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寧舍百萬家業 不忘回報鄉親

“既然村民推選我來當村主任,是他們對我的信任,來了就不能辜負他們的期望。”這是記者在貴安新區湖潮鄉中八村村委會主任辦公室第一次與鄧召龍交談時他道出的心聲。

鄧召龍前幾年在外做生意,賺了錢,生活也比以前如意了,但他心中時刻牽掛著家鄉的父老鄉親,為了帶動大家一起致富,他放下了自己辛辛苦苦創下的年收入上百萬元的產業,回家鄉當村主任。

中八村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村寨,早些年,村民都是靠傳統農業種植來維持生計,生活過得很艱苦。

據鄧召龍介紹,17歲時他離開家鄉到外面闖蕩,曾經當過建築工人、承包過磚廠、做過裝修、賣過卷粉和開過酒店等。在社會上經歷過摸爬滾打的他2005年掙下了一份家業——2個砂石廠和1個修理廠,年收入200餘萬元。

過上幸福生活的鄧召龍並沒有忘記中八村的父老鄉親。早在1981年,鄧召龍就開始為村裡舉辦的民族節日活動捐款,讓村裡每年都能順利舉辦一年一度的少數民族活動。同時,鄧召龍還資助中八村2名家庭非常困難的學生和龍里縣1名貧困學生,讓他們能夠順利上學。

“每到逢年過節,他都會給我們村裡的困難村民送過節禮品或過節費。”中八村獅子山組一位70多歲的村民說,鄧召龍是村裡最有善心的,哪家有困難,他都會積極幫助。

2014年1月22日,鄧召龍正式擔任中八村村主任。之後,走村入戶瞭解情況、清理村裡的公共資源成了他每天的工作。

為了安心工作,鄧召龍將自己的修理廠轉讓了出去,同時為了支持新區建設和保護生態環境,他停止了砂石廠的生產。

“雖然經濟上我失去了很多,但鄉親們的信任更是一筆用金錢買不來的財富。”鄧召龍說,看到鄉親們期望的眼神、聽到鄉親們肯定的聲音,即使失去這些也值得。

在其位謀其職。鄧召龍當上中八村村主任後,他和鄉親們一起收回了2000年低價轉讓給貴陽市土地開發中心的600畝土地使用權,並將收回的土地按8萬多元/畝的價格向外出租90畝,所得的收入每年拿出5000元給村民作慶祝民族節日的活動經費,還每年抽出14萬餘元給村民交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等費用,讓村民不花一分錢,剩餘的資金作為集體資金。

除此之外,為了徹底改變中八村村民的生活,鄧召龍從2016年就開始謀劃村子的長遠發展,他和鄉親們商量把中八村獅子山組打造成為田園旅遊綜合體,讓旅遊帶動全村人致富,讓家家有門路、人人有收入。

為了落實這個計劃,鄧召龍做方案、寫申請,一直在忙碌。“事情不落地,心裡不踏實。”鄧召龍說,目前他大多數時間和精力都放在打造鄉村田園旅遊綜合體這件事情上。

一晃3年過去了,2017年又到了村主任換屆的時候,鄧召龍準備辭去村主任的職務做自己的事。可是沒想到,村民們又再次挽留他繼續擔任中八村村主任。“看到鄉親們多年來的信任沒有變,我被他們的真誠感動了,既然他們還相信我,那我就繼續幹,帶著他們一起致富。”鄧召龍說。

(本報記者 祝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