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什麼年齡段的人容易得抑鬱症?

仙女的疝氣


抑鬱症是精神障礙裡情感障礙的一種,本身沒有嚴格的年齡限定,任何年齡的人都有可能得抑鬱症。具體的原因目前還未知,但是可能的誘因有遺傳因素,神經遞質的改變,生理因素,社會環境及應激因素等。這些都是誘因,可能的原因之一,從這些原因可以出,任何一種可能的原因在任何年齡都有可能發生。

人在每個不同的年齡都會遇到具體的挑戰,都不一樣,因為人生本身就是艱難的啊。年輕人易因為情感問題導致抑鬱情緒,加之其他因素的影響,發展成抑鬱症。如經過失戀的打擊,長期處於消極狀態下,如果是易感人群,可能會得抑鬱症。成年人除了情感原因外,也可能因為工作原因,教育子女問題,女性易得產後抑鬱。對於老年人,退休是個很嚴重的生活變故,處理不好會有很強的失落感,喪失自我價值,感覺自己不被需要。同時,因變故導致喪子的老年人,也易因為巨大的打擊長期處於抑鬱情緒中無法自拔患抑鬱症。但是以上都是各個年齡段的患病可能性與應激事件。

每個人的都是有心理彈性的,在一般情況下都不是那麼容易得類似抑鬱症這樣的精神障礙疾病的。同時一樣的打擊,別人沒得抑鬱症你卻得了,就是其他因素的影響。有時候抑鬱症的患病甚至是沒有原因的。所以年齡這個衡量條件並不可靠。


你的心事與困惑,我們願意傾聽,歡迎關注“青音約”的頭條號,向我們提問,我們幫你解憂,讓我們一起變得更好


青音約


一、概念:

抑鬱症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以抑鬱為主要症狀的一組心境障礙或情感性障礙,是一組以抑鬱心境自我體驗為中心的臨床症狀群或狀態。抑鬱是一種不愉快的心境體驗。抑鬱症是可以治癒的,許多抑鬱症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反覆,多半是因為牴觸治療或者是不配合,個體的主動配合在治療過程中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如果意志力夠堅定,那麼完全不用擔心。

抑鬱是一種心境體驗,這種心境體驗是從幼兒時就會產生的一種情緒。孩子餓了,就會哭,哭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索要食物的形式,那麼你長時間不給孩子吃東西,孩子就會哭、鬧,表現在情緒上就是不愉快。那麼長期不給孩子吃東西,孩子就會蔫,表現在情緒上可以說是抑鬱情緒。

二、病因:

對於抑鬱症的病因目前並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與社會環境諸多方面因素參與了抑鬱症的發病過程。生物學因素主要涉及遺傳、神經生化、神經內分泌、神經再生等方面;心理學因素主要指與抑鬱症關係密切易患素質,比如抑鬱氣質。社會因素主要指成年期遭遇惡性的生活事件。然而,以上這些因素並不是單獨起作用的,目前強調遺傳與環境或應激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這種交互作用的出現時點在抑鬱症發生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影響。


四月瓊思


由美國醫學協會發起的一項對 10 餘個國家和地區約 3.8 萬人的調查顯示,抑鬱症發病率最高的年齡段為 25~30 歲,且更容易困擾青年女性。這是因為女性自身的生理特點,以及周邊的社會因素都使她們成為抑鬱的敏感體,承受著更大的風險。其中,女人生命裡的三段特殊時光,需要更加關注自己的情緒健康。

經期

每次月經來潮前一週左右就心緒煩躁,不受控制,好像開啟了第二人格,平日裡多溫順的人,現在也變成了“河東獅”,看什麼都不順眼,方圓幾里內甭管生人熟人都勿近。有人還會敏感易哭,頭痛失眠。這種情緒上的反常,醫學家們給起了一個名,叫“經前綜合徵”。

為什麼經前愛抑鬱?

