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宗慶後表示,“不收工薪階層個稅,消費才拉的起來”,你同意嗎?

Adoptionist


規定了五千元起收個稅?容我先笑完喘口氣再說話,當然實話!

閒話少說,直接舉實例吧!

我所在的三線地級市,經濟發展水平一般化(具體名稱不說了,怕約喝茶!)普通人的工資二千元到三千元,五千元算可以的了,但除了大、中型用人企業外,其他單位基本不管三金一險,每年自己全額交,去年應該六千多了,個人自交的職工醫保、大病互助一起二千多。

別的都先不說,光說小孩成長、教育吧。生小孩子奶粉一月算四桶吧,純國產一千塊不多吧?上幼兒園公立的五千一學期,正常吧?上公立小學不跨區學費本身不算貴,小孩中午吃飯、下午四點多下課了沒老人接小孩的話得託管吧,少說一個月一千元。從小學到高中補習班得多少,一學期三、五千起步,高級補習班會嚇到你哭,你再窮敢不給孩子補習?上大學每年學費至少上萬,藝術類的幾萬塊正常不過,每月生活費一千五百隻夠孩子生存吧?孩子大學剛畢業找個三五千的工作如何自保?房價去年三個多月漲到八千多了,今年鐵定破萬,普通工作想憑自身能力買車、買房、結婚,拼命去吧!啃老去吧!

你得保佑自己及家人不生大病,家人平安別出意外,自己別失業,辛苦攢點血汗錢做點小生意千萬別虧本,孩子別學壞別當敗家子,這樣活著就算幸運了,可現實如何誰知道?

至少在我們這邊別說五千塊一月,就算你一萬塊一月不收你個稅又怎樣?你敢消費嗎?

不論你作為一個普通人掙多少一個月只有不停的讓自己工作才能生存,某一天你會發現你手停止工作的一天,你的口裡就沒飯吃了(俗話所說的手停口停)。所以你沒掙到大把的錢,你絕不會有安全感!

普通草根階層的中國人這麼努力的掙錢,並不是因為我們生而勤勞,而是因為要生存!

沒有生存的危急感才會有安全感,有了安全感才會有幸福感!

你幸福嗎?


阿呆的老大


個稅徵收的本意是通過二次收入調節來拉近社會的貧富差距,對於目前個稅的確起徵點定得過低,應該擴大至社會平均工資以上才較為合理。個稅的目標就是,讓收入少的人少繳稅,甚至不必繳稅,讓收入多的人承擔起高稅賦責任來,在國外個稅的90%以上是由富裕階層繳納,只有10%的個稅是由普通民眾承擔。

有兩點我不同意宗慶後的觀點:一是中國中產階級並沒有像他說的這麼多,即使再努力,14億人口中有10億人是中產階級這恐怕是短期內辦不到的,宗慶後有點過於樂觀了。二是,即使取消了個稅,對於消費拉動也是有限的,因為高房價、高房租才是阻礙中國消費啟動的最大元兇。即使取消個稅對於拉動消費作用恐怕也是非常有限的,也是微不足道的。

當然,宗慶後認為,只有老百姓手裡面有了錢,才能拉動消費,擴大內需,這種觀點是正確的。現在,我們不是討論要取消個稅,因為全球執行個稅的國家有很多,並不是我們中國獨家,而是討論如何讓個稅更加公平、公正,真正起到調節社會貧富收入差距的利器。

第一,個稅應該對家庭負擔重的職工採取減免措施,比如一個職工月薪8000元,又要養老婆又要養孩子,還要養父母,那他的個稅就要減免。因為他收入的確不低,但是與一對月薪都有5000元,沒有任何家庭負擔的小夫妻來說,壓力是很大的。所以,個稅要徵得人性化,這樣可以讓一部分人有足夠的消費保障能力。

第二,對於剛需家庭,他們買了房產,每個月還貸要佔到工資收入的50%甚至60%以上,如此不堪重負,對於這些家庭,個稅應該酌情予以減免,或者用個稅來抵扣房貸。讓他們可以有更多的資金去消費。不過,最終要想起動消費,還是既要將收入分配蛋糕向民間傾斜,又要將房價和房租打壓下來,讓大家有更多的資金去消費。

第三,現在的個稅不是拉近社會貧富差距,而是拉近差距,因為富人不用繳納個稅,特別是明星演員的收入畸高,而且通常可以逃稅漏稅,同時還有一些富人會有很多額外收入,但是他們卻從來不繳個稅,而只有普通工薪一族卻一定要繳稅。所以,我們個稅的改革一定要讓富人承擔起個稅的主力位置,普通工薪階層繳納個稅只是象徵性的履行義務,這樣社會的貧富差距才能真正得到調節。


不執著財經


部分同意宗老的觀點!

