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小腿走路又腫又疼是怎麼回事?

袁R90002176


腫痛部位不同,問題不一

先要看是否兩側同時存在腫痛,感覺是否對稱?小腿腫痛部位,是在外側還是後側?同在小腿疼痛,外側和後側是截然不同的問題,鑑於你沒有描述,我推測寫一下,供你參考。

看腿部肌肉有沒有異常

不管是外側還是後側,我們先要看局部肌肉是否存在腫脹,腫脹不難辨別,腿後側會感覺到明顯比平時腫大,腿前側多是按下去會按下去有凹陷,彈起較慢。如果近期有局部外傷,則要考慮外傷因素。

神經損傷導致的腫痛

實際上,多數我們並沒有腿部的腫脹和外傷就有腫痛的感覺,看起來也不腫,這就要考慮是否由於神經受損,在活動後刺激加重造成的症狀,這就是我開頭說要看外側和後側,這是損傷神經不同。舉幾個例子:

  1. L4-5椎間盤突出,臀中肌綜合徵會造成小腿外側的腫痛感,有的人也可表現是疼痛、麻木、酸困等。

  2. L5-S1椎間盤突出,梨狀肌綜合徵會造成小腿後側的腫痛感,同樣可能是上述的疼麻等異常。

  3. 膕肌損傷,壓迫刺激脛神經後側支,會引起小腿肚子的腫痛,腓總神經損傷,可能造成腿外側的疼痛,都較少見。

結語

還有很多疾病會導致腫痛,不是我的工作範圍,不班門弄斧。如果偶有腫痛,可觀察一下,看我們的身體自愈能力可否調節好,如果是存在下肢腫脹,最好及時去醫院就診,或者長期腫痛不消失,也要去看一下醫生。


姿勢矯正/健身運動/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你若喜歡運動,一定要知道怎麼運動是對的,我寫給你正確的科普!


喬棟談健康


走路小腿又痛又腫的原因就很多了,如果你連續步行幾個小時,正常人都容易腫痛。病理情況,有糖尿病併發血管神經病變、慢性血栓性靜脈炎、腰椎間盤突出症、靜脈曲張、閉塞性脈管炎、腎病,肝肝腎功能衰竭,心衰,小腿肌筋膜炎等等。需根據年齡、病史、伴隨症狀、全面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綜合分析才可以明確診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