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到底是什麼意思?

譚孝生


“格物”出自《大學》,對“格物”也有著不同的解釋。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北宋時期,《大學》一文的重要性得到極大的提高,基本上所有的儒者都要研究的經典,但是“格物”怎麼解釋始終是個問題。

北宋程頤說“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也”,在程頤那裡,格物就是窮理,就是研究事物的道理,把事物的道理弄明白。

朱熹是程朱理學的集大成者,對“格物”的理解,受程頤的影響比較大,朱熹對“格物”的解釋被認為是“不易之論”,朱熹還補寫了《格物致知傳》。



朱熹把“格”解釋成“至”,有三層意思,第一層“即物”,就是接觸事物,尊重事物的客觀規律。第二層是“窮理”,研究事物的道理。第三層是“至極”,就是把研究事物的道理,推至極處,就到達到了致知的境界。

這三層意思,通俗的說,第一層是從講客觀知識來講的,第二層是指認知能力,認識客觀事物的能力,第三層是指對事物的研究達到一定程度,“眾物之表裡粗細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對事物有著充分透徹的理解,推廣開來,成為人們判斷選擇的引領。

上述是程朱理學對“格物”的解釋,陸王心學對“格物”有著不同的理解。

陸九淵對“格物”在字面上的理解和程朱差不多,“格,至也,與窮字,究字同義,皆研磨考索,以求至耳”,但是陸九淵考察研究的不是外物之理(客觀知識),而是“吾心之理”,孟子‘萬物皆備於我’,陸九淵認為,只要把我心搞清楚了,萬物的道理就自然明白了。



王陽明對“格物”的解釋大體上沿著陸九淵的思路,他說“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也”,正什麼?正“我們的心”,正所謂“去山中賊易,去心中賊難”,去山中賊就是“正心”。

從《大學》“格物”中講,王陽明對“格物”的理解是不對的,但是從哲學思想上講,王陽明的解釋能構成思想上自足圓滿的體系,一般認為朱熹的解釋是“不易之論”,是正確的。


我是一個小書蟲


“格物”一詞出自儒家經典《大學》,完整的說法是“格物致知”。

《大學》並沒有解釋什麼是“格物致知”。因此後來的儒學大家,對這四個字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他們實際上是通過解釋這四個字來闡發自己的思想。比較有名的是朱熹和王陽明的“格物致知”思想,兩人對“格物”的解釋完全不同。


首先我們看朱熹是如何理解“格物致知”。

朱熹認為,這個世界有一個統一的規律——理。宇宙間的每一件事物都含有理,客觀事物的理就是自然規律,人類社會的理就是倫理道德,人心中也有理,就是人性。

但是人性在心中是不顯露的,因此人必須去研究遇到的每一件事每一件物,認識具體事物中的理。研究得多了,有一天會豁然貫通,認識到全部的理。這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來達到對理的認識。

所以朱熹“格物”的意思就是研究事物。


王陽明一開始也是相信朱熹的,所以他有“亭前格竹”的故事,即在亭子前面對著竹子坐著,思考竹子中的理。王陽明苦苦思索了幾天幾夜,一無所得,最終病倒了。王陽明因此把朱熹之道放下了。

到後來,王陽明龍場悟道,終於明白:“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王陽明指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就是理,也是良知。比如每個人都知道應該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朋友等等。但是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本心被名利等慾望遮蔽了,就像原本明亮的鏡子佈滿了塵埃。

因此王陽明認為,應該本著自己的良知去對待每一件事物。比如你知道對父母應該孝敬,那就去孝敬父母,這就是“格物”。而在格物的過程中,你內心的塵埃會被慢慢擦去,良知會達到極致,就像明鏡一般明亮,這就是“致知”,也就是使良知達到極致。


所以王陽明的“格物”就是指用良知去規範事物。



夢露居士


先說答案。

格物,就是將“物”的本質正確標識出來的意思。

換句現在的話就是:正確的認識世界。

格物,不僅僅是認識事物現在的樣子,更要認識到事物從何而來,因何而生,如何成長,又為何消亡。

出處

格物一詞,語出《禮記·大學》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木、夊、口組成。

木,本也;

夊,腳掌反象;

口,洞口;

格,有返本之意。

如何才能正確的認識世界,那就是要返回到世界的源頭,去完整認識萬事萬物無窮造化的根源,認識他們的生、長、成、亡。

認識世界

世界是如何而來的?

《道德經》代表的華夏道易思想認為是這樣的。

道生,德畜,物生,形成,現象。

我們可以體察到的事物,感知到的變化,就出現了。

任何事物,任何變化,都根源於“道”。

因此,認識世界的前提條件,就是掌握道易的思想。

形而上的道易思想,在伏羲時代,演化出象數的思維,河圖洛書,便是對天道運行的符號標識,這是最初的格物

到了黃帝的時代,文字發明了,華夏人用象形文字這樣的自然語言去擬合自然的生活,這是人文時代的格物。

所謂的格物,並不是隨便拉個框架,找個抽屜、格子,把事物往裡一塞,就萬事大吉。

而是要觀天之道,格物以自然。

還原事物本來的樣子。

為何格物

以道格物,可以得正知,得正知而可以達誠意,達誠意而可以正心,正心者可以以道修身,以道修身者可以以道齊家,以道齊家者可以以道治國,以道治國者可以以道平天下。

格竹子?