作為民營企業的創業者,宗老一直為普通員工呼籲減稅。體現了一個企業家的愛國情況和社會責任擔當!

在此,向宗老表達一個普通工薪階層的敬意!

為什麼部分同意呢?!

一是因為目前一般工薪階層的工資水平能達到5000元的並不多,他們的消費能力本已有限;二是因為他們的生存壓力太大。他們更希望政府能提供更多機會,讓他們提高收入;三是如果提高免徵額,的確間接增加了他們的收入,讓他們享受到福利了……

大家說是吧?!



每天讀名著


近年來國家一直提倡拉動內需,促進國家經濟發展,但窮人沒錢自然消費減少。工薪階層的收入本來就不高,如果不受工薪階層的個稅,他們就能多一部分可支配收入,而且他們又有很強的購物慾望來改善生活,這樣自然能拉動消費。

現在個稅5000元免徵額加上綜合扣減因素,個稅負擔依然較高,對於普通工薪階層來說,眼前面臨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四座大山”的力壓,生活很不容易,消費起來確實有顧慮,不敢過多地消費。而如果對這些中低收入水平的工薪階層全部免徵個稅,則工薪階層必然有更多的資金可拿來消費,消費起來膽子也會更大,不用疑慮這對實體經濟發展將產生巨大的推動力。

筆者認為如果要想讓工薪階層能夠大膽的消費還要再幾個方面下功夫:第一就是控制房價,現在國內房價過高,很多人為什麼不敢去消費,就是要攢首付,攢了首付買了房之後要還貸款,那麼消費怎麼能釋放出來?第二是降低醫療成本,雖然現在老百姓有個小病可以通過醫保解決一部分費用,但是整體來說醫療的成本還是太高,很多大病都不在保險範圍之內,這部分費用也佔到了居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第三是教育,國家一直在提倡生二胎,但是年輕人的生育慾望並不強,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教育的影響,現在的教育減負其實就是給家長增加負擔,課堂上學不夠那麼多那麼只能課下找補習班花錢學,家長們當然要省吃儉用為孩子考慮。

今天有很多的朋友給我發來感謝留言說,墨老師,您太牛了,看了您的選股文章,我們也抓到了光洋股份的10個漲停,太感謝您了,您能不能給我講一講本週可以佈局的潛力股。

光洋股份在11月6日股價發文章講解之後,這隻股票也是連續的大漲10個漲停,很多看了本人選股文章的新手股民,如果有提前建倉,是不是又賺了一波,應該還賺了不少,這一波的漲幅已經超過了159個點。

奇銳股份這隻股票,我們來看,在11月14日選出來後,這一波的漲幅已經超過了46%,很多的新手股民在看了選股法後都是抓到了這46個點的收益!

今天再給大家來選出一隻接下來有望從底部啟動地短線潛力股。

上圖這隻股票,在底部震盪整理後,目前放量上漲,後市將連續打板,能不能超過光洋股份的8個漲停,我們試目以待,想抓漲停的朋友,可以到朋友...圈查看, 這次不要再錯過了!

思路很多,牛股更多,墨龍希望下一個學會此種思路抓住牛股的,就是正在閱讀本文的你!當然,如果大家手中持有股票已經被套,不懂解套,不懂走勢,不懂操作,都可以一同探討,本人看到定當鼎力相助,為大家答疑解惑。墨龍微信公眾號:墨龍點股


要城右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董巖:

宗老爺子的這番話筆者認為是很有道理的,但是筆者也不是完全的贊同。筆者對於拉動消費,解放工薪階層的錢袋子有如下解讀:

廣大的工薪階層才是社會消費的主力,我國有14億人口的市場,但是這14億人口的市場要想釋放出能量那麼就要讓老百姓有錢消費,降低稅負只是其中的一種途徑增加百姓的收入,個人所得稅的宗旨是為了抑制少數富人過高的收入讓社會財富再分配,普通工薪階層的收入徵收的個人所得稅佔個人的總財富很有限,就算個稅提高到5000元,對於每個人減負也是十分有限的。但是我們不能說一點效果都沒有,畢竟新標準實施後,扣除五險一金後月薪1萬元的人一個月可以少交455元,一年是5460元,扣除五險一金後月薪5000元的人調整後不再交稅,每月省45元,一年省540元。所以對於增加收入十分有限,但是不能說一點幫助沒有。

