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世人只知蘇軾的《陌上花開》,可知柳如是亦有“陌上花開”?

【錢王故事】

吳越王錢鏐王妃吳氏,吳氏每年寒食節都要回臨安老家。錢鏐重情,思念吳氏,於是給吳氏寫了一封信,有一句:“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路上的野花都已經盛開,你是不是可以回家了?你可以一路賞花而行,慢慢回來,不用著急,我在杭州等你。錢鏐對吳氏深沉內斂的愛和老年夫妻之間的依戀之情溢於言表。

世人只知蘇軾的《陌上花開》,可知柳如是亦有“陌上花開”?

錢鏐是武將,不通文墨,這句極文藝的話語,自是真情流露,妙手偶得,當時被傳為一段佳話。吳越國五代之後歸土於宋,吳越之民對錢氏一直懷恩於心,以至於錢王故事入宋之後仍在民間傳頌。

世人只知蘇軾的《陌上花開》,可知柳如是亦有“陌上花開”?

【蘇軾的陌上花】

蘇軾為杭州太守,聞得此事,有感於錢鏐保土安民,錢氏納土歸宋之功,以及錢鏐與吳氏的深情厚愛,寫了一組詩,其中最有名的是這一首。

《清平調引》其一

(宋)蘇軾

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是昔人非。

遺民幾度垂垂老,遊女長歌緩緩歸。

世人只知蘇軾的《陌上花開》,可知柳如是亦有“陌上花開”?

【錢謙益的陌上花】

錢謙益是錢王后裔,卻以“水太涼”為世人恥笑。然而不可否認,錢謙益是明末文壇宗師,才華橫溢,以至於才女柳如是傾心委身做妾。

錢謙益路過臨安,思及柳如是,仿蘇軾做三首《陌上花》,自題“感而和之,和其詞而反其意,以有寄焉”。

《陌上花》其三

(明末清初)錢謙益

陌上花開音信稀,暗將紅淚裹春衣。

花開容易紛紛落,春暖休教緩緩歸。

世人只知蘇軾的《陌上花開》,可知柳如是亦有“陌上花開”?

所謂“反其意”,錢王招吳氏是“緩緩歸”,蘇軾詩也是“緩緩歸”,錢謙益是“休教緩緩歸”,大概是想著柳如是,心頭火熱,讓柳如是速歸。

【柳如是的陌上花】

柳如是收到錢謙益的詩後,和詩三首。

《奉和牧翁陌上花三首》其三

(明末清初)柳如是

陌上花開花信稀,楝花風暖颺羅衣。

殘花和夢垂垂謝,弱柳如人緩緩歸。

世人只知蘇軾的《陌上花開》,可知柳如是亦有“陌上花開”?

錢謙益說“花開易落”,春情難久。柳如是說“殘花還能開在閨夢中”。

錢謙益“反錢鏐、蘇軾之意”,讓柳如是速歸,柳如是又“反錢謙益之意”,柳如是說:偏不,我也要跟王妃一樣緩緩歸。

我喜歡柳如是這首詩,主要是這句“弱柳如人緩緩歸”。“弱柳”借指柳如是自己,春風輕拂,柳絲嫋嫋,則比興遲緩之意,頗得“雙關”之妙。

蘇軾這首“陌上花開”,為懷古之作,有江山更替之嘆,有追思緬懷前賢之情,格調自然高古。

世人只知蘇軾的《陌上花開》,可知柳如是亦有“陌上花開”?

而錢謙益與柳如是的唱和,看似文藝,實是打情罵俏,仔細讀來,強行被餵了一嘴狗糧。然而,男女之間,如此曬柔情,曬才情,亦足以羨煞旁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