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孔子吃肉有讲究,八岁姑娘现神反驳,后成中国首个留日女博士

英雄莫问出处,神反驳莫问年纪。对于涉世未深的孩童,我们常用一句话来形容:单纯的像一张白纸。可是在成年人看来不以为意的问题上,他们却时常从常人想不到的角度出发做出让人拍案叫绝的回答。数千年后,孔子都未能幸免。

孔子吃肉有讲究,八岁姑娘现神反驳,后成中国首个留日女博士

在《论语》一书中,孔子有很多耳熟能详的经典名言,同时也叙说了自己的一些喜好。在《论语·乡党篇》中就记载了孔子吃饭的十二个规矩,其中有一句是割不正不食。字面意思也就是肉割得不方正就不吃,就在多数人都奉为圭臬的时候,有一个八岁姑娘却在数千年后提出了反驳观点:肉割不正不吃,这不是浪费粮食吗?惹来家人侧目的同时,历史上也记住了她的名字,杨步伟。

说起杨步伟女士,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的美满姻缘。在民国时期的众多才子佳人中,杨步伟和丈夫赵元任先生堪称现代最美满的婚姻。赵元任是现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和音乐家,曾轻松掌握数十种汉语方言、多门外语,是世界上公认的语言天才。有趣的是,杨步伟女士一生也十分传奇。

孔子吃肉有讲究,八岁姑娘现神反驳,后成中国首个留日女博士

丈夫出生于书香门第,祖上还是清朝著名的诗人赵翼,杨步伟的家世也很不一般。

杨步伟的祖父是我国佛教协会创始人杨仁山,父亲曾经开办过时务学堂,和梁启超、熊希龄等人一起共事,学生中更是有后来赫赫有名的蔡锷、蒋百里等人。

出生在这样的名门望族,杨步伟聪明好学,却并没有被大家族的书香气息培养的循规蹈矩,一向喜欢剑走偏锋。

兄弟姐妹九人,杨步伟排行第九,虽然年纪最小还是女儿家,可是处处露着不一样。坐在一个屋子里听先生讲《论语》,启蒙老师说,孔子曰:“割不正不食”。她在饭桌上批评孔夫子浪费东西:“他只吃方块肉,那谁吃他剩下的零零碎碎的边边呢。先生一时语塞,无言以对。

孔子吃肉有讲究,八岁姑娘现神反驳,后成中国首个留日女博士

父亲在南京主持修筑狮子山、幕府炮台工程的时候,后来的大总统黎元洪住在杨家,工程期间负责翻译工作,一次发现被子里藏了一个雪人……

杨步伟小名传弟,后来过继给了二房。家里人取这个小名,意思是希望能给二房带个弟弟,可没想到杨步伟却是巾帼不让须眉。换做别的家庭,估计早就家法伺候了,可是杨步伟的祖父杨仁山先生很开明。

历史上,杨仁山先生是近代著名的居士佛学家,学识渊博、学富五车,性格豪爽的同时还曾随曾纪泽出使欧洲。在开明的祖父庇佑下,杨步伟不仅没有受到责难,反而做出了同时代许多女孩子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

孔子吃肉有讲究,八岁姑娘现神反驳,后成中国首个留日女博士

在报考南京第一所女校旅宁学堂的时候,面对《女子读书之益》的作文题,杨步伟首句直书:“女子者,国民之母也。”校方为这样的胆略吃惊,也为其中的女权思想震撼。虽然全篇只有一百几十个字,却破格录取。后来在祖父的支持下,杨步伟还一纸书信解除了自己与表弟的包办婚姻。

在少年时期,杨步伟的不平凡就引起了同学林贯虹的注意,认定她以后注定不平凡,建议改名步伟。后来为了纪念因传染病去世的林贯虹,杨步伟把正式将韵卿易名为“步伟”。而后来事情的发展,也确实像林贯虹所预期的那样。

孔子吃肉有讲究,八岁姑娘现神反驳,后成中国首个留日女博士

22岁的时候,杨步伟担任了中国第一所崇实女子中学的校长。在获得官费留学日本后,她又成为中国第一个留日医学女博士,其后又与同学在北京创办了私立医院森仁医院。在与赵元任结为伉俪后,著有《一个女人的自传》、《杂记赵家》、《中华食谱》、《中国妇女历代变化史》等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