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滇紅和熟普洱共用一把紫陶壺好不好?

z劉紅


滇紅和熟普共用一把紫陶壺,

個人認為這種做法不可取;如果你講究品位的話,建議最好各自使用一把壺;如果你的紫陶壺比較珍貴,你還在意收藏的話,就更加不要混合使用泡茶。個人簡單從以下兩方面分析,希望資深玩家指教、探討!

第一:紫陶壺具有較強的吸附性,不適合多種茶混用,會破壞好茶的口感;相信茶友們都知道,吸附特性會保留茶葉的一些特徵在茶壺內,所以也有茶友說自己的“老紫陶壺不放茶葉就能沖泡出茶味”。如果兩種不同的茶葉共用一把紫陶壺,在沖泡時,茶壺會釋放之前保留的茶味,導致現泡茶味道失真,達不到最佳的品茶效果,說嚴重點就是浪費了這泡好茶。

不少資深茶友更講究一茶一壺,也就是說哪怕同樣是普洱茶,也會根據茶品的年頭、產地、口感而單獨固定地使用專一的紫陶壺來品茶,雖然個人並不推崇,但是這種做法對於講究品位的茶友還是很流行的!因為這樣的做法,紫陶壺會吸附掉茶葉本身的異味,釋放之前的純正味道,讓茶在沖泡過程中,中和到最佳口感。所以,建議茶友還是不要混合使用一把紫陶壺長期混合泡不同的茶葉!

第二:紫陶壺的珍稀性,不適合多種不同品類茶葉混合使用,會破壞收藏價值。紫陶壺本身是高端茶器,是具有實用性的收藏品,個人認為其中一個評價收藏價值的因素就是-茶壺本身養壺的方式。一把好的紫陶壺,長期泡單一品質的好茶葉,日積月累就會讓這把茶壺泡茶的茶味道更加純正。這樣更能體現這把茶壺的珍貴性;如果混合使用泡多種茶葉,茶壺就失去了這種特質,同時也毀壞了這把紫陶壺的收藏價值。

畢竟,滇紅和普洱兩種不同品類的茶,無論製作工藝還是口感都相去甚多,混合使用一把紫陶壺的結果就是-“收藏在自己手中的珍稀茶壺只有珍稀的外殼,而失去了實用性中的珍貴”,其收藏價值也會大打折扣!

另外:在不建議用一把紫陶壺混泡多種茶葉的同時,(畢竟好的紫陶壺價值不菲,多購對於普通茶友還是具有一定的經濟壓力),個人建議也可以使用瓷器或者玻璃茶器;因為這樣的茶具能更好展示茶葉本身的韻味,同時這樣的茶器不具備吸附性,隨便怎麼混泡,只要每次清洗乾淨就基本不會影響茶葉的口感和品質,最主要還經濟實惠!

綜上所述:戀茶君茗韻添香個人的小觀點,希望更多朋友分享和討論;茶文化的復興不是一兩個人的事,茶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珍貴文化;讓更多人喝得起茶和讓更多人愛上茶,需要更多有想法、有能力和有情懷的人參與;畢竟,茶不但是健康綠色飲品,更是具有很多特殊防治功效的神奇飲品,讓更多人喝得起就是造福民族!


戀茶君茗韻添香


感恩提問者,普文是原產地茶山經營這,對您的問題作為個人解答,答案肯定不好,這是兩種不一樣的茶。普文茶品類來給您答案,您自己選擇。

滇紅茶

滇紅茶主要產於雲南省,滇是雲南的簡稱,但是滇紅茶的主要產地集中與臨滄與思茅以、保山一帶,主要以鳳慶產地為正宗。普文正是在鳳慶經營茶山,如今的滇紅茶都是些什麼茶呢?

主要種類:

1.大金針,2.金絲,3.金芽,4.古樹紅茶5.松針茶,6.中國紅,7.野生紅茶,8.寶塔、龍珠等幾種大類茶。

滇紅茶製作

主要是以鮮葉發酵為基礎的製作工藝作為衍生。

茶樹品種

如今主要採用的茶樹品種主要以下幾種

1.鳳慶老品種茶樹,2.雲抗系列茶樹種(新品種),3.鳳七、鳳九(新品種),4.清水系列茶樹種(新品種)5.梅佔(福建種)6.黃旦(福建種)

熟普

熟普是一個市場最為亂像的茶類,普文從不避諱,各種原料參差不齊的製作,各種拼的製作,有大葉種的,中葉種的,甚至還有小葉種的,但是不排斥好的原料來製作。

熟普的製作工藝

以大葉種曬青毛茶原料為基礎,再灑水發酵而成的衍生各種熟普類茶。

茶樹種

熟普是最為難追根溯源的茶原料,除非前期能夠做好源頭追溯,不然發酵後無法辨(只有發酵輕,略能分析。)

為什麼不能同泡一個紫砂壺呢?

