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易县这些塔,每座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塔”这一聚集中国特色的建筑物,在我们身边很常见。经历千百年来传承和发展,它已经有特定的形式和风格,不仅是一种宗教建筑,同时也是一种景观艺术,点缀着绮丽的山川,美化着优美的自然风光。易县的古塔特别多,可以说,每一座塔都见证了一段历史。那么你去过哪些地方呢?

【No 1荆轲塔】

易县这些塔,每座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圣塔院塔(荆轲塔)圣塔院塔位于易县县城西南1.5公里的荆轲山上,又称荆轲塔,为原圣塔院寺内建筑,约于辽统和二十二年至二十七年间(1005~1009),奉萧太后之令而建,辽寿昌末至乾统二年(1102)重修。

易县这些塔,每座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明万历六年(1578)重修,以明御史熊文熙题“古义士荆轲里”碑称荆轲塔。清代又有重修。圣塔院寺的围墙及寺内钟楼、大殿等建筑,在20世纪40年代尚存,大殿内从明朝改祀古燕国义士田光、荆轲、樊於期等人的塑像,又称“三义庙”。

易县这些塔,每座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荆轲刺秦王失败后,后人在当年太子丹专设的荆轲馆旁筑荆轲衣冠冢,遂称此处为荆轲山。现存塔和明代重修塔铭、清《重修圣塔院记》碑及熊文熙题“古义士荆轲里”碑。人们追慕荆轲的侠义之风,古时每逢清明节,都要在塔上张挂白幡,设有三牲祭祀,招荆轲之英魂,故又称此塔为“招魂塔”。

【No 2双塔庵双塔】

易县这些塔,每座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双塔庵双塔位于易县太宁寺村西北1.5公里,在易县县城西偏北25公里,建于太宁山积翠屏下的双塔庵内。双塔庵因双塔而得名,现僧房、佛殿已毁,仅存双塔。

易县这些塔,每座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东塔始建于辽,虽经明万历年间重修,仍基本保持辽代建筑风格。

易县这些塔,每座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由东塔向西南约30米处,三面环崖,只有一陡峭的栈道可通其上,地势险峻,而西塔就建于此。与东塔相比,西塔显得灵巧轻盈。

【No 3黑白双塔】

易县南山上有黑塔和白塔,民间传说这黑塔是为纪念左伯桃而建,白塔是为纪念羊角哀而建。

易县这些塔,每座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史载:“春秋时左伯桃与羊角哀为友,入楚谋职,来至此地,雨雪交加,粮少衣单,难于行进,为成友人之功业,伯桃慷慨解衣授粮,自己在此地树洞中冻饿而死……”左伯桃死后,羊角哀作了楚国高官,亲自收其尸骨,并建黑塔以作纪念。后来羊角哀战死,人们敬其义举,又为他建了白塔。

易县这些塔,每座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黑塔

黑塔,原名通觉寺塔,有元至元碑。因通体黑色,俗称黑塔。

易县这些塔,每座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白塔

【No 4观音禅寺塔】

易县这些塔,每座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燕子塔,又称观音禅寺塔,位于易县以南不远处的高陌乡燕子村旁,现在塔下的观音禅寺已无存,独存此塔。

易县这些塔,每座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古塔始建于辽,后代有重修,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间传说此塔为纪念燕太子丹而建,与附近的荆轲塔、血山塔等遥相呼应,将两千多年前荆轲刺秦王的故事重现在人们眼前。

【No 5千佛宝塔】

易县这些塔,每座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千佛宝塔位于易县西山北乡塔峪村,在县城以南约四十公里。

古塔建于清顺治五年,七级六角砖塔,高约17米,内部中空,塔身外嵌有很多精美砖刻图案,顶置圆形葫芦砖刹,单数层塔檐下设斗拱,偶数层塔檐下为莲瓣承托。塔身上的砖雕以中国民间传统的神仙形象为主,以此推断这座塔是一座风水塔。

【No 6血山塔】 

易县这些塔,每座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血山塔,又称镇灵塔。位于河北省易县易州镇血山村内的山丘顶上。据说,塔东西两面原本无窗,因国民党军队曾以塔当作瞭望岗哨,塔顶站人,塔内站人,为便于观察,把塔改成四面开孔了。

塔的南面原来有一座庙,现存的只有几株柏树,传说此地为战国秦国前大将樊於期自刎之处。塔所在的小山,原名叫樊馆山,因传说古时有樊於期的馆舍而得名,樊於期从秦国逃到燕国后,燕太子丹在这座小山上为他建了馆舍居住,而这里离燕国的都城燕下都只有两公里的距离。

【No 7西关莲花寺塔】

易县这些塔,每座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西关莲花寺塔,也叫卧牛塔。雅称瞭望宝塔。原址就在西关古井台西北角处。塔高三层,砖石结构,每层四门,六个卧龙窥望洞第三层有面向南大铜佛一座,塔顶铁针直刺云天,雄伟高大。此塔是为纪念孙膑而建的。

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一场战斗中,西关塔被炸平了。值得庆幸的是塔里的大铜佛还完好无损,现在在易县文物局收藏。

【No 8永安寺塔】

易县这些塔,每座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永安寺塔,位于易县涞山村,僧人墓塔,高约10米,始建年代未考,清乾隆年间重修。永安寺遗址现为该村小学。

【No 9 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易县这些塔,每座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狼牙山坐落在河北保定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距县城45公里,位于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是为纪念抗日战争中英勇杀敌、舍身跳崖的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和宋学义五勇士而建。

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且有添文气、兴人文之意。它们如同一个个文化符号,彰显着历史,承接着文脉,点缀着我们美丽的家园,见证着易县日新月异的巨大变迁。

除了文中提到的这些塔外,各位朋友还知道易县有哪些塔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