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疫情中,他們築起了生態城社區的“防護牆”

疫情中,他們築起了生態城社區的“防護牆”


到今天,龍湖物業的項目經理史德華已經在生態城季景園小區連續工作了41天。上午10點,他開始了第一次“線上面試”,希望能招聘到更多工作人員,“人手多一些,疫情防控和居民服務就能做得更完善”。


突然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包括史德華在內的“物業人”更加緊密地融入到了生態城社區綜合防控體系之中。目前,生態城44個小區每天在崗的物業員工達1400餘名,他們和社區工作者、志願者共同築起了抗擊疫情、捍衛社區平安的“防護牆”。


責任在前,不慮風險

他們是“逆行者”


疫情中,他們築起了生態城社區的“防護牆”


為了做好社區綜合防控,生態城14個社區第一時間成立了疫情防控管理小組,史德華就是其中一員。作為物業經理,他不僅配合社區進行人員排查、防疫知識宣傳、數據信息彙總,還成了一名衝在一線的“消殺人員”。


疫情中,他們築起了生態城社區的“防護牆”


“當時小區出現了確診病例,居民們都有擔心和焦慮,我們就得把工作做到位,讓居民安心。”風險面前,史德華的一句“我進這棟樓”,讓他成了衝在前面的人:背起消毒裝備逐層樓消殺、上門給隔離戶收垃圾、給居民送藥送菜、安撫居民情緒……他承包下整棟樓51戶隔離居民的服務工作,一干就是十幾天。他的行動感動著身邊的人,也讓小區居民對抗擊疫情充滿信心。


疫情中,他們築起了生態城社區的“防護牆”


“他們特別負責任、有擔當,對於社區分配的工作從來都是不打折扣地落實。”季景社區居委會主任侯永琴和同事們為了表達感謝,還向龍湖物業贈送了印有“抗擊疫情有擔當 為民服務顯真情”的錦旗。


疫情中,他們築起了生態城社區的“防護牆”


堅守崗位、不說怨言

他們是守護者


“您好,麻煩測量一下體溫。”今天上午,生恆物業的工作人員和福祥像往常一樣在和馨園小區門口站崗執勤。做好進出小區人員信息登記、詢問有無疫區往來史、測量體溫、接收外賣和快遞、囑咐安全防護知識……面對繁瑣的疫情防控工作,和福祥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疫情中,他們築起了生態城社區的“防護牆”


根據全市疫情防控需要,從2月初開始,天津市所有居民小區開始實施封閉式管理。但和福祥在工作中也遇到過居民不理解的情況——因為進小區要登記、測溫,有居民跟他起了衝突,甚至有推搡等舉動。和福祥雖覺得委屈,還是堅持了原則,“這是我的工作職責,現在是關鍵時期,排查防控不容一絲懈怠”。


疫情期間,物業的工作人員是小區24小時的“把關人”。特別是到了晚上,雖然進出小區的人員少了,但值班不能鬆勁兒。每次輪到值晚班,和福祥都會多穿一件厚絨衣,戴好帽子、手套等全套裝備,“一般在晚上11點前我們都在室外站崗,隨時幫進出的居民和車輛做好測溫和登記,冷了就原地蹦蹦”。值班的夜晚,和福祥會看著住戶的燈一盞盞熄滅,整個小區逐漸“進入夢鄉”,他則在崗位上繼續守護著人們的平安。


疫情中,他們築起了生態城社區的“防護牆”


物業工作人員夜以繼日的辛勤堅守,也換來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很多居民在積極配合防控檢查的同時,也會主動向工作人員道一句“辛苦”。雖然目前疫情防控仍處於關鍵時期,但正是有了無數逆行者和堅守者的默默付出,也讓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場疫情終將被戰勝。



疫情中,他們築起了生態城社區的“防護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