片(開瑞坦)、阿司咪唑(息斯敏)是過敏性鼻炎、蕁麻疹等患者的常用藥物。但阿司咪唑和特非那丁可能有心臟毒性,會導致心律不齊,使用時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第三代有:氯環利嗪、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左西替利嗪等。此類藥物安全性最好,基本無第一和第二代的副作用,而且作用快速、長效、持久,是值得推廣的抗過敏疾病的藥物。
過敏性疾病,抗過敏藥物你用對了嗎?

第三代抗組胺口服片劑,安全、迅速、長效。

2.過敏反應介質阻滯劑:作用機理是通過穩定肥大細胞膜,阻止組胺及其他過敏反應介質的釋放,產生抗過敏效應。主要藥物有:酮替芬、色甘酸鈉。這類藥物比較少,用常用的有富馬酸酮替芬鼻噴霧劑,用於預防治療過敏性鼻炎。

3.鈣劑:能增加毛細血管的緻密度,降低通透性,從而減少滲出,減輕或緩解過敏症狀。主要有葡萄糖 酸鈣、氯化鈣等,通常採用靜脈注射,奏效迅速,一般較少用到。

4.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對機體免疫功能具有非特異性的抑制作用,對各型過敏反應均有效,但主要用於 治療頑固性外源性性過敏反應性疾病。如強的松、地塞米松、曲安奈德、倍氯米松等。這類藥物是大家非常關注的藥物,因為類藥物是屬於激素,副作用較多,如影響兒童發育、肥胖、骨質酥鬆等,不宜長期使用。如大家熟悉的外用糖皮質激素乳膏有皮炎平軟膏、氟輕鬆軟膏、複方倍氯米松樟腦軟膏、丙酸氯倍他索軟膏、丁酸氫化可的鬆軟膏、糠酸莫米鬆軟膏等,這些是皮膚科常用的外用藥,有抗過敏、消炎、止癢、減輕皮疹等功效,有療效好、見效快的特點。但長期應用會導致皮膚變薄、乾燥、黃褐斑等不良反應,所以不宜長期應用,特別是面部過敏皮膚病,不可私自亂用激素藥。


過敏性疾病,抗過敏藥物你用對了嗎?

第三代抗組胺乳膏,無激素,長效安全

5.中藥:中藥湯劑、中成藥都有一些抗過敏的作用,而且副作用少,可以與西藥聯合用藥。有些中藥如甘草和柴胡等有抗炎抗過敏的作用,中成藥有祛風止癢的膚癢顆粒、燥溼止癢的金蟬止癢膠囊、養血潤燥的烏蛇止癢丸、治療鼻炎的鼻炎康等,還有外用的川柏止癢洗劑。如果經久不愈的慢性過敏性疾病,可以找中醫辨證治療,或者中西醫結合,一般也會收到效果。


  • 老談建議

對於過敏性疾病,西醫認為是免疫系統的變態反應,主張抗過敏或脫敏治療,一般見效快,容易復發;中醫認為是正氣不足,血虛生風、外邪入侵,從衛氣固表,養血潤燥、祛除外邪等入手,但不一定會見效,各有優劣,建議個體差異,綜合考慮。但如下幾點還是要做到:

1.減少過敏原的接觸;

2.增強體質,多運動;

3.合理使用藥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