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古代志怪故事二则——瓜洲公子,崂山白牡丹

瓜洲公子

  杭州的大方伯这个地方,有胡家的姑嫂两个人住在同一座小楼里。清明节那天,嫂子发现自家屋顶的瓦上有人用柳枝搭了一个小桥,猜是小孩子闹着玩的,就用竹竿挑掉了。晚上,有个男的忽然出现在床前,身上披着羽毛做成的衣服,说到:“我是瓜洲公子。我和你们姑嫂两很有缘,所以才折了几支柳枝来搭成鹊桥,从屋顶上渡过来,正好不负这清明佳节。你干吗拆了它呢?”说完,就住下来开始作祟,姑嫂两人都先后被他迷惑失身。

  日久天长,家里人知道了这个事情,就请来以为道士念《玉皇经》驱魔。道士才进门,这个妖怪拿起夜壶扔了过去,把经卷全污染了。道士只得落荒而逃。胡家老爷子无奈,请了五位老妈子在姑嫂二人身边日夜守护,结果有天晚上醒来,五个老妈子的头发都被梳成了辫子,一根根互相纠结在一起,不是别人拖着都无法走路。就这样折腾了一个多月。

  胡家的女儿早就许配了人家的,胡老爷子就决定干脆把她先嫁出去再说。妖怪就说:“我和她未来夫婿家无缘,不太方便过去。如果留在这里,又不能左拥右抱,实在有些落寞。算了,我还是回去吧。”于是就特地告诉胡老爷:“我这里折腾你很久了,没啥好报答你的,有点不好意思。这样,我有个妹妹很漂亮,愿意送给你做妾,不知道你肯不肯纳她呢?”胡老爷子想想就说:“先看看再说。”妖怪同意了。于是让他隔着帘子看了看,果然是一个绝色女子。胡老爷子顿时心动,赶紧请妖怪确定纳妾的婚期。妖怪又说:“我倒是想认你这个妹夫啊,可是呢,她说你又老又丑,说什么也不愿意嫁。”老胡就说那怎么办?妖怪说:“如果……你把腮下的胡须全刮了,也许能显得年轻一些,我再帮你说说,婚事就应该能成了。”老胡那时五十多岁,胖胖的,胡子也很浓密,就被他忽悠了,晚上自己把胡须全剃了,忽然听到妖怪在空中大声嘲笑他,然后就消失了。那个妖怪的妹妹呢,也没有出现过。

古代志怪故事二则——瓜洲公子,崂山白牡丹

原文

  杭州大方伯地方,有胡姓姑嫂二人,同居一楼。清明日,嫂见瓦上有搭柳为桥者,疑是儿戏,用竿挑去之。晚间,有羽衣男子突至卧牀前,曰:“我瓜洲公子也,与汝姑嫂有缘,故折柳做鹊桥,从瓦上度来,以应清明佳节,汝何得拆去?”言毕,住房中,凭二女为祟。其家请道士念《玉皇经》解禳之。道士方至,怪以溺器掷之,经卷淋漓。道士逃去。胡翁遣老媪五人守夜调护,则五媪发皆成辫,丝丝相接,非拖曳不能行。如是者月余。

  其女久有婿家,遂择日嫁之,怪曰:“某家无缘,我不能往,在此徒挟一美,亦觉萧索,请从此辞。”因谓胡翁曰:“我在此闹汝久,甚愧无以为报。我有妹甚美,愿赠汝为妾,未知汝肯纳否?”胡请见,怪许之,命中堂垂帘观之,果望见绝色女子。胡不觉心动,急请婚期。怪曰:“我愿以汝为妹夫,而妹嫌汝老丑,心颇不肯。汝能将颐下须尽去之,则姻事成矣。”胡年五十余,肥而多髯,惑其言,一旦尽剃之,怪在空中大笑而去,妹竟不来。

《子不语》


崂山白牡丹

古代志怪故事二则——瓜洲公子,崂山白牡丹


《崂山九游记》:上清宫有一株白牡丹,与上清宫的几案相距不远,看上面有裂痕,不像是才有的。崂山的道士传说在一百年前,曾有个大力士把它连根拔起,背着走了。不知过了几年,大力士死了。来了个白衣人前来叩宫门,说:“我今天回来了!我今天回来了!”原来是梦。结果第二天早晨去原来牡丹所在的坑去看,果然花的根茎又出现在土中,吐出了新芽。大力士庭院里那株背去的牡丹树,那一年就死了。事实不一定是这样,但谈论这个传说的人至今仍然不少。

【原文】

宫有白牡丹一本,近接宫之几案,阅其皴干,似非近时物,道士神其说,谓百岁前曾为有大力者以其本负之以去,凡几何年,大力者旋不禄。有衣白人叩宫门至曰:我今来!我今来!盖梦谈也。晨视其牡丹旧坎,果已归根吐茎矣。大力者之庭向所发而负者,即以是年告瘁。事未必然,谈者至今不衰。复指宫后两枯柏。亦神物而有年,忽若羽化不知所因,仍听其戟立宫庭,无敢擅伐取。

古代志怪故事二则——瓜洲公子,崂山白牡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