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囧媽》: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即使這曾是我最討厭的模樣

大年初一,《囧媽》在今日頭條等平臺免費上映,這一史無前例的嘗試意味著《囧媽》註定會伴隨著許許多多的爭議,不過爭議再多,我們最終還是要回歸到電影本身。

作為徐崢導演"囧"系列的最後一部,《囧媽》相比於《泰囧》和《港囧》而言,"囧"字所代表的搞笑無厘頭不再是主導,"媽"字代表的關於親情的思考才更是影片想要傳達的東西。

《囧媽》: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即使這曾是我最討厭的模樣

影片的主線是徐伊萬(徐崢飾)"被迫"陪母親盧小花(黃梅瑩飾)北上俄羅斯表演途中發生的故事。

這對"問題母子"在六天六夜的旅途中,由不斷爭吵、相互指責,到最後解開心結、達成和解,其中反映的是當代人普遍面臨的現狀:

明明父母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最親近的人,為什麼我們相處起來卻有那麼多的問題?

在影片中有兩處情節是我印象最為深刻的,第一處是影片開頭,張璐(袁泉飾)對徐伊萬說:

"這就是我們之間的問題,你心裡面長了一個幻想的老婆,她應該喜歡什麼、討厭什麼、該怎麼說話,你全都設定好了,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

《囧媽》: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即使這曾是我最討厭的模樣

第二處是徐伊萬和母親在餐車內吃飯時,面對母親的種種安排,徐伊萬忍不住對母親說:

"這就是我們之間的問題,在你的心裡面住著一個幻想出來的兒子,他應該吃幾塊紅燒肉、臉上的肉是橫著長還是豎著長、什麼時候要孩子、膀胱幾點鐘排水,你全部都設定好了,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

《囧媽》: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即使這曾是我最討厭的模樣

兩句幾乎完全一樣的話,只不過是把"老婆"換成了"兒子"而已。

可以看到徐伊萬本身是極為討厭母親這種做法的,但他卻原原本本的把這種做法移植到了自己老婆的身上,他成為了自己討厭的那種樣子。

接下來,我將運用2W1H原則,對這種情況進行簡單的分析,並在文章最後談談自己的一點思考。

《囧媽》: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即使這曾是我最討厭的模樣

WHAT: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尼采曾說: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

影片中的徐伊萬受不了母親一而再,再而三的安排自己,設定自己的行為,但他自己恰恰也是這樣對待妻子張璐的。

這讓我想起了此前很火的一部劇:《都挺好》。

在《都挺好》中,蘇明玉(姚晨飾)從小生活在一個母親"掌權"的家庭裡,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母親說了算,蘇明玉從小受到了母親很多的不公平對待。

長大之後的蘇明玉,有了自己的銷售公司,搖身一變成了女強人。

在電視劇中有這麼一段:

父親蘇大強(倪大紅飾)鬧著要和子女斷絕關係,鬧離家出走,在派出所裡蘇明玉對他一頓教訓,結果蘇大強指著蘇明玉喊了一聲:"趙美蘭!你就是趙美蘭!"

《囧媽》: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即使這曾是我最討厭的模樣

蘇大強嘴裡的這個趙美蘭,就是蘇明玉的母親,也是蘇明玉最討厭的人。她努力了這麼多年,最後還是變成了自己最恨的那個人。

《囧媽》: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即使這曾是我最討厭的模樣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則是父母的影子,無論是徐伊萬還是蘇明玉,他們都曾是"受害者",最後卻都變成了"加害者"。

WHY:為什麼我們明知道父母那個樣子是不好的,最後還是會變得和他們一樣?

我們可以從遞進的兩個層面看待這個問題:

  1. 我們為什麼會變得和父母一樣?
  2. 為什麼我們明知道那個樣子是"不好的",但依然成為了那個樣子?

首先來看第一個層面:我們為什麼會變得和父母一樣?換句話說,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為什麼這麼大?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句話裡包含了父母影響孩子的兩個主要因素,一個是遺傳因素,一個是環境因素

這兩個因素共同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從而進一步影響孩子的行為方式。

遺傳是一種生物現象,通過遺傳,下一代可以得到上一代的一些生理特徵,比如高鼻樑、雙眼皮、捲髮等。同樣,作為心理和思維的載體,一個健康的大腦以及正常的神經系統也是要通過遺傳獲得的。

《囧媽》: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即使這曾是我最討厭的模樣

而對於生活在現代的人來說,先天的缺陷已經越來越少了,每個人的大腦都是健康的,相差無幾的,所以

遺傳因素作為兒童心理發展必須的物質前提,影響已經不那麼大了。

真正決定兒童心理發展的,是環境因素。

根據我國教育實踐經驗和心理學的研究資料,可以把兒童心理發展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乳兒期(出生到1歲)

嬰兒期(1歲到3歲)

幼兒期或學前期(3歲到6、7歲)

童年期或學齡初期(6、7歲到11、12歲)

少年期或學齡中期(11、12歲到14、15歲)

青年初期或學齡晚期(14、15歲到17、18歲)