生理原因:我們體內有一種叫做血清素的荷爾蒙,它就像一個信使,是負責神經傳導的腦部化學物質,平日的工作就是把大腦內各種各樣的訊息傳遞給神經細胞。而一旦它分泌減少,濃度不夠,人就會變得焦慮憂愁。不幸的是,每次月經來潮前是它的“休假期”。

心理原因:聽說有種東東叫“經前抑鬱”?作為一名生理完全正常的女子,月經快來時,我也得玩一把抑鬱吧——沒錯,就是這種自我暗示,或者說是思維定勢,讓我們覺得經前抑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也許只是一點小脾氣、小情緒,想想剛好快到例假期間了,於是給自己一個藉口變得更加情緒化。

經前抑鬱怎麼辦?

1. 補充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之所以能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是由於它能夠提高血清素的水平。一般來說,攝入50克左右的碳水化合物就能見到效果。而薯類和穀類和全麥類食品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豐富,經前多吃些有利於減輕抑鬱。

2. 拒絕“抑鬱類”食品:漢堡、薯條、炸雞等高脂肪食品,都被列為容易誘發抑鬱情緒的食物,在月經期前應該儘量避免食用。

如果身邊有個抑鬱的她,你該怎麼辦?

作為男友:千萬別被她突然變壞的脾氣嚇跑,這時候送她一塊巧克力,效果絕對比情人節送要好。因為甜食可以降低經前抑鬱的程度,同時也能讓她體會你的心意。

作為同事:避免討論易引發爭執的話題。如果她情緒波動,你可以先說一句“我知道你這幾天心情不好”,做好情感鋪墊,然後再跟她說工作的事情。

產後

50%~75%的女性會在孩子出生後經歷一段“Baby blues”,也就是產後抑鬱。當然,多數人的徵兆並不明顯,或很快就有好轉。但也有將近15%的產婦反應強烈,表現為煩躁易哭、情緒低落,嚴重的甚至會拒絕餵養孩子、傷害孩子或自殺。

為什麼產後愛抑鬱?

生理原因:女性在妊娠分娩的過程中,體內的內分泌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尤其是產後24小時內,體內激素水平變化急劇,身心沒有做好準備,無法適應,外在表現就是情緒波動。研究發現,女性臨產前的胎盤類固醇釋放達到頂峰,令人心情愉悅;而產後胎盤類固醇的分泌卻突然減少,抑鬱就隨之而來。

心理原因:因為懷孕、生產不得不暫停工作,從前獲得價值感的途徑突然被中斷;職場競爭激烈,擔心產假後無法勝任工作;對孩子的餵養知識知之甚少,擔心自己無法勝任媽媽這個角色;夫妻、婆媳等人際關係因為孕產而緊張⋯⋯這些社會因素誘導的負面心理,也是導致產後抑鬱的罪魁。

產後抑鬱怎麼辦?

1. 改變產婦多油膩的飲食傳統,因為補品過量容易導致上火焦躁,會惡化抑鬱情況。應該保持飲食清淡,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溫開水,有助於平緩心緒。

2. 在不勞累的情況下堅持少量工作,讓自己從中獲得價值感,不跟社會脫節,對克服產後抑鬱很有利。

3. 在孕期、產前讀一些育兒方面的書籍,補充育兒知識,對養育新生兒產生信心,不至於產後因手忙腳亂而心情不好。

4. 產後抑鬱嚴重者應當及時就醫,服用抗抑鬱藥物或採取心理治療。


史利珊珊


抑鬱症患者如同患了精神的癱瘓,難以靠自已的力量重新站起來。

在現今這個世代,抑鬱症變得非常流行,就像感冒一樣。抑鬱症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抑鬱症的患者越來越年輕化,大學生、白領等人群患病率持續升高。

抑鬱症沒有特定的年齡,只有特定的人生經歷。在以下生活特定的場景中更易引發:

1.遭遇逆境、失敗、如遇到失去家人、孩子悖逆、失業這樣的挫折時;

2.,人際關係的持續緊張,如憤怒、苦毒、妒忌、怨恨或不道德;

3.當設定的標準和目標超出自己的能力時,失敗導致的抑鬱;

