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還有高中讓學生放棄高考?學校學生說法不一,學生選擇權誰維護?

近日,一篇關於陝西西鄉縣第一中學(以下簡稱西鄉一中)逼迫數百名高三學生放棄高考上高職的帖子引網友熱議,有網友指責學校剝奪學生的高考權利,上高職與否應由學生個人決定。對此,西鄉一中一負責人說,高職分流是高考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學校按照省招辦文件要求,對符合上高職要求的7個生源班級的300餘名學生,都進行指導通過網上報名。“都是根據學生自願,高等職業院校錄取結束後,學校將組織未被錄取的學生繼續複習並參加高考。”西鄉縣教育體育局一負責人稱,通過調查瞭解到,西鄉一中並沒有逼迫學生上高職,開展的高職動員宣傳也符合文件規定。目前,西鄉縣教體局已責成西鄉一中嚴格執行招生政策,抓緊時間召開家長會,對分類招生工作作進一步宣傳講解,按照文件要求做好相關工作。(華商報3月15日)

還有高中讓學生放棄高考?學校學生說法不一,學生選擇權誰維護?


有意思的是,當地教育體育局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我們確實沒有向學生做調查瞭解。”那麼,所謂的調查,也就是聽校方的解釋,這樣的調查顯然難以客觀、公正。據報道,教育局認為,“大部分學生都去參加高職院校的分類招生考試,就沒辦法開課”,這是需要追問的,這會不會存在學校以沒辦法開課為由,逼迫學生去參加高職分類考試的情況?為何學校就不能給不參加高職分類考試的學生開課呢?老師又不缺,剩下的學生少,正可以進行小班化教學。弔詭的是,學校又稱對沒有報考高職分類考試的學生,是由老師組織複習迎接高考的,那麼,為何學生會發帖質疑學校的做法呢?而且,教育部門的調查似乎也確認很多學生參加高職單招考試,學校就沒辦法開課。這顯然是存在疑點的。因此,對於學生反應的情況,還需要進行深入的調查,這關係到對分類考試改革的落實,防止國家推進的高考改革,在具體推進時被地方教育部門和學校念歪經。

2014年國家啟動的新高考改革提出,要加快推進高職院校分類考試。高職院校考試招生與普通高校相對分開,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方式。普通高中畢業生報考高職院校,參加職業適應性測試,文化素質成績使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學生也可參加統一高考進入高職院校。2015年通過分類考試錄取的學生佔高職院校招生總數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為主渠道。分類考試,被認為給學生提供多元選擇,也有利於高職院校建立新的招生評價體系,招收適合的學生。

還有高中讓學生放棄高考?學校學生說法不一,學生選擇權誰維護?


針對高職分類考試,地方教育部門和學校加強政策宣傳,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力、學業和職業發展規劃,正確認識高職院校和高職分類考試機會,理性選擇參加高職分類考試是正確的,比如,有一些學生、家長,就認為參加高職分類考試,是低人一等,擔心今後獲得的文憑是不是不被承認,而參加高職分類考試被錄取,和參加統一高考被錄取,是完全一樣的,這就需要加以引導。但不能以參加高職分類考試就是參加高考來限制學生的選擇權,以停課等方式要求學生必須參加高職分類考試,則是侵犯學生的合法權利。

據報道,該校負責人駁斥了要求學生必須參加高職分類考試,是為了提高升學率的說法,稱“現在都是關注學校二本上線人數,不存在為了升學率。”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雖然目前社會輿論更關注本科率,包括一本率、二本率,但對於不發達地區的一般普通高中來說,整體錄取率也是教育部門和學校看重的,根據學生的實力,引導學生把握高職分類考試機會,是學校做好學生升學工作的重要方面,但有時會用力過猛。另外,由於招生面臨生源危機,近年來,有的高職院校在招生中花錢買生源,媒體也曾爆出有高中班主任篡改學生志願的情況,有的普通高中與高職院校存在一定的利益輸送關係,學校要求所有學生都去報考高職分類考試,也不奇怪。 這和有的初中為提高普高升學率以及完成當地的中職招生任務,不讓學生參加中考直接去讀中職是同樣的道理。為此,應該針對學生反應的情況,進行深入調查,要切實保障學生的選擇權利,不能讓國家分類考試的改革,在現實中被功利化對待。學校合適的方式是,給學生就(家長)講明政策,由學生自主選擇,對於不參加高職分類考試的學生,繼續開課。

還有高中讓學生放棄高考?學校學生說法不一,學生選擇權誰維護?

更進一步,還需要完善高職院校招生方式。結合目前的高考錄取制度,高職院校的招生可在高職分類考試(統一高考前)、統一高考(結合高考分數按志願錄取)之外,再增加註冊入學、申請入學,可在統一高考錄取後,給沒有被錄取的學生再提供註冊入學的機會,江蘇多年前就實行這一改革,這有利於高職院校完成招生計劃,以及學生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院校。如果有這一招生形式,普通高中學校也就不必擔心學生把握不了高職分類考試機會,連高職也考不上。學生的選擇空間也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