筆者認為如果要想讓工薪階層能夠大膽的消費還要再幾個方面下功夫:第一就是控制房價,現在國內房價過高,很多人為什麼不敢去消費,就是要攢首付,攢了首付買了房之後要還貸款,那麼消費怎麼能釋放出來?第二是降低醫療成本,雖然現在老百姓有個小病可以通過醫保解決一部分費用,但是整體來說醫療的成本還是太高,很多大病都不在保險範圍之內,這部分費用也佔到了居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第三是教育,國家一直在提倡生二胎,但是年輕人的生育慾望並不強,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教育的影響,現在的教育減負其實就是給家長增加負擔,課堂上學不夠那麼多那麼只能課下找補習班花錢學,家長們當然要省吃儉用為孩子考慮。

所以筆者認為宗老的說法是沒有錯的只是不夠全面,要想讓老百姓想消費敢消費就要讓每個人的生活成本降下來,降低房價、降低醫療成本、降低教育成本我想也是增加老百姓的收入,這三方面的支出變少了,那麼老百姓可供支配的收入自然也就變多了。


首席投資官


我覺的宗慶後董事長的觀點很有道理,也完全符合我國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情況。

我們現在的情況是交稅很不合理,該交的沒有交,該多交的少交,而不該交的卻讓交稅。

一個月入5000元的工薪階層,在目前我國房價和物價都不斷上漲的情況下,他貸了大量的款,每個月要還沒完沒了的利息,你還讓他交稅,你讓他怎麼去消費,你讓他怎麼去為消費供給側作貢獻。

實際上,在目前這樣的高房價、高物價情況下,有許許多多的工薪階層純粹就是月來月光,日子過得緊緊巴巴。在這種情況下,誰還有餘錢去提升什麼消費升級呢?

還有,現在的房地產市場泡沫現象已經很嚴重,然而還在大量的建設,導致房價不斷地上漲。其實,這裡都是炒房炒出來的。為什麼對這樣的事情,不能及時地出臺房地產稅法,來加以迅速的解決呢?

另外,還有哪些名星們天價的高收入,為什麼不能給予徵收高比例的稅額呢?

這方面,我們可以學學美國,美國的個人所得稅門檻是很高的,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刺激了美國居民長期的消費增長,刺激了美國經濟的發展,增強了美國經濟在世界上的競爭力。

所以,我個人認為,個人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下的都不應該交納所得稅。


潤友


同意。現在社會貧富差距很大,再加上房價掏空了很多工薪家庭,並讓他們負債累累。根據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分析,富人消費能力強勁,但消費慾望不是很強,窮人有消費慾望,卻沒有足夠的消費能力。

近年來國家一直提倡拉動內需,促進國家經濟發展,但窮人沒錢自然消費減少。工薪階層的收入本來就不高,如果不受工薪階層的個稅,他們就能多一部分可支配收入,而且他們又有很強的購物慾望來改善生活,這樣自然能拉動消費。

不過牛熊交易室認為這種想法也是隻能想想而已,稅收是國家的主要經濟來源,而個稅又是比較重要的一項稅收,如果真拿個稅開刀,會引發更多麻煩。

比如是全部不徵個稅還是隻是工薪階層不徵?工薪階層又該如何界定?如何避免非工薪階層為了躲避稅收偽裝成工薪階層?以及個稅這部分收入缺口由什麼替代?


牛熊交易室


不同意。即使不收工薪階層的稅收,也不可能拉動消費。他可能不知道什麼叫做“工薪階層”。凡是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下的,都叫做工薪階層。其實,絕大多數人的月收入都在5000元以下,甚至還有2000元以下的。工薪階層的收入就這麼一點點,即使繼續繳稅,按照比例來說,也繳納不了幾個錢。

換言之,即使把全中國的工薪階層的所有的稅收都一概免除,也減免不了幾個。一個月少繳納幾十元錢,就富裕起來了嗎?國家多這幾十元錢,就可以大大的拉動消費了嗎?

答案是:不能。

那麼,怎麼樣才能拉高全民的消費能力呢?

就只有兩條路可走。第一條是增加收入。第二條是減少大額支出。增加收入,指的是增加工薪階層的集體收入。工薪階層之所以收入少,是因為缺乏特別的技能。減少大額支出,是必須減少因為購買房屋而付出的超額代價。以南京為例,普通的南京市民每月收入也就是2000~5000元人民幣,而南京的房價平均達到2萬元以上。這樣就會過度消費居民的購買力。


懷疑探索者


宗慶後表示,“不收工薪階層個稅,消費才拉的起來”,你同意嗎?

