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 舌尖上的民勤:懷念的學校灶上的刀把子

離開紅英小學已經十年光陰了!此時此刻的馬玉婷已經不是十年前的那個馬婷了!不管馬婷還是馬玉婷,都是我,都是那個從紅英完小走出去的那個風雲人物。都說好漢不提當年勇,那我們就說說那時候學校的飯食吧,迴歸到我的吃貨本質。

我是三年級開始就住校了,對於住校生來說最關注的問題就是吃和住,尤其是吃!吃不飽,吃不好是我們那會住宿生活的主旋律。那時候我們學校有兩個灶,一個灶大師。學校一週五天9頓飯,有七頓就是麵條,沒有調任何菜葉的酸麵條。所以我們都期待那週四中午的肉燴菜和週二中午的肉燴菜米飯。

說到我們飯食前我想先和大家分享分享我們打飯的規則,再說我們的飯。紅英完小時候做飯,打飯的都是韓叔叔,我們叫他韓大師(si讀四聲)。打飯時候要排隊,一個年級一個年級地換著來。假如我們五年級四班今日打飯站隊第一個打飯,那麼明日我們就是最後一個,就這樣按照年紀依次輪流打飯。打飯時候你可以根據你的食量給灶大師說一聲“多打些”或是“少打點”。一般時候大師是很和善的,但是到了打米飯,打刀把子的時候大師就很“苛刻”。不會多打一勺子的菜,更不會多舀一勺的米飯和多給一個刀把子。因此,大家在背地裡就很討厭大師。現在才明白,他們因為這樣的改善伙食稀罕物是按照量做的,沒有不容易多餘也不可以少誰一份。

週四的中午來得好慢好慢,第四節課的時候我們一般就心猿意馬了。在盤算著我們班今天第幾個打飯,如果是最後一個就可以,說不定還有剩的刀把子可以問大師要一個來吃。

因為刀把子是配著肉燴菜的,燴菜裡面都是膘肉就只得倒了,只留刀把子。因為學校飯食過於難適應,我們的目標就轉移到了刀把子上咯!大家每週來上學都了很多的食物口味調料,比如油潑辣子,比如鹹菜,還有提問的南德調料。一個宿舍的姑娘圍在一起,將刀把子從中間一掰兩半,再在中間夾上辣子,撒上南德,合攏,就著鹹菜開吃。那會的我們,一個刀把子我們也會吃的津津有味。或許也就是應了一句“物以稀為貴”倘若那會兒我們可以每人拿無限個刀把子,我們的懷念就不會這麼深。那時候的我們很天真,很孝順,總是覺得這個刀把子是稀罕吃食,有時候會把它留到週五,回家時候給爺爺奶奶帶上,誰知道才一天,它就成了硬邦邦的,難以下嚥。

這時候我們就要來看看我們那些年吃過的刀把子到底是如何做成的。我記憶裡那個刀把子虛nong nong的在剛剛打回來時候。可是一嘴咬下去就又沒有什麼口感,是加入了大量酵母粉的結果。回家後我看見媽媽用死麵蒸的形狀似學校的刀把子,它熱的時候吃,口感也是瓷實的!現在就比較納悶了,到底我們的刀把子是死麵做的還是發麵做的呢?為什麼叫它刀把子呢。

新疆一些地方稱之刀把子是因為它在入鍋前是用刀切的,形狀似刀把子。當刀把子幹了,他們叫風乾饃,還會泡西瓜食用!

做刀把子和我們平時做饃饃一樣,一切都是從面開始的。發好的面從面盆兒裡倒在案板上,揉麵一次元,大切塊。揉麵二次元,反覆三遍,增加韌勁。搓細條,細條,細條,請注意最後的手法:小切塊成形,氣孔的魅力,人工塑形,塑形完成。放在蒸籠裡接受大自然15分鐘的洗禮,四格蒸籠放好,鍋蓋放好,準備開蒸的節奏。炭火或天然氣火持續一小時,好了,刀把子就是這樣被蒸出來的。倍感親切,小時候的味道,收藏起來,有空的時候做一鍋。(是這樣的嗎,民勤廚娘們)

一個小小的刀把子,陪伴了我整整三年的住宿生活,至今讓我頗為想念,更想念的是那無憂無慮的小學時光!

舌尖上的民勤:懷念的學校灶上的刀把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