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嚴嵩和嚴世蕃在嘉靖面前,誰表現的誰更聰明一些?

歷史總探長


嚴世蕃並不是經過科舉走上仕途的,而是借他父親是內閣首府的光,先入國子監讀書,後做官,累遷至尚寶司少卿和工部左侍郎。嚴世蕃雖然一目失明,但是他從小就奸猾機靈,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通曉時務,熟悉國典,最主要的是太會揣摩別人的心意,所以嚴世蕃被稱為嘉靖第一鬼才。

嘉靖皇帝有一夜傳聖旨,詢問某事當如何處理?內閣首府嚴嵩與大學士徐階等三人在值班房仔細商議,三人各寫一帖並提出自己的處理意見,三人經過反覆斟酌修改,感覺還是有所不妥,不敢向皇帝把帖子呈進。嚴嵩此時想到了自己的兒子嚴世蕃,就派人快馬加鞭向兒子求教。由於時間一再被拖延,太監說皇上有些發怒,要求將票擬立刻呈上。

三人這才將各自的處理意見呈交,太監將三人所擬揭貼拿回,只見皇帝硃筆在上面塗抹了好多處,令重新擬過,只見皇帝硃筆在上面塗抹了好多處。就在這時,嚴世蕃的回帖到了,照其票擬上呈之後,皇帝頓時滿意,依擬照辦。從此以後,皇上有什麼難題,都會讓嚴世蕃出主意,嚴世蕃每次都能獲得皇帝的嘉獎。


Sylar弈



嚴嵩和嚴世蕃倆人是父子關係,所謂知子莫若父,嚴嵩幾次將自己兒子的學識在明朝嘉靖皇帝面前表現出來,讓皇帝大為欣喜,我想嚴嵩應該是更聰明一些。


嚴嵩是嘉靖年間的內閣首府,他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博取功名,一步一步走到皇帝身邊,最後很多官員大臣圍在他身邊,而他的兒子嚴世蕃天資聰明,但長相醜陋,依仗老爹在朝中的權利就沒有通過科舉考試而直接混得功名,甚至最後幫他爹解決難題。

嘉靖皇帝是明朝少有的很能幹的一位帝王,性格剛烈,而嚴嵩正是利用了自己的柔克了皇帝的剛,得以在明朝專政20年。晚年的嚴嵩精力不濟,時常對皇帝提出的問題無法解答,他便拿回家中讓兒子做答,嚴嵩確實很有才識,當時還被稱作鬼才,每次都能得到嘉靖的肯定。當然了這樣的人能洞察皇帝的心思解決皇帝的困惑自然是會受到皇帝的青睞,隨之而來的就是在朝中的地位不斷攀升。那也正因為如此,嚴世蕃本人最後也是忘記了自己的身份,把國事當成家事來處理,驕傲自大,不把別人放在眼裡,遭到群臣上書彈劾父子二人,嘉靖皇帝也感到了此人的行為舉止確實不能再縱容下去便貶了他的官職,卻放過了他的老爹嚴嵩,因為嘉靖覺得嚴嵩對自己還是夠意思的。


歷史三六五


嚴嵩撇開那些負面的東西,他其實是很有才華的人,一手好書法堪比顏真卿,文采也是不錯的,有些詞句也很出名。但是嚴嵩得勢時已年過六旬,早不是那個年輕小夥子了,他慢慢發現已經不能應對聰明的嘉靖了,於是他把嚴世藩調用在身旁,凡事都與他商量。而嚴世藩呢曾經自豪地說全國有三個最聰明的人,他就是其中之一,自詡天下英傑,事實這個傢伙也確實很聰明,嘉靖經常玩暗語,別人解讀不了但是嚴世藩可以解讀出來,所以嚴嵩每每能正確揣測到上意,很大一部分功勞都是來自嚴世藩,還有寫青詞也是靠嚴世藩代筆,所以說嚴嵩在後期只是在人前裝裝樣子,主意和壞點子都是嚴世藩出的。


玉小王33


如果說是在嘉靖面前,肯定是嚴嵩更聰明點!如果說真聰明,嚴世蕃比他爹強,但是由於明朝的一個傳統,他只能扮演幕後黑手的角色!

關於科舉制度,大家都知道要分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幾個流程,但是學子們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拼到最後,拼的是真才實學嗎?

這點你還真就想錯了,到了皇帝跟前的殿試,拼的是顏值,誰帥誰當狀元!這點絕不是危言聳聽,歷史上很多可考證的資料,都證明了這一點!

朱元璋長的比較醜,他就希望能有帥點的狀元來代表國家形象!反正能走到殿試這一關的,學識都不會太差,這狀元就讓最帥的那個來擔任了!

嚴世蕃長的肯定是不行,“短項肥體”,還是個獨眼龍,這副長相,能當個官都是因為有個好爹,不然以他的尊榮,連大明朝公務員隊伍都不好進!所以在朝堂上很難有大的發展,不如安心做個幕後黑手!

長的醜的我們,自古至今都沒能逃脫這個世界滿滿的惡意~

這個圖明顯是美顏過的



大豆包


嚴世藩更聰明些,它知道嘉靖皇帝的底線。


居安思危25566529461


嚴世蕃比他爹聰明不少,更能揣摩透嘉慶皇帝的心思,由於身體缺陷。不可能受到皇帝得重視


手機用戶77544525814


老嚴的兒子聰明,但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他在看到朝廷大臣羅列他們父子的罪名的時候放聲大笑,說單是憑這些是搞不倒他們父子的。結果這句無心之言反而讓朝廷一位大臣有了靈感,從風水寶地方面下文章,告他們父子想謀反。這下子神宗皇帝不淡定了


靜夜思160519196


嚴世蕃吧,嚴嵩把持朝政多年,全是獨眼兒子在背後撐腰。


噁心的獅子


其一嚴世蕃可能更高明一些,其二法不責眾的道理我們都懂,其三就是夜壺定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