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二戰時期的電腦,人工智能之父

如今用著電腦,大談AI的我們,難道不該把所有的敬意,都給阿蘭Ÿ圖靈嗎?

超越時代的天才,難免孤獨。

但臨終前,最孤獨痛苦的“穿越者”,莫過於他了。

二戰時期的電腦,人工智能之父

圖靈生於1912年。

是他,奠定了計算機科學的基礎。

是他,提前大半個世紀,預見了人工智能和人工神經網絡的發展。

時代雜誌,把他評為上世紀最重要的人。

圖靈還被視為“人工智能之父”,“計算機科學之父”,以及“上世紀最偉大的穿越者”。

二戰時期的電腦,人工智能之父

一直到40歲,圖靈都出奇的走運。

他天賦異稟,卻有個畸形的大時代,助Geek綻放。

這個大時代,就是二戰。

因為戰爭爆發,在做數學研究的圖靈突然被政府召喚,去幫忙破譯納粹軍的超級密碼機—Enigma。

二戰時期的電腦,人工智能之父

納粹軍的所有密電,都由此機器發出。

密碼機的原理:

每按一下機器的字母,加密後的另一個鍵就會亮起來。

德軍能用它不斷改變加密方式

算下來,有超過1.59萬萬億種設置加密的可能!

英國召集了不少“最強大腦”,對德軍密文進行破譯,然而一無所獲。

圖靈頓悟:

“既然人腦破譯不了,那能否造一臺更強大的機器,讓機器破譯機器?”

這一大膽猜想,指引圖靈用前所未有的邏輯和算法,開發出一臺解密機。

其運轉速度,相當於36臺Enigma,

能24小時不停歇地為盟軍破譯密文。

二戰時期的電腦,人工智能之父

二戰時期的電腦,人工智能之父

有史學家稱,這臺解密機,讓二戰至少提前兩年結束拯救了數以千萬計的生命。

圖靈的發明,還為計算機和人工智能開了一扇大門。

連互聯網之父Vint Cerf也忍不住大力吹捧圖靈大哥:

他提出的概念,為可計算性(computability)和可判斷性(decidability)提供了理論基石;

他給每一臺計算機器賦予生命,驅散了計算機領域的迷雲,為21世紀計算機的產業騰飛指明瞭方向;

他在處理難題時表現出的才華與無畏,他清晰的思維和無與倫比的創造力,時刻激勵著後人;

他留下的偉大思想還在演化前進,依舊讓人驚訝,驅使我們前進!

縱觀歷史上的“偉大穿越者”:伽利略、魏格納、阿里斯塔克斯、孟德爾、特斯拉…… 大多都被自己所屬的平庸時代誤解、拖累了。

從這個層面看,圖靈是多麼走運:

戰爭這個畸形的舞臺,讓他本不會被同時代人理解的天才和悟性,通通派上了用場,發揮得淋漓盡致,名留千古。

如果故事在這裡完結,該多好。

但它沒有。

悲劇始於1951年末。

圖靈結識了一位青年,倆人墜入愛河。

可不久,圖靈的家被盜。

警察的介入,不幸使他的同性戀情曝光。

二戰時期的電腦,人工智能之父

圖靈給朋友的信,坦白了自己的性取向。

在那個年代,同性戀是大罪孽。

圖靈被定罪,法院給他兩個選擇:

要麼服刑,要麼接受“化學閹割”;

圖靈選擇了後者。

經過長達一年的雌性激素注射後,藥物的副作用和精神上的摧殘,使圖靈徹底崩潰了。

當一個人的才華與成就,得到了徹底的肯定;

而你作為“你”--

一個有獨特喜好、思想、情慾的人

卻不被認可時,是多麼悲劇!

1954年6月7日,圖靈在家吞下塗有氰化物的蘋果,自殺身亡。

年僅42歲。

圖靈令科學界,又多了一個“蘋果的故事”。

只不過,這與牛頓那個“科學成果”不同。

它是一個天才的“人生苦果”

飽含著圖靈最後的恐懼、無助、壓抑,以及難以啟齒的羞辱和痛苦

這結局,讓人不禁思考:

如果圖靈沒在42歲結束生命,會給世界帶來什麼別的驚喜和禮物?

如果他能自由戀愛,又會擁有怎樣溫暖而燦爛的人生?

Nature雜誌曾刊登過這樣一段話,為圖靈鳴不平:

“必須成為偉人, 才能被赦免身為同性戀的身份嗎?

倘若如此,那要多偉大,才叫偉大? 在二戰中破譯德軍密文, 助英軍獲勝,足夠偉大嗎?

或者還需要發明電腦? 順便再預見人工智能?

這樣夠了嗎?”

在圖靈誕辰100週年之際,冤屈終獲昭雪。

英女王破例赦免了他,以此表達英國上下對圖靈的敬意和歉意

評論區一位知友的留言,表達了不少民眾的心情:“圖靈不需要女王的赦免,反倒是英國人,應該請求圖靈的寬恕。”

二戰時期的電腦,人工智能之父

任何因為超前於時代而造成的誤解,時間一定會為之作證。

當一名“穿越者”,從來都不易。

但是,等落後於你的整個時代完成蛻變時,自會證明,你當時的所思所為

沒有錯。

R.I.P Alan Turing

二戰時期的電腦,人工智能之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