普文認為以下幾點:

1.茶品類不同,所含的元素不同。

2.香型不同類別,所造成紫砂壺吸附的味都不同。

3.顏色不同,紫砂吸附的顏色,只能造就茶壺略記斑斑。

4.你養養就知道了,試驗是唯一檢驗真理的標準。

5.不同的茶樹品種類別的茶品,工藝都會不一樣,哪怕一類茶。養壺還需耐心與細心。

普文喜歡用事實說話,不喜歡那麼誇張的用各種數據來表達各種元素不同,大論一番,沒必要,知道基本的原理造成了不同的趨向,大家都能看的懂。

真茶君—普文


真茶君—普文


我們常說的“一茶一壺”的養壺,說的是紫砂壺。細磁茶具則不在此例。細磁茶具養護另有說法與講究,在此不宜贅述。

“紫陶壺”與“紫砂壺”完全是兩種東西。明白這些有利於我們客觀判斷養壺和審美要素。主要區別在於:

1. 產地窯口不同 紫陶壺產於雲南省建水。而紫砂壺原則上是宜興紫砂為地道。

2. 材料不同 宜興是石質原料,收縮率不到百分之十且粘性好。宜興紫砂通體內外可見金星結晶體,外表有砂粒感。建陶為粘土原料,收縮率百分之二十且粘性差。表面比較粗糙,毛孔粗大,但由於工藝特點而無砂粒感,而是獨特的幼嫩澀滑感,有人稱之為“綢緞感”。

3. 工藝不同 宜興紫砂工藝為泥片打身筒或鑲身筒手工成型。因此內壁會留下手印螺紋或竹刀刮擦的“手印刀痕”,手工製作能夠在造型上產生更大的變化。建陶多為手拉坯或灌漿成型,器身內壁會留下環形“流淌紋”以及磨具痕跡。其工藝經近年總結整理,共需要經過畫、雕、刻、填、刮、燒煉、磨光等七道工序手工製作而成。

4. 裝飾紋樣不同,宜興紫砂講究的是書畫砂色四美俱全。手工陰刻刀痕筆觸融合水墨丹青功底。而建水紫陶是先陽刻後填泥的陽刻,紋印古樸,更具民族風味。

5. 成品後期打磨不同,宜興紫砂工藝已經決定產品後期不需打磨拋光(壺蓋和口沿除外)。而建水紫陶因材料和工藝的先決因素,在器形細部,壺蓋與沿口配合的精密度上都不盡人意。這就需要在成品後加打磨拋光。

6. 窯變不同 宜興紫砂屬於炻器,不產生窯變。而紫陶因採用當地特產五色陶土製作成型,入窯燒製後自然產生窯變而成不同花色。色澤多有深紫,花紋雪白。其中深黑嵌白者,尤為上品。窯變成色不可控而每件產品的獨一特性結合人文裝飾形成自身“天人合一”審美優勢。

於是,我來思考一下“一茶一壺”說的是什麼?按照青紅綠黃白黑金紫八色茶系,再加上茉莉,梔子,青柑等花茶來一茶一壺養壺?還是每一茶系內部再按產地莊口再進一步細分?

如果這麼來,需要多少壺才夠?我想這太適合買茶壺的人希望值,而非愛壺人,賞壺人,愛茶人,品茶人的希望值了。至少我尚未壺痴到此等地步。光說壺,茶杯,茶盞又待如何處置?難道你要:手持一把大彬壺,泡得茶來對嘴喝?正所謂:養壺不養杯,再養也悲催。