在兒童心理發展的所有這些階段裡,都離不開家庭環境,也就是父親母親。父母是孩子直接的"陪伴者"和"參與者",父母的一言一行,處事方式,都會對孩子造成影響,尤其是處於"幼兒期"的孩子。

這個時期的孩子,正處於自我意識的形成階段,但又未完全形成,這時的他們只能模仿,而父母就是最好的模仿對象,父母無論做什麼,說什麼,孩子都會有樣學樣,

以後遇到同樣的情景,孩子做出的反應就是父母當時的反應。

《囧媽》: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即使這曾是我最討厭的模樣

一旦某些不良行為被吸收進孩子的自我意識,那麼以後將會很難改變。

徐伊萬從小在母親盧小花的安排下長大,事無鉅細,所有的事情都被母親安排得明明白白,包括徐伊萬的父親,也是一直在盧小花的安排下生活,所以徐伊萬認為,家庭關係裡就應該是一個人按照另一個人的安排生活,從而一直想要改造妻子張璐。

蘇明玉同樣如此,她從小生活在一個媽媽當家作主的家庭裡,所以她的性格就如同和她媽媽從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一樣,無論在事業上,還是面對自己的親人,都是一副女強人的樣子。

所謂的"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之所以會變得和父母一樣,就是因為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我們一直在模仿父母的言行,父母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

第二個層面:為什麼我們明知道那個樣子是不好的,但依然成為了那個樣子?

丹尼爾·戈爾曼在他的暢銷書《情商:為什麼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中提到:人有兩種心理,一種是情緒心理,一種是理性心理,它們一種用來感覺,一種用來思考。

《囧媽》: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即使這曾是我最討厭的模樣

舉個例子,假如某一天我的手機被偷了,並且找不回來了,我的理性心理告訴我:事已成定局,無法挽回了,我應該接受這個事實,並且向前看。但我的情緒心理會讓我陷入悲傷和懊悔之中,無法忘記自己被偷了手機這件事。

這兩種心理平時相安無事的共存著,但總會有衝突的時候。

隨著我們的長大,接受了更多的教育,我們對於一些事情有了自己的是非觀,我們的理性心理知道父母的那些行為是不好的,我們不應該像他們一樣。

但是我們的感性心理,依然深受父母的影響,遇到事情時,還是會下意識的按照父母的那種處事方式來面對。

我們的腦海中始終會存在著這個衝突,我們的理性心理知道那個樣子不好,但我們的感性心理,讓我們依然成為了那個樣子,到底表現出來的是什麼,就要看是哪種心理佔上風了。

HOW:家長和孩子分別應該怎麼處理這種情況

對於盧小花而言,徐伊萬即使已經40多歲了,但在她的眼裡依然還只是一個沒有長大的小孩,盧小花整天為他的事情操心。可盧小花真正應該做的,是把徐伊萬當成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平等的與他對話。

相比較而言,電影《弱點》中,陶西夫人對待邁克爾的態度就很值得我們學習,陶西夫人曾對邁克爾說:"我想讓你去你想去的任何地方,這是你自己的決定,邁克爾,這是你自己的人生。"

《囧媽》: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即使這曾是我最討厭的模樣

《囧媽》的最後,盧小花在經歷了這六天六夜與兒子的相處,也明白了這個道理,當她回到了家,卸下了假髮,躺在床上時說:"電影裡的伊萬,是個小男孩,我的伊萬,已經是個大人了。"

《囧媽》: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即使這曾是我最討厭的模樣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都應該是完整的,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

作為家長,應該給自己的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把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進行溝通,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

對於徐伊萬而言,他在最後直面了自己一直以來的錯誤,承認了自己對張璐的愛是希望她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並且最終選擇了放手,把曾經美好的回憶留在心裡,讓張璐去成為最好的自己。

《囧媽》: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即使這曾是我最討厭的模樣

一個已經成長為自己討厭樣子的人,首先要做的就是直視自己的這一面,不要回避,承認自己確實是這個樣子的,做到這一點很難,徐伊萬花了六天六夜,經歷了幾次生死之後,才幡然醒悟,並在此基礎上,與自己和解,與他人和解。

心理學家榮格曾說:"一個人終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童年時代就已經形成的性格。"

這條路很長,但我們不能不走,並且要一直走下去,因為除此之外,無路可走。

結語

我國當代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嬰幼兒時虐待或忽略埋下病根,但孩子太小時,無力用破壞性行為表達自己,要等青春期時再爆發,這時孩子有力量了。更慘的,是成年後再爆發,那時工作生活會一塌糊塗。"

作為一部探討親情的電影,《囧媽》真切的向我們展示了一種不健康的家庭關係在母親和孩子之間的"傳承",這種關係害得母子不和,害得夫妻離婚。

但這些都是因為愛,只不過愛的方式,有些不對,有些極端,只要我們剝開這層外衣,學會與自己和解,與他人和解,我們仍然可以感受到流淌在人與人之間的那一份最真摯的情感。

我是 ,喜歡就關注我,讓我把文字慢慢寫給你們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