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岁月失语,唯书能言|《亭头村土地革命斗争史》——武平土地革命的见证!

当年“闲”书,如今成“宝”

宋客

近日,武平县博物馆李馆长给我电话,称是不是我的手上曾经写过一本有关亭头村革命斗争史方面的书?我们现在想整理一下桃溪镇亭头村的资料,看能不能把亭头村的一些红色遗址保护下来?

听得出,对方有点焦急。

我在电话中“嗯嗯嗯”,听她讲完。

岁月失语,唯书能言|《亭头村土地革命斗争史》——武平土地革命的见证!

《亭头村土地革命斗争史》,1991年10月出版

李馆长又说,亭头村是一个革命基点村,听说当年红12军36师就驻扎在亭头。当年的师长是张宗逊,张宗逊将军就是现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将军的父亲,你如果有这本书的话能否尽快给我们?

我说,是的,我回家后找一下,如果有,明天就可以寄出给你们。不过,这本书其实是一本“闲”书,是20多年前我去采访写成的,也不知道对你们有没有作用……

回到家中,我立即翻箱倒柜起来,这是一本由我撰写的《亭头村土地革命斗争史》。抚摸着凝聚了自己心血的著书,心中不禁感慨,想起了许多往事。

那是1991年,我们一行5人作为武平县委驻桃溪乡亭头村社教工作队员前往亭头村开展社教工作。社教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进村入户宣传,如何壮大集体经济,如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并为当地村民办实事。我们工作队的队长叫钟灵芳,时任武平县纪委派驻县教育局纪检组长,我们在与当地村民交谈时,许多村民无不自豪地说,亭头村是一个敌人攻不破的红色堡垒,是武平县苏维埃政府、桃溪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36师、独立团、特务营、裁判部等就设在亭头,现存的许多老屋就是当年的旧址,可是这些房子破破烂烂,根本没人管,再过几年就会倒塌,心痛啊!

特别记得当时与退休教师李启梁交谈时,其心急如焚的情状深深刺痛了我们的心。

我们的心情都很沉重,双腿像灌满了铅。

亭头村春园别墅,曾为红12军36师驻地

回村部的路上,我试探着向钟队长汇报自己的想法,能否抓紧时间,把亭头村的光荣历史写出来,到年底时出一本书,即使出一本小册子也行,如实记录亭头村的革命历史,也作为社教工作队的一个纪念?

钟队长停下脚步,回过头来,推推眼镜,立即提高了嗓门,说,这个想法很好,我大力支持!你想想,这么光荣的革命基点村,如今没有几个人能说出其中的历史,太不应该了。再说,这些能够讲述革命历史的老人,过几年就会过世了,我们现在得抓紧抢救,写出来,这是对历史的一个交代呀!

这个采访写作的任务,我自告奋勇承担了下来。

回到县城,我当即找出一大摞党史、文史资料,梳理武平县土地革命历史发展脉络,列出提纲,既讲历史背景,也讲历史事实,既按整个革命历史进程推进,也把武平革命的光荣历史落脚在亭头村里,尽量做到时空交错,穿插进行,把亭头村放在整个革命洪流中,以凸现村落的苦难和光荣。全书分章,章下分节,把亭头村鲜活的革命历史一一铺陈开来。

经过几个月的挑灯夜战,我终于把厚厚两大本的初稿写出来。全书约5万字。我们回到亭头村,便向村支书李振兴、村主任李兆元汇报,能否由村里出面,组织村里的“五老”人员开个座谈会,请他们对书稿提出意见。次日上午,村里即在村部开“五老”人员座谈会,请他们对书稿提出修改意见,中午还请他们在村部用便餐。

岁月失语,唯书能言|《亭头村土地革命斗争史》——武平土地革命的见证!

亭头村西平第

书稿出来了,接下来的审稿和出版才是大问题。

毕竟,这是武平县第一部以村史的名义出版的书,以前从来没有过。我心里忐忑,为慎重起见,想请县委党史办的专家学者看一看。

一天,我拿着书稿来到县委党史办,小心翼翼地向主任请教。不成想,主任看到年轻稚气的我,立即沉下脸来,书稿翻都没翻,就劈头盖脑把我批了一通,大意是,有关武平县的革命斗争史,早就有了,一个亭头村出什么书?不看了!

我的神情便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只好打道回府。

我不死心。心想,明明是我从实地采访来的革命史料,怎么就变成“定论”了呢?不行,我得再想办法。于是我采取“避其锋芒,迂回包抄”战术,找到县委党史办研究员钟春林先生,请他帮忙审稿。一天夜里,我摸到他的住处,向他汇报写作思路和亭头村的革命历史,请他务必在百忙中抽出时间,给看一看书稿。钟先生爽快地答应:“一个星期后给你出具审稿结论,放心吧,年轻人有这股子劲,要支持啊!”