因此,嚴重的患者90%的時間都處在失眠狀態。每天都受著恐懼、焦慮的困擾。每天都像是大難來臨、世界末日一樣。整個人都像用繩子捆綁著的一樣,這種痛苦無法用言語表述。

雖然很多人完成了大學和研究生學業,但是就像殘疾人爬山一樣,付出的辛苦是常人無法想象的。他們羨慕街上的每一個行人,包括清潔工,趕馬車的小販,甚至乞丐。因為他們不失眠,他們沒有抑鬱症的痛苦。

因為抑鬱症的折磨,無可名狀的緊張、焦慮每天都在吞噬著他們,整個人看起來很憔悴,極其自卑,人看起來也很恍惚。很少拍照片,也很少照鏡子,自己一直不接納自己。

看心理醫生,但實際是沒有任何果效。因為中國對於心理健康的重視度很低,很少有人懂得心理學。所有能得到的治療方案都有些果效,但只是治標不治本,只是暫時緩解痛苦,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或有壓力時,抑鬱的痛苦又會回來。心理學也許能幫我們找到問題,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們知道,電器壞了,要到原來製造它的工廠裡維修,才能修得更徹底,原廠的配件總是最好的。人也一樣,人出了問題要到造我們的本質那裡去解決問題,這樣問題才能徹底解決。這是為什麼心理學不能徹底醫治我的抑鬱症的原因。

對於無助的抑鬱症患者來說,外界的支持非常重要。這裡我主要提四點。

一、“如果你不會扎繃帶,就不要去碰別人的傷口。”

也就是說,首先,不要成為傷害抑鬱症患者的人。作者引用一個給醫生的勸勉:DONO HARM(不傷害他人)。為此,作者提出了7個“請不要”。

1、請不要認為他們沒有那麼痛苦,因為我們無法感覺到他們的痛苦。

2、請不要說“我完全知道你心裡的感受”。因為就算曾經有過同樣的經歷的人也仍然無法真正理解他們此時此刻的感受。

3、請不要在他們身邊說個不停,這並不會讓他們振奮起來。“請你振作起來!” “想開一點!”“你將來一定會很好!”“你應該多讀《聖經》,更真誠的禱告”……此類話往往讓患者更沮喪,是抑鬱症患者最不想聽到的話。因為如果他們可以自己振作或想開一點,就不會得憂鬱症了。尤其是重度抑鬱症患者,根本無法自我控制。

4、請不要期待他們的言行舉止和你一樣,也不要期望他們和其他正常人一樣。

5、請不要對他們作任何評價、批評或指責;他們已經足夠自我批評,其他哪怕一點點的評價都會讓他們更加抑鬱。

6、請不要過於同情或大驚小怪,那樣只會加深他們的內疚感和失敗感。他們需要的是幫助,而不是簡單的同情。

7、請不要疏忽他們自殺的可能性。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自殺的重要危險因素為精神疾患,主要是憂鬱症(或稱:抑鬱症)和酒精使用障礙。如果不得已提到了這個話題,並瞭解到他們有這個想法,那麼,切記對他們要真誠,同時向專家尋求幫助。當抑鬱症開始嚴重化,這種自殺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一旦忽視了這種可能性,無疑會讓他們有機會做出這種決定。

二、量力而行。

首先,幫助一個抑鬱症患者,需要極大的愛心、耐心與精力;其次,抑鬱症到了一定程度,專業的醫生尤為重要,尋找醫療救助的時候有必要陪同他們;最後,還需要照顧並且滿足他們的生活所需,比如為他們烹製營養可口的飯菜,和他們一起享用等等。幫助者可以幫助患者多做身體活動,對病情恢復很有幫助。

三、“坐在一邊,和他們分享自己的感受。”

作者引用一位曾經患過抑鬱症的牧者說:“憂鬱症患者最痛苦的是沒有人能瞭解與幫助他/她們。所以,如果有一個安全的心靈避風港和家人朋友真實的接納,憂鬱症患病的痛苦將大幅減輕。”

抑鬱症患者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別人從內心對他們的全力的理解和接受。 “我明白你的感受,我們會陪你一起渡過這段艱難的時光。” “會有困難和挑戰,但讓我們一起來面對這個問題。” “你昨天睡得好不好?”“你最近胃口怎麼樣?” 等話語對他們有幫助,能幫助對方宣洩情緒。