不為也。

以上


平凡2850


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的意思。格物致知,通過研究事物,獲取知識。通俗的講,格物致知就是研究與學習的過程。

在古代,格物致知就是一個人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的基礎學習過程。

怎麼這樣講?我們來看:

儒家經典“大學”裡面,一個人的發展,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格物致知,為第一個階段,即完成基礎的學習階段,也就是說,一個人考取功名之前的修學業階段。學習內容為史地經典,以及諸子百家,五經四書等等。

誠意,正心,為第二個過程。這個過程注重自己的修身養性。培養自己的忠、孝、誠、敬、正、和之心。

一般而言,每個人的前兩個階段是並行發展的,這兩個階段也可以稱之為一個人“從文”的階段。學習知識的過程,也正是修身養性的過程。因為知識當中包含這些東西。

修身為第三個階段。這是我們所說的體育階段,也是“為武”階段。古人的學習生活很單一,要麼習文,要麼學武。他們不發微信,不聊q,不上微博,也不看報紙新聞。所以古人只做這兩件事兒。而且僅通過這兩件事,達到一個目的:入仕從政。

古人入仕從政的兩個途徑是,一個是科舉入仕,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就是這樣子的。另一個是習武入仕,成為武將,跟隨皇帝南征北戰,最後封爵封侯。

齊家,是第四個階段。也就是說,在家中的孝和悌的階段。孝為孝敬父母,悌為尊重兄長,友愛四鄰。

治國、平天下,為最高階段。當封爵封侯之後,就有治理一城一國一個地區的能力,也有護佑天下的施展餘地,治國安邦。

上述,是一個人在儒家思想統帥下的成長過程。格物致知,那是一個人成長的基礎。就是完成基礎學習的過程。

至於說王陽明,對格物的理解已經是後來的事兒了。孔孟之道是儒家正統思想,王陽明是儒家思想的繼承,但是雜入了更多的唯心論,唯心主義思想,不能說儒家思想的正統。


高考元學力嶽峰


回答“格物”問題的朋友很多,但是有些回答的是有問題的,我還看到有些朋友用禪宗,道家來解釋,更是錯誤。有些人說格物是出自王陽明,哪有那麼晚?!我來簡單說說吧。

“格物”一詞最早出自《禮記·大學》,也就是後來說的“四書”裡的那個《大學》。《大學》全文不長,但是提出了儒家的“三綱八條目”,所謂“三綱”(不是父為子綱那個哦!)即:明明德,新(親)民,止於至善。八條目是: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後面四條,大家都熟悉吧!



實際上,這八條目是儒家向士人提出的由低到高,由自我到外放,有個體到社會的要求。正心,誠意說的是個人品質,格物,說的是對外界的認識,屬於方法論。致知是格物之後的結果。從字面上說,格物,就是把物放置在相應的位置,也就是說,儒家“格物”的意思是要求正確認識事物,這個物包括客觀世界,世界的性質與規律,社會,社會規律等,從而形成“知”。


很多人一說“格物”就想到王陽明,他在《傳習錄》裡討論“格物致知”的問題,並不是他發明創造了什麼,而是為了反對朱熹。王陽明很多思想來自明代很主流的理學思想,而理學正宗就是南宋朱熹。但是他又有很多認同陸九淵心學的地方,所以,在分析具體問題的時候,又常常反對朱熹。(順便說一句,心學不是王陽明最先提出,起碼陸九淵比他早。)王陽明對《大學》頗有心得,並以此為武器,批判朱熹。

“格物致知”等問題絕不可從禪宗入手,首先時代不一樣,《大學》之文約成於戰國,禪宗是啥時候的事情?晚的多。再有,宋明理學雖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佛家影響,所謂三家合流是也,但是宋儒的反佛情緒是有目共睹的。拿佛家解釋儒家,大忌。


我就是J先生723


格物致知,出自《大學》,願意是研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要明確理解格物,需要從哲學的角度看待這個詞。如果這個話有點不懂的話,那麼應該體會一下我們曾經都學過的一篇課文。

《察今》“”故察已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與同耳。有道之士,貴以近知遠,以今知古,以所見知所不見。故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魚鱉之藏也。嘗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

這樣,這個格物致知就基本明白了,所以,格物就是對事物進行最深刻的研究。


慕容曉春


格物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是儒學八目的一環,如果要解釋完整需要環環相扣才能呈現其意義:從我看來八目分為兩邊但是徹上徹下一氣合成的,一邊是“未發之中”另一邊是“發而中節”(未發邊與已發邊形成完整邏輯)過程是循序漸進的比如:

四目+修身;

四目+修身,齊家;

四目+修身,齊家,治國;

四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已發邊是因各人的條件不同而成就的;同時要匹配自身資質與能力程度才能並論,所以小者成小,中者成中,大者成大,君子素其位而行,切勿好高騖遠…