我踏着淡淡的月色,回家。

审稿结论给予高度评价,同意出版,让我兴奋异常。

岁月失语,唯书能言|《亭头村土地革命斗争史》——武平土地革命的见证!

亭头村三苟居外景

出版要钱。哪里来钱?哪里找钱?又是一个天大的事。

此前,我与武平县印刷厂厂长“岩前佬”联系好了,他给我估个价,说,这本书如要印刷,印1000本,则要支付印刷费1000元。

天呐,我们的工资才100多元,这个数字简直如同天文数字。

再大的困难也要顶住。怎么办?我再次向钟灵芳队长汇报。钟队长给我指明一条路,“找找桃溪乡党委书记连才丰,看看他能否给予支持?”

我们社教队员正好集中在乡里开会,间歇,我便大着胆子向连书记汇报这本书出版遇到的问题。连书记回头看着我,笑意盈盈,鼓励说,这是大好事啊,镇里支持300元。

有了一个郑重的承诺,我的心里别说有多高兴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骑着单车,带着尚未发排的书稿,找到县民政局长钟仲林。钟仲林是武平县中山镇龙济村人,他的妻子是从我的家乡嫁过去的,在有关姻亲举行的喜宴上,我曾看过他。于是,一进门我就把出版这本书的事情向他作了汇报,“仲林叔,看在我们的乡谊份上,你能否支持我们一下?”也没费多大功夫,钟仲林说,可以,县民政局支持300元。

啊,太好了!

问题是,现在筹到的钱离县印刷厂的报价还有差距啊!怎么办?我又动起了向县老区办争取支持的心思。一日,我找到县老区办程荣昌主任。程主任是中山镇老城村人,尽管是初次见面,但我对中山镇并不陌生,因为我的姑婆就嫁到中山镇老城村的郑家坪,逢年过节都要去中山镇做客什么的,双方交流起来也就更加亲切。我说,程主任,你是好人,能否支持这本书的出版?程主任坐在藤椅上,静静听完我对中山镇熟悉人事的描述,看到我的真诚,便说,可以,县老区办支持200元。

最后,我找到县教育局曾武局长,请他给予支持,毕竟我是县教育局派出的驻村干部。曾武局长听完汇报,说,县教育局支持200元。

就这样,印刷费基本有了着落,书稿送印刷厂发排。

岁月失语,唯书能言|《亭头村土地革命斗争史》——武平土地革命的见证!

图为武平县桃溪镇亭头村全景

为了增加书本的分量,我怯怯地来到县委大楼,拜望时任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王茂春。王主任是县委分工挂钩武北片区社教工作的领导,曾几次来到亭头村看望我们社教队员。县委书记曾克荣,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钟万福都曾来过亭头村看望我们,并对我们社教工作队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此次,我是想请王茂春主任给即将出版的《亭头村土地革命斗争史》一书题词。王主任一边翻看书稿,一边听我汇报,呷了一口茶,动情地说,这是一本难得的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你们社教工作队做了许多工作,一定要好好鼓励,我一定会题词。题什么好呢?王主任拿起纸笔,想了想,就题“发扬老传统,开创新天地”吧?

我的心里直打鼓,连连说好。

龙飞凤舞,笔走龙蛇,流于墨端。

题完,王主任好像意犹未尽,又补充说,不急,我叫克荣书记给你们题个书名,再叫“万福古”(钟万福的昵称)也题个词,毕竟他是武北人嘛,应该有这份情怀。

我踏着欢快的步子离开县委大楼。

不几日,县委秘书把曾克荣书记题写的书名、钟万福书记的题词送到我的手上。钟万福的题词是“亭头革命史,精神育后人”。

曾克荣后来升任龙岩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钟万福后来升任龙岩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再升任龙岩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此为后话。

一幕幕往事,仿佛如昨。

一次次教诲,铭记在心。

那一年,我25岁。

我回到家中,找出仅存的一本《亭头村土地革命斗争史》,立即用快递寄出。不放心,我又拿起电话,嘱咐对方一定要好好保存,先复印,再把原书还我,因为这是我的人生写成的第一本书。

(完)

写于2018年5月24日星期四

延伸阅读

岁月失语,唯书能言|《亭头村土地革命斗争史》——武平土地革命的见证!

张宗逊(1908-1998),陕西省渭南县(今渭南市)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红军军长、红军大学校长、中央军委第一局局长兼富甘警备司令、八路军旅长、第一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北伐战争、秋收起义、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冀中抗日、百团大战、解放西安、解放兰州、解放青海等战斗。

1930年10月,任红1军团第12军第36师师长,率部参加中央苏区的五次反"围剿"斗争。在第一次反"围剿"作战中,率部支援红3军团第9师作战,全歼国民党军第18师师部和两个旅,活捉敌师长张辉瓒。他先后改任第12军军长、第14师师长兼广昌警备司令等职,率部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兼军委军校部部长、总后勤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98年9月14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1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