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昨天說好了要繼續講人口理論的。

昨天當然講了兩個人,一個是馬爾薩斯,一個是滅霸。哦,滅霸應該不算人吧!

馬爾薩斯著名的人口論是她的理論基礎。他認為人口增長是按照1、2、4、8、16這種幾何級數增長的,而生存資料僅僅是按照1、2、3、4、5這樣算術級數增長的,多增加的人口總是要以某種方式被消滅掉,人口不能超出相應的農業發展水平。這個理論就被人稱為“馬爾薩斯人口陷阱”。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至於消滅多餘人口的方式當然不是靠滅霸的打響指。馬爾薩斯提出了兩類抑制人口增長的方法 :道德抑制與積極抑制。前者指人們通過晚婚、獨身、節育來控制出生率; 但若人們未能通過這些方法控制住人口的增長,則惡習、貧困、疾病、瘟疫、戰爭等各種形式的積極抑制將會使人口減少,以達到人口增長與食物供應間的平衡。他認為,積極抑制是殘酷的,鼓勵人們採用道德抑制,以避免惡習或貧困發生。馬爾薩斯人口論是近代人口學誕生的標誌。這裡出現的人口學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人口統計學,英文是demography。Demo是表示“人口,人民”的詞根。Graph表示“記錄、記載”的詞根,所以,demography就表示“記錄人口的學說”,即“人口統計學”。Demo表示人口,最常見的還有德謨克拉西,即democracy,陳獨秀在新文化運動中提到的“德先生”。Demo是人民,cracy的詞根表示“統治”。人民來統治,就是“民主”嘍!還有個詞,叫做epidemic,epi表示“在……內不”而dem表示人民,在人民中間傳播的當然是“流行病”嘍。

到了後來,新馬爾薩斯主義有的人甚至認為窮人就不應該生育,希特勒居然認為猶太人是劣等民族要送入焚化爐中直接種族滅絕,這樣的思想和做法就和我們所說的滅霸的行為一樣反道德,反人類了。

當然,從理論看,馬爾薩斯人口理論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的。我今天就來看看它是如何影響朝代更替的呢?就講講我們華夏吧。

秦朝初年人口大約3000萬至4000萬,後來嚴刑峻法民不聊生,陳勝吳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起義,始皇帝以為會把自己的江山傳千世萬世,結果僅14年二世就滅亡;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到了,西漢初年人口只剩了約1000餘萬,不過幸好出現了“文景之治”, 劉恆和劉啟是明主,所以人口開始迅速增長;到了,漢武帝初年人口又達到了約4000萬,可是武帝的武可不是白叫的,在位期間窮兵黷武,全國人口下降至2500萬左右,後出現“昭宣中興”;漢平帝時期人口約5900萬,王莽篡漢天下大亂,人口銳減70%以上,東漢建立,出現“光武中興”;東漢末年人口約6000萬,但是後來爆發大瘟疫與大起義,中國歷史上人口數量減少最多的時代就是三國混戰,到了西晉初年人口約1000萬,隨後出現“太康之治”;

五胡亂華之後,中原地區人口銳減,人地矛盾緩和,直至隋朝,統一後人口約4500萬,此時爆發農民起義,人口再度減少至2500萬,至唐朝建立後,出現“貞觀之治”;唐玄宗天寶年間人口達到6000萬(一說8000萬),後爆發“安史之亂”,人口減少至不足3000萬,後出現“元和中興”;唐僖宗時人口恢復到5300萬左右,後爆發“黃巢起義”,人口降至3500萬左右;黃巢寫詩不錯“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殺人也不含糊。

宋代雖然國土面積遠不及唐朝,但耕地面積卻遠高於唐朝,且隨著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使得宋代人口超過了1億大關。宋初人口約3200萬(僅宋境內),至宋徽宗時達到1.2億左右(包括宋、遼等政權),後出現外族入侵“靖康之恥”;蒙古興起後,金國原有5000萬人口,南宋8000萬人口,再度出現外族入侵,人口銳減7000萬;

元末人口約在9000萬,爆發大瘟疫與大起義,至明初人口約5000萬;

明末人口約8000萬至1億,爆發農民起義、滿族入侵,喪失了近3000萬人口,清朝初年,人口5500萬左右;

此時,世界上其他時間的蝴蝶效應終於到了中國,1492年大航海開始,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隨著南美的玉米、番薯等高產農作物傳入中國,清中期人口達到3億。清末,馬爾薩斯陷阱的“天花板”再度提高到了4億左右。但是,清末爆發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堪稱人口絞肉機,中國喪失人口1億左右。

可以看出,人口數量總有一個天花板,觸到這個天花板,便會爆發戰亂、社會動盪,導致人口銳減,人地矛盾緩和,出現各種盛世中興,進入下一循環。西方國家也曾遭遇馬爾薩斯陷阱,直到大航海時代後通過移民美洲緩解了人地矛盾,到工業革命以後,農業產出大大提高,人地矛盾進一步緩解。而從我國古代地理環境來看:北方是草原荒漠(蒙古高原)、南方是煙瘴叢林(中南半島)、東方緊靠海洋(黃海、東海)、西方是高山戈壁(青藏高原),是個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人口不能自然的流出,只能通過戰亂、瘟疫等手段在內部消除多餘的人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