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原本有13個皇帝,其中有1人為何被“開除”?

盛開的白鶴


之所以會有這個疑惑,主要就是在皇太極身上。清朝一共十二位皇帝,若除去後金朝努爾哈赤的話,則只有十一位。

但這十二位皇帝卻有著十三個年號,其中皇太極一人,有著天聰、崇德兩個年間,所以造成了有十三位皇帝的疑惑。


滿清十二帝

明清以前,年號更換頻繁,如漢武帝劉徹執政時就有五個年號,而像三國末代吳主孫皓,則更是一年換一個年號,基本是看見什麼喜歡的就換什麼。所以在明清以前,我們稱呼皇帝一般不稱年號,而是稱諡號:如漢武帝、漢獻帝等。唐代以後稱廟號,暫不贅言。

到了明清時期,皇帝的年號大體都不會變動,如永樂元年、崇禎元年,永樂、崇禎則是他們執政時的年號。後金時期至清朝,滿族皇帝也基本只有一個年號,唯一不同就是清太宗皇太極,有著天聰、崇德兩個年號,當然,這就得從後金過渡到清來說起了。


明朝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於赫圖阿拉建國,稱大汗,國號“金”,史稱“後金”,改元天命,取順應天命之意。明萬曆四十四年,也就是金天命元年,也就是公元1616年。

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戰敗於寧遠城下,抑鬱而逝,第八子皇太極繼位,改次年為天聰元年。天聰十年,皇太極正式稱帝,改國號“金”為“大清”,改族名女真為滿洲,改元崇德。所以皇太極之所以有兩個年號,是因為國家規格改了(由大汗變成皇帝),一切都要是新的,以顯示新興政權的蓬勃發展。

以下為滿清十二帝的年號,名稱和在位年間,僅供娛樂。

清太祖努爾哈赤,年號天命,在位十一年,終年六十八歲。

清太宗皇太極,年號天聰、崇德,在位十七年,終年五十歲。

清世祖福臨,年號順治,在位十八年,終年二十四歲。

清聖祖玄燁,年號康熙,在位六十一年,終年六十八歲。

清世宗胤禛,年號雍正,在位十三年,終年五十八歲。

清高宗弘曆,年號乾隆,在位六十年,終年八十九歲。

清仁宗顒琰,年號嘉慶,在位二十五年,終年六十歲。

清宣宗旻寧,年號道光,在位三十年,終年六十九歲。

清文宗奕詝,年號咸豐,在位十一年,終年三十一歲。

清穆宗載淳,年號同治,在位十三年,終年一十九歲。

清德宗載湉,年號光緒,在位三十四年,終年三十七歲。

清廢帝溥儀,年號宣統,在位三年,終年六十一歲。1967年,溥儀去世後,由滿族人上廟號為“憲宗”,但不受官方認可,只是在家族中的流傳而已。



狐史首丘


清朝(161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

清朝自入關(山海關)以來,其實只有十二任皇帝。

清朝從清太祖努爾哈赤到末代皇帝傅儀,先後共有十二位皇帝。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清末時期還有一個沒有載入史書的“保慶皇帝”。

光緒年間,戊戌變法後,光緒就被關起來了,在此之前慈禧太后就開“垂簾聽政”,大事小事光緒是做不了主的,慈禧是越來越不喜歡光緒了,和手下的寵臣榮祿密謀想把光緒給換了。

慈禧相中了光緒堂兄的兒子愛新覺羅.溥儁,那時候這孩子15歲。

慈禧即便有稱帝之心,也堵不住悠悠眾口,只能找個傀儡,推到臺前。

過了幾年,慈禧封愛新覺羅.溥儁為大阿哥,為將來稱帝做準備。

就在慈禧準備讓光緒禪位,年號都想好了叫“保慶”,可是朝中一眾大多數都反對,拒絕所謂的登基大典,慈禧看到朝堂之上無人附和,加上列強態度強硬,也只好暫時作罷。


那時候慈禧借用民間組織“義和團”對洋人開戰,八國聯軍一路破了北京,慈禧被迫西逃,同時也帶上了愛新覺羅.溥儁。

1902年,慈禧被迫下令將載漪、溥儁父子流放新疆,後二人逃亡蒙古,生活落魄,晚景淒涼。

1942年,清最後一個大阿哥,保慶帝愛新覺羅·溥儁死在了蒙古羅王之子的塔王府,死後棺材停放了寺裡,直到解放後才就地埋葬。

清朝這位有機會登基的“傀儡皇帝”愛新覺羅.溥儁,也算是被“開除”的吧。有皇帝命,沒皇帝運,哈哈。



一瓶87年的哇哈哈


被開除的"皇帝",在嚴格意義看與前十二位皇帝(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二位,與年號可稱還有順治,康熙,雍正,同治,光緒,以及清遜帝宣統),有所區別,掌據生殺大權,貨真價實,有著官方承認的"大清皇帝"。

這個人就是努爾哈赤之子,皇太極之異母弟,後來輔佐順治黃帝入關,平定天下的攝政王多爾滾,他在世時沒當皇帝,死後得到了清廷正式尊封為"成宗義皇帝",屬於官方指定的名副其實的大清黃帝,不是自封的,他的權力與真正的黃帝亦無大區別,以攝政王身價掌握一切軍政大權,就勳勞而言,多而滾對清朝開創的貢獻大,不亞於其他皇帝。

多爾滾率領八旗兵入關,打下清潮江山時,順治還是個七歲孩子,他只是個守城之主,沾了老多的光兒。然而他倆不合,多爾滾攝政王又功高震王,難免會有專權擅政的行為。小順對老多的感受,大概如同康熙對待鰲拜,既是前輩,也是阻礙,內心存在敵視,但是多爾滾有時不地道,利用權威逼順治叫他"皇父攝政王",還跟順治媽孝莊鬧徘聞,順治恨他,另外多爾滾逼死了豪格,還取豪格妻子為福晉,小順表面不說,但心裡有個小九九,因此多爾滾死後被迫奪封典,都是小順多年積累的怨情緒爆發,他恨在心,等到時機成熟,徹底清算。


亮晶晶61282203192


因為你說的被”開除“的滿清皇帝沒有來得及登基就玩完了。

”戊戌變法“失敗之後,慈禧和光緒母子間的關係已經到達“冰點”,為了拿掉有時不太聽話的光緒,慈禧有了廢黜皇帝的念頭,打算立溥儁為帝,並且確定“保慶“為新帝年號。

然而慈禧的打算在手下大臣和洋人那裡碰了硬釘子,特別是列強各國一致申明只承認光緒的合法地位,讓慈禧心有忌憚,不敢一意孤行,最終放棄了廢黜光緒的打算。

於是溥儁就成了清朝歷史上曇花一現的“保慶帝”。這個人生性頑劣,除了吃喝玩樂幾乎沒有別的特長。清朝滅亡後他以皇室身份跟著廢帝溥儀過了幾年安穩日子,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候他又依靠變賣家產混了幾年,完成敗家“任務”後又跟著大舅哥塔王混了幾年,大舅哥死後便徹底落魄,下場比較悽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