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共享單車到底是解決最後一公里,還是為最後一公里“添亂”?

共享單車到底是解決最後一公里,還是為最後一公里“添亂”?

今天,根據筆者這半年的親身經歷來談談,共享單車,是真的解決了最後一公里難題,還是專門問最後一公里“添亂”的?

典型的“1KM+地鐵+1KM”上班模式

筆者每天的上班之路是這樣的:家離地鐵口1KM,坐4站地鐵,地鐵站離公司1KM,是典型的“1KM+地鐵+1KM”模式,1KM跑步的話7分鐘,走路的話15分鐘。

曾經,共享單車的口號是解決最後一公里難題。當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在共享單車的幫助下,我真的很好地解決了最後一公里。

那是一個有哈羅單車、ofo、摩拜、酷騎單車、小鳴單車等各種單車的時候,幾乎每騎到一輛車都是好騎的。但是在最近大半年,共享單車真的退步了。

共享單車到底是解決最後一公里,還是為最後一公里“添亂”?

共享單車沒有解決最後一公里,而是來添亂的

為什麼說共享單車退步了,這大半年,碰到好騎的共享單車真的越來越少了。以早上上班從家裡去地鐵口為例,下樓晚了沒車,下樓早了想在路上掃一輛車,結果一路走過去,掃了5輛車:1輛剎車壞了、1輛鏈條壞了、1輛二維碼被破壞了;1輛掃碼打不開,1輛車龍頭是彎的。

這一路掃過去,差不多已經到達地鐵口了。

而這些都是要拿出手機,打開App,一輛一輛去掃碼才能發現的問題,平均掃碼一輛車是2分鐘的時間,5輛車就是10分鐘,1KM距離日常走路需要15分鐘,如果運氣不好,掃到的車全是壞的,1KM的距離得走25分鐘。

所以,是誰說共享單車是來解決最後一公里的?它真的不是來為最後一公里添亂的嗎?

共享單車到底是解決最後一公里,還是為最後一公里“添亂”?

與公共自行車比起來,共享單車的安全係數就太低了

相信很多人都會碰到以上提到的情況。後來,筆者就放棄共享單車,轉投公共自行車的懷抱了,雖然要交200元押金,但筆者還是覺得這麼做值得!

為什麼呢?因為有一次筆者路過公共自行車停車點的時候,發現有維修工人在挨輛檢查公共自行車的龍頭、剎車、鏈條,這些都是安全的保障。

所以,一般去找公共自行車的話,基本沒有碰到過壞的、不能騎的自行車,日常出行效率提高不少。當然,前提條件是家樓下、地鐵口、公司樓下,都有公共自行車停放點。

在杭州,公共自行車的建設做得比較好,在主城區,差不多200米的距離就有一個停靠點,就算要停在固定停放點,走路也不會太遠。

共享單車到底是解決最後一公里,還是為最後一公里“添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