現在來剖析“未發之中”的四目邏輯說明一下,已發邊的交接處‘身修’則和;

進入未發邊:正心,誠意,致知,格物;

心能正則意誠才不偏;

意能誠則知致才不倚;

知能致則物格才不錯。

所以無過之沒有不及處,

格物在於知致,

致知在於意誠,

誠意在於心正,

正心則和而身修…

以上就是各環節運用和‘格物’的意思但要套在八目中或者從未發之中來梳理才有意義。不然只單一環的“格物”沒有連環相扣徹上徹下一以貫之,空空蕩蕩全無下手功夫沒有著力處,非真學問之道!如何物格怎麼格正都是片面的。人人說意思不懂其意義有什麼用?只是空說閒話而已所以有人說儒學在中國名存實亡!就是這樣的專家教授們只求於個別文字穿求於字裡行間揣摩仿效卻斷了片沒有一以貫之,將儒學碎片化而沒有貫通各環節昏塞斷層無法明其道!使得聖學真諦失傳已久…


代用名


理解格物,就必須理解致知,還必須做到誠意正心,如果我們能夠做到誠意正心,心無旁騖,我們就可能體會到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就會進入無知無慾的境界,就會體會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也就理解了格物就是本來無一物。


煮茶聞書香


要明白「格物」是什麼意思?首先要明白《大學》是一本什麼書?而要明白《大學》是本什麼書,又必須明白孔子到底是幹什麼的?

從根本上來說,孔子學問的核心是教人「心智系統轉換」,孔子就是一個教人「心智系統轉換」的教練。

我們非常熟悉的儒學經典《大學》則是一本非常完整的,關於「心智系統轉換」的教科書。從「心智系統轉換」的原理、方法、細節、過程都面面俱到……

《中庸》用今天的教科書分類來看,就是一本「心智系統轉換」的教輔書,主要是孔子對於在「心智系統轉換」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重要問題進行的講解。

《論語》則是孔子對弟子學習「心智系統轉換」的點評以及弟子的學習心得。

因此,我們要真正認識「格物」的意思,先要把這些大關係先理請了,然後在這種大關係中,來認識「格物」的真正含義。

「格物」其實是「心智系統轉換」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三大心智系統調整技術之一,這三大心智系統調整技術就是:「格物」、「誠意」、「正心」,請看下圖:

大家可以 仔細看一下上圖,這張圖就是《大學》內含的結構圖。

從《大學》的角度來看,「格物」是「誠意」的基礎,那麼,這個「格物」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回過頭來看一下,人的兩套心智系統。

我們平時所用的是第一套心智系統,這套心智系統的特點是,依據已有的經驗、觀念、知識、偏見、預期來看到事物。

換個角度來說,在第一套心智系統中,所謂的「物」,並不是「物」的本身,而是存在於人意識中的經驗、觀念、知識、偏見、預期。

所以,一個想要從第一套心智系統轉換到第二套心智系統,首先,就必須拋開自己的經驗、觀念、知識、偏見、預期,這就是「格物」的意思。

「格」字本身就有破除、打破的意思。

更多關於「心智系統轉換」的文章,請移步頭條號心智玩家閱讀相關文章

請關注心智玩家:揭秘重疊結構世界、還原中華源頭文化、體驗心智系統轉換


心智玩家


這是非常簡單的一個詞。只是我們今天的人不掌握古漢語,就有了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



格的意思就是施以作用,規格、格律。格物的最直白意思就是對事物施以作用。引申意思則是研究、認知、試驗,

格物致知是王陽明的思維,意思簡單明瞭,就是研究一個事物要達到通曉的程度。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的意思。按今天的話說就是要有匠人精神,研究、製造都要一個很高的境界和程度。廣義上說就是求道精神,無論是思想上的、科學上的,還是具體事物上的,都要研究達到通透。


日本人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到位,影視裡常常出現一群日本人圍著一個東西盯著看,轉著圈的看。按中國人的思維一定是嘲笑的。然而,中國人可能比日本人聰明,但卻沒有日本人用心和認真。日本人在格物問題上就比我們做得到位太多。我們基本都是經濟利益推動,如果有利益可圖,中國人能做得很好,但經濟利益不足時就沒有日本人那種對事物求索的精神了。

今天為什麼會提出匠人精神,就是因為我們欠缺了這一塊。雖然經濟發展了,但明顯可以看到這方面的不足。這是共同感受,所以匠人精神才會被提出。今天的年輕人已經很難有機會了,尤其沒有了第一代創業者的那種機會了。經濟地位固化已經是很明顯了。所以年輕人需要走一條新路,做匠人、做唯我不行的技術流可能是不錯選擇。普通技術都可以複製,但匠人獨道的那些東西是複製不了的。今天依然更多是賺窮人錢的經濟模式,甚至是搶窮人錢。然而富人的奢侈品消費並不低,富人甚至支撐起了一個直播行業。所以做匠人還有一個明確目標就是做出鬼哭狼嚎、欲罷不能的奢侈品去賺富人錢。這是一個不錯選擇。格物致知這句話對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尤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