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從崔永元利用公共輿論看網絡審判這隻洪水猛獸!

從崔永元利用公共輿論看網絡審判這隻洪水猛獸!

昨天本號關注了崔永元手撕娛樂圈的事件。正如昨天文章所述,本輪熱點已經經歷多輪較量,似乎還有爆猛料的勢頭。今天要說的,是崔叔在製造這個熱點時使用的套路(策略)究竟是怎樣?

01

難道崔叔故意亂撕?

之所以說是崔永元“撕娛樂圈”,是因為看得太懵圈了,崔永元到底想撕誰,根本鬧不清。

為什麼要把范冰冰置於風口浪尖?

一開始,我們都以為崔永元罵的是馮小剛和劉震雲,畢竟他們是電影《手機》的導演和編劇,當初請崔永元出主意的,是馮小剛,現在承諾說拍的是《朋友圈》不是《手機2》的,是劉震雲。

冤有頭債有主,你罵馮小剛、劉震雲都可以理解,問題是,畫風突然一變,咦,火力怎麼都集中到范冰冰身上了?反正就是要把這部電影搞黃?

從崔永元利用公共輿論看網絡審判這隻洪水猛獸!

從崔永元利用公共輿論看網絡審判這隻洪水猛獸!

▲崔永元的微博

對於馮小剛、劉震雲,還只是道德指控而已,但對於范冰冰,可是涉嫌逃稅漏稅啊,查實的話是可能坐牢的。

更何況,范冰冰是超級流量明星,關於她的一點風吹草動都會引起關注。所以,一時間,網上鋪天蓋地都是關於“范冰冰逃稅”的討論,工作室出來回應也被罵得狗血噴頭,黑歷史也被翻出來了,網民們左一個“戲子”右一個“×子”,罵得那叫一個爽。

然而,崔永元笑看了幾天風雲以後,忽然出來闢謠說:我說的不是范冰冰啊。可是,你咋不早說呢?你自己的截圖上明明白白地寫著范冰冰的名字,你讓網民怎麼想?

02

其實崔叔原諒過小剛一次

從崔永元利用公共輿論看網絡審判這隻洪水猛獸!

那是2010年,《小崔說事》改版,崔永元給馮小剛打了個電話,問他能不能來錄一期《馮小剛團隊》,馮小剛立刻就答應了。

他真的是帶著團隊去的,一起去上節目的,有王中磊、劉震雲、張涵予、廖凡、王黎光、欒樹和李漠。

錄完節目倆人感覺都不錯,人到中年的油膩含糊了那些非黑即白的爭執,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情緒在倆人之間升騰。

崔永元事後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說,“這次我給馮導打電話,說來錄個節目吧,他就帶著一干明星大腕兒來了。我們上歲數的人會從容處理矛盾的”。

馮小剛則把自己的導演椅、《唐山大地震》的模型都捐給了崔永元的電影博物館,馮導還跟張涵予商量說,要把《集結號》裡面的服裝湊齊了放在小崔的博物館裡頭。

崔永元聽到這個消息,表示特別感激和感動,說“他們都是過硬的真朋友”。

那一年崔永元47歲,馮小剛52歲。

03

猛料十足的崔叔

週一華誼兄弟、唐德影視等影視股跌停,連帶光線傳媒、慈文傳媒等一干傳媒股大跌,崔叔的一頓猛噴之後,他們又到哪裡喊冤去?

從崔永元利用公共輿論看網絡審判這隻洪水猛獸!

其中有一個非常詭異的問題,崔叔那一抽屜合同是哪裡來的?

此次崔永元爆料中,力度最大的,顯然是那尚未公開的“一抽屜合同”。眾所周知,商務合同是一個公司的商務機密,沒有必要是不會出示給無關人士的。就算你再是什麼大腕、明星、大佬,我都沒有必要把我跟別人籤的合同給你看。更何況,不光給崔永元看了,還留存在他的抽屜裡了,這是怎麼回事?娛樂圈大佬們都蠢到授人以柄的程度了?

最大的可能,是有人在給崔永元喂料。

而崔永元也毫不掩飾:“我總不能告訴你,你工作室有我的人吧!你們看範爺聰明嗎?她所有的行蹤,所有的合同都有人遞給我。”

從崔永元利用公共輿論看網絡審判這隻洪水猛獸!

這……有沒有涉嫌商業犯罪啊?這裡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04

網絡審判這個洪水猛獸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社會上有一種古怪的風氣,就是什麼事都要捅上網,靠著網絡等公眾輿論來解決問題。彷彿網絡是一條捷徑,抄近道能帶來快感。

可是,捷徑很多時候就是歧路啊。

知道有偷稅漏稅行為,為什麼不向稅務局舉報?自己的名譽受到了侵犯,為什麼不提起訴訟?

當然,這一定比網絡爆料費時費力。

但是,這才是法制社會應該有的樣子啊。

否則,那麼多國家機關是幹嘛的?那麼多專業人士,他們學法律、學稅務、學各種專業知識,結果,誰也不去找他們了,全靠網絡審判了?

可是,網絡審判靠譜嗎?

同樣是這幾天的新聞,一家三口在欠下高利貸後,心灰意冷,集體自殺,因為女兒發了一條微博而被及時救下。在民警的勸解下,一家人本已放棄自殺,準備好好生活。可是10天以後,他們被發現換了一個地方自殺了,這次沒有人預告,一家三口已經有2人死亡,另一人還在搶救中。

在這10天中,網民們對這一家人冷嘲熱諷,人肉到了他們的真實信息,對他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進行盤問、質疑……彷彿這一家人沒死成,就是欺騙了網民的感情……可以說,這些惡毒的言論堪比催命判官。

稍微早幾天,小鳳雅慈善風波剛剛平息。在幾條不實信息的誤導下,網民們瘋狂攻擊小風雅一家,對這個剛剛失去孩子的家庭惡毒辱罵。事後才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你當然可以說:是有人發佈不實信息誤導我的。可是,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你就可以破口大罵了嗎?

從崔永元利用公共輿論看網絡審判這隻洪水猛獸!

法國社會學家勒龐說:個人一旦成為群體的一員,他的所作所為就不會再承擔責任,這時每個人都會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約束的一面。

群體追求和相信的從來不是什麼真相和理性,而是盲從、殘忍、偏執和狂熱,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感情。

所以,我們能不能儘量尋求在法律的框架內解決問題,按照正常的程序,該哪個部門管找哪個部門去?這本該是現代社會里最基本的公民意識。

可是現在,似乎有一種把所有的問題道德化,再捅上網解決的趨勢。

更何況,任何人的生活都禁不起在網絡放大鏡下的審視,普通人也沒有必要接受這種審視。這種對個人的無限的放大和窺探,是一種殺傷力巨大的武器,方向和力度都難以控制,一不小心就傷及無辜,而且負面影響一旦造成,其傷害難以消除。

我們真的要這樣利用公共輿論嗎?

網絡輿論是公器,公眾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消費公眾的感情應該適可而止,私人之間的恩怨,最好不要上網炒作了吧,自己通過合理合法的渠道解決,不更好嗎?

如果是事關公共利益的事項,那就應該有一說一,拿出事實和證據來,而不是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話語,吸引網民注意,挑動網民情緒。公共說理,就該有公共說理的規矩。否則,吵得再厲害最終只能落得一地雞毛,最後誰是誰非難以說清。圍觀群眾散去之後,公共利益仍然飄在風中。

本文整理自:冰川思想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