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小說:襄陽城破前夕,郭襄歸來,黃蓉不忍兒女殉城為此謀劃後路

小說:襄陽城破前夕,郭襄歸來,黃蓉不忍兒女殉城為此謀劃後路

小說:襄陽城破前夕,郭襄歸來,黃蓉不忍兒女殉城為此謀劃後路

上節說到郭靖拜別呂文煥,返回家中,一家老小早已是企盼許久。剛踏入家門,便有一孩童迎面喊著“爺爺!爺爺!”蹣跚走來,撲向了郭靖。

原來卻是耶律齊與郭芙的兒子耶律忠,已滿四歲。郭靖大喜,口裡喊著“乖孫!”,早已是忘卻了身軀的疲憊,連忙抱起了孫兒,還不忘親了親他的小臉窩。

黃蓉、耶律齊夫婦和郭破虜等人也早已是從廳堂迎了出來。黃蓉深怕丈夫勞累,過去幫著從郭靖手裡抱過耶律忠,其餘各人各自行拜父親,郭靖點頭示意讓他們起身。

這時,隨著一句“爹爹!”之聲,突然從眾人身後閃出一人,身穿黃衣,郭靖抬頭定睛一看,竟是郭襄!

“襄兒……”郭靖好不容易喊出一句。

郭襄淚眼婆娑,上前跪拜在父親母親身前,深深叩了三首,哽咽言道:“襄兒不孝,這些年一直未在爹爹孃親身旁,侍奉二老,還讓您倆徒增牽掛,女兒實是罪惡深重……”說到最後,痛哭流涕,已是不能自已,只能以不住的叩首代替言語。

郭靖連忙扶起郭襄,緊緊握住郭襄雙手,卻早已是老淚縱橫,“好、好、好……回來就好!”郭靖同樣哽咽。

父女二人,屈指算來已有八年未見,當日的少女如今已經出落成大姑娘。江湖的風霜,讓郭襄褪去了一身稚氣,增添了一份成熟與堅毅,更在她臉上留下了一絲滄桑,眼神中留下了一絲哀怨。郭靖看著女兒,雖從她的眼神中看到了別樣的神情,卻不懂這其中的緣故,只想是她在外受了挫折與委屈,因而是更加心疼於她。

三個兒女之中,大女兒郭芙天性蠻橫嬌縱,早年多惹是非,還砍斷了楊過一隻手臂,為此他一直內疚於心,但她一直在自己身邊,未曾遠離,如今已為人妻人母,近些年一直相夫教子,心性收斂不少。兒子郭破虜,沉穩冷靜,深受他的影響,多有自己的影子,知子莫若父,最不用他擔心。反而是這個小女兒郭襄,自小行事作風,自樹一幟,豪氣灑脫,聰明伶俐,人送“小東邪”,不願被拘束在家,一直飄泊於江湖,時時讓他牽掛和擔憂不已,幸虧她常日裡多有家書回來,才讓他不至於沒了她的行蹤。

郭靖左手依然僅握郭襄,卻騰出右手,用拇指左右擦乾了郭襄兩頰的眼淚。父女情深,莫過如是,眾人看父女二人舉動,盡皆是熱淚在眶。

郭襄再次言道:“爹爹,襄兒這次回來,便不再離開您和孃親,全心全意助爹爹守住襄陽!”

郭靖不住點頭:“好!好!好!不愧是爹爹的好女兒!”,然後轉頭看了一看其他人,說道:“來,咱們進屋吃飯先,吃完再說!”

眾人齊齊應好,跟隨郭靖步入廳堂,一家老小,八年來終於吃了一餐團圓飯。夜空中卻已是圓月高懸,庭院之外已是萬籟俱寂。

飯罷茶畢,郭芙帶著兒子進了廂房先行退下,其餘眾人聚在廳堂,共商戰事。

郭襄最先言道:“爹爹,襄兒這次自北南歸,一路南下走來,北國故地已是全部淪陷於蒙軍,所到之處,盡是焦土。那日我曾與奴役百姓的一隊蒙兵交手,從中獲知,此次蒙軍大舉進攻襄陽,乃是叛將劉整進言忽必烈,送上攻宋方略,方略之要,便是先取襄陽!”