我主張壺不過三柄,杯不過九隻。境界是“一壺盛滿五湖四海水,一人品盡三山五嶽茶。”什麼一茶一壺,都是自尋煩惱。關鍵詞是“乾淨”上面下功夫,壺不乾淨,什麼都是枉然。

喝茶我是把茶,水,火,人,景五個要素融於一壺。道法術器勢,其中壺只是器。關鍵是品出道,喝出勢,明其理,隨心所欲,好喝就好,僅如此而已。


OF21212455064


滇紅與熟普皆產自雲南,分屬兩種工藝不同的茶類。滇紅是採用新鮮芽葉快速全發酵,熟茶是採用曬青幹毛茶通過潮水渥緩慢發酵。兩種茶因選料和工藝上的不同,口感差異明顯。

紅茶講究香甜和鮮爽度,熟茶講究醇厚滑甘;兩者共用一壺,很容易中和串味,沒法突出各自的優勢和特點。我的建議,有條件時分壺來泡會更好些。





波多蜜韻古茶坊


不建議共用一把壺泡這兩種茶;

滇紅的香氣與熟普的味道相差太大,確實會串味。

這樣的後果是:既糟蹋了壺又毀了茶[酷拽][酷拽]

還是一茶一壺更好些。

滇紅,瓷蓋碗沖泡也很好;可以更好控制水溫,出湯時間,更是可以直觀看到滇紅茶湯的紅潤顏色,還有獨特的葉底。

個人主張:無非吃茶。各花入各眼,您自己順口,喜歡最好。



皮鞋劉


建議最好使用一把壺專泡一類茶。

泡茶時,多用茶水或開水衝澆壺身會起到很好的養壺效果。因泡茶時水溫極高,紫砂壺本身的微細氣孔呈熱漲擴張狀態,此時多衝淋或用乾淨的細棉布擦拭整個壺身,就會增加壺體的光潤程度,加快表面“包漿”的形成。

紫砂愛潔,紫砂壺使用之後應將壺內茶湯、茶渣倒掉,並清洗乾淨,待完全陰乾後再妥善保存。保存時應避免放在灰塵、油煙過多的地方,以免影響壺體表面自然光潤的色澤。

有人認為茶汁留在壺內可以養壺,其實功用並不大,因紫砂壺乃吸附熱香茶味之質,涼渣殘味無益於壺。

紫砂壺應該經常擦拭並加以使用,才能煥發材質本身的光澤和特性,達到以壺助茶、以茶養壺的功效。紫砂壺使用與養護的過程,也是放鬆心情和壺愉悅交流的過程。


    山石言茶


    不可取,一壺一茶,一定有道理的,哪怕喝普洱,都應該生茶一把壺,熟茶一把壺,切記不要把壺拿來混泡!我的漁翁泡生茶,思亭泡單樅。別的茶基本用蓋碗,最近準備開一把壺來泡熟普,完美[害羞][害羞]





    新市裡的茶小白


    滇紅茶和熟普共用一把紫砂壺泡不妥。因為這2個茶茶性不一樣,香性也不一樣,滇紅高香,易在壺內留下餘韻,熟普醇厚,湯汁飽滿,易在壺壁形成茶垢,加之紫砂壺比較容易吸附,這樣就造成2者容易躥味。

    建議紅茶用瓷蓋碗沖泡(圖一)

    熟普用紫砂壺(圖二)或紫陶壺(圖三)沖泡





    一盞普洱


    滇紅和熟普共用一個紫砂壺是可以的,如果稍微講究點,還是分開比較好。

    這兩款茶葉的製做工藝是差不多的:

    滇紅製作茶工藝:鮮葉—萎凋—揉捻—發酵—塑型—烘乾—挑揀—烘焙—包裝—成品。

    熟普的製作工藝:鮮葉—萎凋—殺青—揉捻—曬青—渥堆發酵—乾燥—分篩—挑揀—蒸壓成形。

    但泡熟普可以用蓋碗,紫砂壺拿去泡,泡時間久點,味更更濃,湯水更厚,更好喝。泡紅茶,還是建議用蓋碗,玻璃漏杯,不用紫砂壺,泡紅茶用85-90度的水去泡,出水要快,茶水才不會變苦,更好喝,用紫砂出水太慢,會影響茶的口感。



    金禾茗茶


    嚴格的講如果條件允許,不建議共用一壺,因為紅茶屬於高香型,熟普屬於醇厚型,兩者追求順滑口感的同時,回味略有差異。

    紫砂壺的雙透氣結構容易吸附茶香茶味,紅茶熟普兼泡確實容易串味。

    當然如果條件不具備,同屬發酵類茶共用一壺也未嘗不可,每次用完及時清理茶壺,裡外擦拭乾淨,打開壺蓋放在通風處乾透,再收藏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