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北大荒股份七星分公司推廣水稻種植新模式促增收

新華社哈爾濱3月6日電(記者王建)“我家的167畝水田去年全是按著分公司的標準模式種的,賣完糧一算賬每畝成本就合958元,今年,我肯定還會繼續按標準模式種地,爭取年底成本再降,效益再增。”3月6日,在北大荒股份七星分公司第一管理區的育秧大棚內,種植戶秦玉秋說。

為了指導種植戶科學種植,實現種植效益最大化,北大荒股份七星分公司制定了一套水稻標準種植模式,重點是制定標準成本表,查擺生產過程粗放、管理不標準、不科學的環節。

北大荒股份七星分公司推广水稻种植新模式促增收

北大荒股份七星分公司第一管理區種植戶秦玉秋備春耕。(圖片由北大荒股份七星分公司王麗嬌提供)

為搶抓農時,秦玉秋在去年秋天就已經把苗床土備好。夫妻二人在沒有僱工人的情況下,就完成了擺盤前的所有備耕工作。現在秦玉秋利用這空閒時間提前把棚內磚道擺好,為下一步生產做好準備。

據秦玉秋介紹,去年他與哥哥兩家合夥幹活,除去插秧階段外,其他環節都沒有僱人,省去了不少人工費。他幹活特別認真,每個生產環節都按著標準種植模式中的要求去操作,提高了擺盤、播種的作業標準,實現每棚省種60斤左右。

秦玉秋還跟著生產技術人員學會了葉齡跟蹤,通過查看葉齡把握用肥最佳時機,使肥效發揮更好,避免種子和化肥浪費。由於他家地裡插秧標準高,補苗的人工費也省去不少。

北大荒股份七星分公司推广水稻种植新模式促增收

北大荒股份七星分公司充分發揮機械優勢,採取機械代替人工的方式進行篩土。(圖片由北大荒股份七星分公司王立娜提供)

秦玉秋還堅持用機械代替人工,在自家大棚內配上軌道車、配套噴藥設備、電動播種機、覆土機,地裡也裝上了軌道,插秧時用本田軌道車運苗每天可節省兩個人工近1000元的費用,在插秧階段實現每畝降本30元。 秦玉秋說:“有了軌道車後,像運肥這樣的體力活,就可以不僱人了”。

今年,七星分公司將繼續大力推廣實施水稻標準種植模式,不斷加大典型帶動效應,由原來的200戶標準種植示範戶增加到1000戶,利用典型示範戶現身說法來帶動周圍的種植戶開展標準種植。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