郭靖數十年來一直操持軍事,對劉整事蹟曾有過聽聞,知他當年曾為國屢立戰功,但卻與老帥呂文德在主事川蜀之時有隙,遭他陷害被迫降蒙,自己也曾暗中為他鳴過不平。只是無奈於奸臣誤國,自己所發聲微,並不是他一人之力能夠左右,誰曾想如今竟是他叛國引敵前來,思及與此,嘆氣言道:“這等良將,不為大宋所用,卻供蒙人驅使,獻計獻策,實是讓人痛心!”

黃蓉亦知劉整當年被呂文德陷害一事,言道:“看來此次劉整於公於私都是必取襄陽,當今奸臣弄國,為了一己私慾,不知道還有多少為國為民的良將被打壓陷害,蒙主又善於收買人心,從此而往,大宋…靠何人來保!”她本想說“大宋焉能不亡!”但想到郭靖整日憂心亡國,未免丈夫再添煩惱,話到嘴邊,還是改口。但郭靖也是嘆氣連連,他每每思及於此,都是痛心疾首。

耶律齊言道:“此次蒙軍以阿術為主帥,劉整雖為副帥,但其進言攻宋方略,確實也是想公報私仇,而且此次兩人領兵前來,已是揚言必取襄陽。幫中弟子回報,忽必烈此次將淮西、川蜀兩地重兵,皆調集襄樊,又派丞相史天澤助戰,忽必烈必是想奮力一搏。蒙軍軍力數十倍於我軍,我襄陽城雖固,蒙軍如此衝擊,怕也是難以堅持多久。”

郭靖今日退敵之後,在呂文煥那也是得到了這些軍情。他起身言道:“如今蒙軍在襄陽、樊城二城四周修築城圍,並封鎖漢水,漢水一被封鎖,後方援兵難至,襄陽必成孤城,糧草無繼,一城軍民也是困死襄陽,如今唯一出路,便是盼得朝廷援軍能夠打開蒙軍封鎖。”他說著看了看郭襄,對郭襄言道:“襄兒,此次你回來正好,爹爹想派給你去辦一件差事!”

郭襄立即應言:“爹爹請說,襄兒待命!”

“呂元帥今日已經上書朝廷,請求朝廷發兵救援襄陽,據呂帥與朝中聯絡所知,朝廷應會派遣揚州李庭芝元帥領兵前來。這裡有呂元帥親筆書信一封,呂元帥令牌一枚,你帶上它,明日即刻趕赴揚州,面見李元帥,親手送上書信,務必請求他先做好出徵準備,等朝廷調令一到,馬上出兵,希望能減少耽誤時日,在蒙軍為全封鎖漢水之時,趕赴救援襄陽!”說著從懷裡拿出一份書信和一枚木膝令牌,然後繼續說道:“如今蒙軍封鎖,通訊將士出城多有被敵軍所斃,你姐夫又有守城和幫中重任在身,不能離身,爹爹本想讓你弟弟破虜前去,但他缺少江湖經驗,爹爹怕延誤軍情,此次你回來正好!”說罷,看了看郭破虜。

破虜亦想為父分憂,但知道父親顧慮,此時軍情緊急,也不敢逞能,他說:“爹爹,要不讓孩兒跟隨二姐一同前去?”

郭靖素知兒子心腸,知道他也是想為自己分憂,但現在身邊親信不多,人手不夠,於是跟他說:“你二姐一人便於行事,你就留在襄陽,爹爹另有重任給你!”破虜聽言,心中大喜,郭襄同樣欣喜領命,接過了父親手中的書信與令牌。

黃蓉知道女兒剛回家中不久,尚未相聚多久,又要奉命出門,多有於心不忍,但軍情緊急,已是不能多做母愛之舉,只能緊緊握住郭襄之手,告訴郭襄定然要小心為上。然後對大家說道:“大家勞累了一天,都去休息吧!大家都要養精蓄銳,這場大戰,必然要將耗時巨久,方有結果!”