提醒,首先,在分享的過程中切記不要驚慌,不要大驚小怪,所以要了解抑鬱症的症狀、患者可能有的言行模式。第二,謹慎談及消極的、與病情相關的話題,反之,要提醒他們這些想法和感覺只是暫時的,是對自己正常思維的扭曲,以關愛的語氣試著培養他們更加積極的思維方式,表達出自己對他們的希望和信心。

當患者症狀有所緩解時,幫助者要記得繼續鼓勵他們對自己有更大的責任心,並讓他們知道你對他們有足夠的信心。


當音樂停止以後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 第五版(DSM-5)》,在美國,重性抑鬱障礙12個月的患病率約為7%,在不同年齡群體之間有顯著區別,例如18-29歲個體的患病率比60歲及以上個體的患病率高3倍。

青少年早期發病的群體中,女性個體患病率比男性高1.5倍到3倍。2012年至2014年,在科技部支持下,全國40餘家精神專科醫院和高校的專業人員,開展了中國精神障礙疾病負擔及衛生服務利用研究。這項研究覆蓋了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樣本量達3萬人,分析和描述了我國主要精神障礙現狀及流行趨勢。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以抑鬱障礙為主的心境障礙和焦慮障礙患病率總體呈上升趨勢。本次調查中,心境障礙主要包括抑鬱障礙、雙相情感障礙,軀體疾病所致的心境障礙、物質所致的疾病障礙四大類疾病,我國心境障礙患病率為4.06%。其中,抑鬱障礙患病率為3.59%。

抑鬱障礙又包含了抑鬱症、抑鬱障礙未特定、心境惡劣三種疾病。負責此次調查的北京大學第六醫院教授黃悅勤透露,我國抑鬱症患病率為2.1%。北京安定醫院院長王剛表示,抑鬱症首次發作人群一般集中在30歲左右,經濟水平、文化教育水平相對比較低的人群患抑鬱症的比例和風險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抑鬱症患病人群性別差異明顯。大多數心理疾病男女的發病比例是相當的,但是抑鬱症的女性發病率是明顯高於男性的。該建議來自好心情平臺的伊春市第一人民醫院心理科白雲霞大夫回覆的,白雲霞大夫擅長治療抑鬱症、焦慮症、親子關係、家庭關係、恐懼症等疾病的診斷,可以通過好心情app進行諮詢。


好心情精神心理平臺


抑鬱症與年齡段之間沒有關係,什麼年齡段的人都有患抑鬱症的,無論青少年,中年,老年,雖然也有很多精神病研究機構做過這方面的調查統計,但都不具有權威性和全面性。抑鬱症的發病原因很複雜,到目前為止遺傳是唯一確切的治病原因,其它可能還有很多因素,但至今上不確切,不能作為理論依據,我個人認為應該是一個綜合因素,這裡包括了方方面面的問題,總之,大量的臨床病歷證實,抑鬱症的發病跟年齡段以及性格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lianxiaoqingqing


除了15歲以下不懂事外,任何年齡段都有抑鬱症的可能!1、思想壓力過大;2、問題想得太多;3、突然受到意外傷害、打擊;4、挫折、失敗等等。所以說,抑鬱症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人的大腦突然短路而引起的。



和諧131679225


青春發育期、更年期、空巢期,這三個階段是抑鬱症高發年齡段。


分搭食研家


抑鬱症是一個涵蓋各年齡層的思想障礙病!全球發病率11%。一般來說,高考期間的青少年,孕產期女性,更年期是三個典型的高發期。其中孕產期發病率高達30%,女性身份及家庭環境的轉變如果不能及時調整心態,很容易出現問題。抑鬱症隨著生活節奏加快,社會生存壓力激增,已經呈現高發趨勢。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危害健康的第四大疾病。


安祥程


作者/zhuren166

每個人的都是有心理彈性的,在一般情況下都不是那麼容易得類似抑鬱症這樣的精神障礙疾病的。同時一樣的打擊,別人沒得抑鬱症你卻得了,就是其他因素的影響。有時候抑鬱症的患病甚至是沒有原因的。所以年齡這個衡量條件並不可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