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認為個稅起徵點定為5000元太低,他甚至表示,“不用收工薪階層的個稅,這樣消費才拉得起來”。

對於這番話,我有切身的感受。

我是一名徹徹底底的工薪階層,近些年來,明顯感覺到錢不夠花了。一方面工資漲得太慢;另一方面剛性支出越來越多,比如房貸、子女就學、醫療開支、老人贍養、人情開支等等,每一樣都不能少;還有一方面就是感覺物價上漲厲害,一百元錢只要拿出來花,一下子就沒有了。

就拿外出旅遊來說,無論是車票、住宿,還是門票等,都漲得厲害,過去幾千元能夠打發的旅遊,現在幾乎都要上萬了,如果要購物的話,那就更不用說了。

如何解決消費拉動經濟的問題?我覺得有幾點值得關注:一是要提高工資收入水平,特別是中低收入者,不斷擴大中產階層。

二是儘量減少對中產階層的徵稅,主要應向高收入者徵稅。所以個稅起徵點,以及相應的稅率,前者要提高,後者要降低。包括五險一金,都要減輕企業和個人的負擔。

三是不能把老百姓的基本民生需求作為消費來拉動,比如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不能作為產業、消費來拉動,應該作為民生事業來對待。

四是要控制相應物價上漲,比如房價、房租等,必須要予以控制,否則就會擠壓人們的消費需求。

五是要改善消費環境,不斷提升消費質量。比如旅遊方面,不能走粗放、商業化過濃的路子,而應由體驗式的路徑。還有各個行業的宰客、欺詐、暴利、壟斷等市場亂象,都要予以根治。


碧翰烽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後的很多言論,引起了大家的熱烈的關注和討論,其中有一點就是宗慶後表示不收工薪階層的個稅,消費才能夠拉動起來。

眾所周知,個人所得稅是整個國家非常重要的一個稅收來源,在很多西方的稅收體系當中,個人所得稅甚至是國家最重要的稅種之一,雖然在中國來說,個人所得稅不是最大的稅種,但是也是非常重要的稅收來源,那麼宗慶後說這樣的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其實我們覺得宗慶後說這樣的話,也是有它的一些理論依據的,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其實主要就源於對於中國國民而言,大家的稅收負擔其實是相對比較重,大家必須要將自己的收入的一大部分用來交稅,而這些被交了稅收之後的收入,也讓大家其實有很難有更多的收入去買其他的東西,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有可能會抑制了大家的消費力水平。

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的確是曾經有一些發達國家,或者是一些資源密集型國家(比如說土豪阿拉伯國家),採用了對個人所得稅的減免,甚至是不收稅的一些政策。從政策的效果來看,的確是非常明顯的,因為不需要繳納高昂的個人所得稅,大家也就有更多的錢去用於消費,對於經濟的增長好處自不必說。但是,我們要看到的是納稅其實一直被作為支持國家發展的一個根本,美國國父富蘭克林曾經就說過:人類生命中有兩件事是完全無法避免的,一個是死亡,另外一個就是稅收。

的確,我們看到,面對著國家的整體的一個經濟社會的發展,稅收是國家用來收集整個的國家財力,用於整體的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用於國防的關鍵,如果沒有足夠的稅收,國家將難以支撐國家的發展與有效運行。

在經濟學上,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大政府和小政府之爭,從大政府的這個理論邏輯出發,就是國家要採用比較高的一個稅率,然後通過收稅,將國家的財富變得更多,並且建立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和福利社會制度,讓大家的生活都沒有更多的壓力,從而促進消費水平的提升。

另外一種則是小政府學說,所謂小政府學說,就是國家對於經濟的干預應該更小,而更多的讓市場來做主,發揮市場主體的作用,這種減稅甚至免稅的設計思路,其實就是小政府學說的體現。

但是,就是無論大政府還是小政府,都是要以促進經濟的發展為最根本前提的,而我們看到由於中國特殊的國情,直接照搬照抄美國的一些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其實是很不適合中國的發展,中國應該根據我們的實際情況,從實際的角度出發來實現整體經濟的發展。

所以我們只能夠說,宗慶後先生的這個觀點,代表了一定的經濟思想,但是能不能在中國付諸實施,符不符合中國當前的社會現實,我們覺得還是要進行一定的思考和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