正如黃蓉所言,這場襄陽之戰,確實是耗時巨久,前後足足歷時近六年時間。朝廷雖命李庭芝以“京湖制置大使”督師入援襄陽,但奸相賈似道和福州觀察使范文虎相勾結,為了一己私慾,多次推阻李庭芝出兵請求,延誤戰機,再加上蒙古大軍已封鎖漢水,援軍難近襄陽,南宋五年八次十五萬水兵為主的救援通通失敗。襄陽城早已成了名符其實的孤城,城內糧餉斷絕已達一年之多,郭靖派出去丐幫弟子等為首的尋救糧草的幾批士兵也沒再回來,襄陽城裡,已經是糧餉斷絕了一年多,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慘象。

這五年來,郭靖全家沒有過過一日安心,此時的郭靖已近古稀之年,身邊的故友或是犧牲或是為了自保,眼看著他們一個個離他而去,每天都幾乎是在悲傷之中渡過。

明月孤懸,將襄陽城照的是猶如白天,似乎老天都在指引著元軍攻城。兩年之前,蒙主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義,建國號為大元,以證天命,此舉更是鼓舞著襄陽戰場上的百萬蒙古將士。孤城襄陽,無援無助,這一年多來,城中將領降元聲音已是不絕於耳,主帥呂文煥決心已然動搖。

城牆之上,剛剛才退去的一場堅守大戰,郭靖和黃蓉正在巡視和慰問傷員,耶律齊則帶著一幫丐幫兄弟和士兵在搬運陣亡將士的屍體。襄陽城早已被鮮血染紅,在月色之下,顯得尤為恐怖。

黃蓉扶著疲憊的郭靖坐於城牆階梯之上,郭靖摘下鋼盔,已是一頭白髮。黃蓉望著郭靖,頭髮鬍鬚全部發白,臉染鮮血,眼神滄桑,忍不住再次掉下了眼淚,然後用手抹掉丈夫臉上的鮮血。郭靖轉頭望著黃蓉,握住妻子在他臉上的早已是佈滿皺紋的手,言道:“蓉兒,讓你受苦受累了!”

黃蓉應道:“有靖哥哥在蓉兒身邊,蓉兒不苦不累!”人世間最偉大的愛情,莫過於夫妻倆一輩子彼此之間的愛稱不變,郭靖黃蓉便是如此。

兩人若無高深內功在身,常人到了他們這般年紀,早已是垂垂老朽,哪還能像他倆這般上戰場殺敵,保家衛國。但歲月催人老,縱是有神功護體,心境依舊會變,特別是在這絕境之中,更易顯老。

黃蓉事事謀劃在前,此時面對如斯絕境,也是深知襄陽不久必破,她這些天苦思無策,已想到要為後人留下抗元復國的一絲希望。她對郭靖言道:“靖哥哥,我想和你商量件事!”

郭靖知道妻子事事謀劃在前,這些年若沒有她在身邊出謀獻策,襄陽怕是早落入元軍虎口,但襄陽城被破的命運,已然不可扭轉,夫妻二人也早已立誓與襄陽共存亡,妻子必是想給孩子們留些後路,這也正是他所想,於是輕聲言道:“蓉兒,你說!”

黃蓉打起精神繼續說道:“襄陽城破已是不可扭轉,你我夫妻與襄陽城同命,自不必多言,但我倆一旦殉城,孩子們必然效仿,我實不願見到這等事情發生!我輩命運於此,已是盡力,但仍需為後輩之人他日留下一絲復國希望。因此,我想把過兒留下的那把玄鐵重劍重鑄,分成刀劍,將當日咱們埋藏在桃花島的兵書和武功秘籍的地點,製成鐵片,藏入刀劍之中,交與襄兒破虜,給予他們復國重任,命他們護刀劍突圍出城。這兩孩子皆明大義,有此重任在身,他們也就沒有藉口再留襄陽,更能斷了他們殉城的念想!若是老天有眼,他們得以突圍,亦能為後世之人,留下一絲復國的希望!”

郭靖聽了黃蓉之言,深表讚許,緊緊抱著妻子,言道深情切切地說道:“蓉兒,我郭靖一生最大的幸福,便是身邊有你!你是我的好妻,更是我孩兒的良母,我替孩兒感謝你的一片苦心!”

於是兩人攙扶,返回家中,取出了當日楊過留下的那柄玄鐵重劍,郭靖一見重劍,又想起了楊過。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