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心理學家:50歲以後,夫妻之間關係再好,也不要走太近

文|上官青曼

關注我的文字,溫暖你的心靈。

心理學家:50歲以後,夫妻之間關係再好,也不要走太近

人到中年,半生已過,生活閱歷會告訴你,任何人都要有一定的空間。

尤其是若夫妻之間終日膩在一起也會產生矛盾,只有保持一定距離才不會失去那些美好的感情,和欣賞的感覺。

相愛的人,總是希望每天都和自己愛的人在一起,但他們不明白,婚姻真正能夠保鮮的秘訣,卻是保持適當的距離感。

尤其是50歲以後,夫妻之間關係再好,也不要走太近。而是要學會和老伴兒之間,給彼此留一點空間,也就是把握夫妻間距離之道。

這個距離指的不是疏離,而是尊重伴侶的隱私,用讓雙方都覺得舒適的方式相處。因為即使是再親密的人之間,也有各自的邊界。

要知道,很多夫妻就是不懂得尊重伴侶的隱私,總是不斷重複著越界的行為,導致了婚姻危機。

心理學家:50歲以後,夫妻之間關係再好,也不要走太近

越是親密的人,越要學會給對方喘息的空間。

婚姻就像一塊土壤,兩個人之間如果沒有一點界限感,那麼土壤就會被壓得很緊實,很難生長出良好的作物。一段婚姻裡,如果沒有距離感,很難會獲得持久的愛。

在婚姻中不懂得尊重伴侶界限感的人,通常喜歡通過 一切方式去窺探伴侶的隱私,因為他們在心底覺得,兩個人是感情中最親密的人。

他不明白,夫妻之間關係很親密,但這並不意味著兩者之間就不能有些小秘密。特別是在興趣愛好上有差別的老夫妻,不能強求對方要和自己有一樣的愛好。

每個人都需要一些空間,生活和心靈的空間,沒有這個空間,愛情就不能自由成長。如果兩個人親密得一點縫隙都沒有,那麼距離爆炸的時間也就不遠了。

保持恰當分寸,不輕易仗著親密關係越界的婚姻是舒服自然的,它能讓人在這樣的婚姻中感到清醒和被尊重。

兩個人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認同對方的喜好,然後有各自的朋友圈子,才能和睦愉快相處。心理學家認為,50歲以後,夫妻關係再好,也不要走的太近。

心理學家:50歲以後,夫妻之間關係再好,也不要走太近

50歲以後,夫妻之間關係再好,也不要走太近。

周國平曾經這樣論述愛情:

"相愛的人給予對方的最好禮物是自由。兩個自由人之間的愛,擁有必要的張力,這種愛牢固,但不板結;纏綿,但不黏滯。沒有縫隙的愛太可怕了,愛情在其中失去了自由呼吸的空間,遲早要窒息。"

夫妻之間要保持距離,有些事可以看不見,有些話可以聽不見。正如蒙田說過的:"瞎太太配上聾先生,將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婚姻。"

“許多感情都是敗在了距離,相隔太遠容易產生不滿,距離太近又會生出嫌隙,距離其實是一種尊重。”

夫妻之間保持自己的界限,尊重對方的界限同時也是在保持一種神秘感,而愛和吸引力就靠這種神秘感保鮮。所以,只要保持好夫妻之間的距離,就會"相看兩不厭"了。

心理學家:50歲以後,夫妻之間關係再好,也不要走太近

青曼寄語:婚姻中,越是相愛的兩個人,越要保持距離。

人生如尺,要有度。感情如面,別越界。人過50歲,夫妻之間感情再好,一定要把握度,不要走得太近,否則最後也只能漸行漸遠了。

婚前情人眼裡出西施,婚後才識廬山真面目,煩惱和不滿紛至沓來,夫妻間保持適當的距離,則會增強相互的吸引力,留點距離產生更美好。

夫妻之間親密也要有度,不論是空間距離或者心靈距離,不適度都會適得其反,保持一種分寸感和適當的距離感。這不是客套,這是夫妻相處的哲學。

如今社會離婚率飆升,結婚率持續下降,很大的原因,正是沒有掌握好婚姻裡需要保持的界限。人過50歲,夫妻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是一種有教養的表現,也是對自己和配偶的尊重。

真正懂得經營婚姻的兩個人,都懂得保持距離;懂得在婚姻裡保持距離的人,都具有大智慧。

如果你愛一個人,一定要和這個人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的愛才會有持久的新鮮感。希望所有50歲以後的朋友,都能牢牢記住,否則受傷的就是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